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xxxxxx执行程序(模板)xxxx/HJBH-01-20xx环境管保护程序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XxxxxxxxXxxx/HJBH-01-20xxXxxxxxxx1、目的确保本单位检测所使用后的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生物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的效果符合环保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检测所使用后的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生物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处置,监控、记录。3、职责3.1办公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污染物处置要求的技术审核和批准;3.2办公室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污染物处置实施监督。3.3各实验室检测组负责本处污染物的收集、处置,并做好标识和记录;4、程序4.1实验室废弃物归类a.化学废液及其污水: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有机物废物主要是有机试剂废弃物,无机废物有强酸、强碱废弃物,氰化物、汞、砷、铅、镉、铬等废弃物。b.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c.固体废物:一般包括处理样品中间消耗品、或破损的实验用、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d.生物性废弃物:包括生物样品废弃物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的废弃物。4.2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4.2.1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超出实验室处置范围的污染物应委托环保部门处置。4.2.2化学类废物的处理a.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b.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c.含汞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处理方法: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XxxxxxxxXxxx/HJBH-01-20xxXxxxxxxx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d.含镉废液的处理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分光光度法检验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e.含铅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f.含砷废液的处理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g.含酚废液的处理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h.综合废液处理: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分钟,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4.2.3生物类废物的处理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a.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b.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c.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洗液浸泡,然后清洗重新使用。d.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分钟。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小时,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e.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分钟,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4.3监督与记录4.3.1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开展对污染物处置情况的经常性监督;4.3.2各检测组应对分类收集的污染物加以标识,对要处理的污染物的处理措施或移交有环保部门处理的情况应有记录。5.相关记录5.1《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
本文标题:环境保护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