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奇袭玉皇堂玉皇堂(今属乔庄镇)地处黄河南岸,是敌人伸向我根据地的一个中心据点。它与蒲台(1956年并入博兴县)、小营等据点形成鼎足之势,中间有道旭据点。扼守博蒲公路黄河渡口。玉皇堂经常屯驻重兵。时有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营的兵力。敌人白天出来“扫荡”,夜间也经常出动“清乡”,还到处张贴告示叫嚣“夜间不准外出,否则格杀勿论”。玉皇堂据点对我根据地军民危害极大。我蒲台县前大队长马前同志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在玉皇堂附近,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而牺牲的,部队也受到严重损失,致使蒲台县的对敌斗争形势一度转入低潮。1943年秋,反“蚕食”斗争刚结束,村子里到处是断垣残壁,被敌人烧毁的房屋,余烟尚未完全消失。群众正在重建家园,一见到自己的子弟兵来了,纷纷围拢过来,愤怒控诉日伪军烧杀掠夺的法西斯罪行。对于玉皇堂的敌人更是恨之入骨,决心消灭敌人,报仇雪恨。因此,袭击玉皇堂,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提高我军民的斗志,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玉皇堂有东西两个据点,西据点5个炮楼,东据点4个炮楼。两个据点都筑有高高的围墙。围墙外挖有两道外壕,壕深一丈有余,相距50公尺,便于相互接应。夜间,外壕两侧每隔十数步挂一盏油灯,炮楼上的哨兵借助灯光窥视四周动静,稍有风吹草动,便鸣枪壮胆。真可谓工事坚固,戒备森严。敌人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是,壕深,深不过我们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墙高,高不过我们战胜敌人的高昂斗志。为了袭击玉皇堂敌人,我们充分发扬了军事民主,发动干部战士出谋献策。同志们一致认为,只要我们想法能将外壕两侧的油灯扑灭,不使敌人过早发现我军的行动,以巧妙的动作,突然间闯进敌人的据点炮楼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一定能够打败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占优势,而且占据着深沟高垒的敌人。为了拿下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据点,我们对玉皇堂的地形、工事及各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从思想上物质上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工作。1944年,我们获悉玉皇堂据点的大部分敌人被调去进犯我抗日根据地,据点里只留下两连伪军防守,这正是我们袭击玉皇堂的好机会。我们迅速集结了3个连的兵力,从大庄乘着夜色出发了。当我们感到玉皇堂北侧时,已是午夜时分,残月挂在西天边,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大风一个劲地吹着,敌据点外壕两侧的油灯已有大部被吹灭。玉皇堂据点笼罩在铅灰色的幕帐中,远远看去活象两座刚筑好的大坟墓。几盏东摇西摆的残灯,仿佛在为他们招魂似的。部队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开始行动了。通过敌人的外壕,占领冲锋位置……“开始爆破!”命令刚传下去,“轰隆!”一声巨响,打破了临战前那种静的可怕的气氛。接着,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战士们冲锋的喊杀声骤然而起。进入梦乡的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八路军攻了进来。有的在院子里乱作一团,六神无主,四处躲藏;有的还没有钻出被窝,个个目瞪口呆,在床上当了俘虏。一个伪军官吓懵了,“扑通”一声跳进了院中的水井,送了性命。火光映红了夜空,大部分炮楼、碉堡被我军相继攻克。这时,西据点部分残敌被压缩在一个角落里,负隅顽抗;东据点残敌龟缩在一幢旧式台屋里死守。我军几名战士爬上屋顶,揭开屋顶的瓦片,痛歼敌人。少数敌人用机枪向房顶扫射,打得瓦片七零八落。这时我战士居高临下向屋里投掷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但敌人还是不投降。我与政委郑海亭研究;一边喊话瓦解敌人,一边组织爆破,力争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不久,巨大的爆破声响了,但由于敌人扼守的古老台屋台基又高又坚固,爆破效果不够理想。就在这时,附近据点的敌人来增援了。在敌强我弱又将近天亮的情况下,为了争取主动,避免陷入不利境地,我们即组织部队撤出战斗,安全转移。这次战斗虽然未能全歼守敌,但是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锻炼并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振奋了军民的斗志。蒲台县伪保安团长徐秉彝被我军歼灭三分之一的兵力后,也比过去老实多了。民间传说,有一次徐秉彝带人到三岔村抢粮,当老百姓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着说,“八路来了”时,徐秉彝吓得像惊弓之鸟,急忙跳上马就逃。不料马却绕着大树打转转,他定了定神一看,原来拴在树上的马僵绳还没有解开呢!从此以后,随着蒲台县对敌斗争形势的日益好转和根据地的逐步扩大,蒲台县大队也一天天壮大起来。上级为了表彰和鼓励部队,命蒲台县大队升级为独立营。我营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向敌伪顽军展开新的攻势,坚持战斗在黄河西岸,一直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本文标题:独立营奇袭玉皇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2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