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物传记阅读之筛选与整合信息高三二轮复习专项练习(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世情缘”宁波来的屠呦呦,曾经是一个娇艳得可以滴出水的小姑娘。可是,她现在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老奶奶。而且是中国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屠呦呦,她到底是谁?青蒿素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又有什么用?一、三无教授屠呦呦屠呦呦太低调了。能查到她的生平,真不容易。1930年12月30日,这只”小鹿“在宁波出生。直到今天,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依然不改自己的宁波口音。1948年,她进入了宁波效实中学。这一年,她18岁。这是一所高中。她一直学习都还不错,但是也不算特别好。据说还是“眼镜姑娘”。1951年,她进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从此,她就在药学这条路上走到了黑。而且,这可是真的西药学,不是中药。1955年,屠呦呦进入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从此,她在这里一趴就是六十年。1958-1962年,她在中药研究所一边上班,一边参加了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我觉得,这个学习班对她来说,意义重大。没有这个学习班,就没有青蒿素。我觉得可以这么认为。这时候,其实她连副研究员都不是。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呦呦姑娘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时代总是推着人走的,你得走过了,才知道自己走过了什么。1969年1月,北京中医研究院加入5·23计划。屠呦呦被认命为科研组组长。1972年3月,屠呦呦向“5·23计划”南京会议报告了青蒿素试服的结果。此时的青蒿素还是乙醚萃取的中性抽提物。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其中却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而是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形式署名。但是不要忘记,屠呦呦还是组长。1979年,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向青蒿素研究组颁发了国家发明证书,以确认其抗疟疗效。但是并没有专利。1987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0年,我国政府与美国Norvartis制药公司签署共同协议,联合从事Coartem的开发、生产与专利申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与Norvartis公司签约,同意在一些疟疾流行国家的地区分配出售Coartem。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申请过青蒿素专利。事实上,1984年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1年9月12日,美国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宣布,药物学家屠呦呦因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中的关键作用而获得拉斯克-底巴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从此,屠呦呦终于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但是也只是部分对科技感兴趣的人。从此,开始有人预测屠呦呦会得诺贝尔,毕竟拉斯克奖的诺贝尔命中率是26%之多。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此,这个名字无法从中国科技史上抹去了。可是,一辈子的成就换来的却是对家庭的歉疚。“我们那代人,都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很少顾及家庭和个人得失。就家庭这块来讲,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尤其是对孩子,在童年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我却经常不能陪在身边,内心总觉得愧对女人物传记阅读之筛选与整合信息儿……”屠呦呦如是说。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剑桥任教,一个在北京工作。不说成才与否,至少都健康长大了。二、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青蒿素的发现,直接来源于越南战争。越南战争1955年开始。到了1969年,虽然表面上是美国与越南打仗,实际上中国也动员了数十万兵员以工程兵等名义参与战争。在战争中,美越中三国都被疟疾所苦,美国还好,有无限供应的奎宁可用,中国和越南简直无药可用。可是到了后来,奎宁也逐渐产生了抗药性。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筛选了20万种化合物,可是没有成功。于是有了我们的523计划,523计划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抗疟药物研究全国协作会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此时女儿才三岁。没办法,把女儿交给了老母亲,屠汉子又去工作了。作为科研组组长,屠呦呦带领手下团队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总计达2000种中草药制剂,从中选出可能具抗疟活性的640种,这就是《抗疟单验方集》。余亚纲梳理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共用约200种国产草药制成380多种抽提物,再筛查它们对小鼠疟疾模型的疗效,但实验不易获得明显结果。此时屠呦呦发现了《肘后备急方》中的那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971年下半年,于190次实验失败后,他们在60℃用乙醚萃取,制成了一种无毒性的第191号中性抽提物。这就是传说中190次失败换来的青蒿素。此时的物质为黑色粗提物。研究组将191号中性抽提物最先在全体组员身上试服,确定了其安全性。1972年3月向会议报告结果时,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之后研究组立即远赴海南昌江疟区挑选了21名测试者,无论恶性疟还是间日疟都立刻痊愈。一开始用片剂发现效果不好,原来是崩解不合格的问题。后来改用胶囊就全都治愈了。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小组成员钟裕容成功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0.282kD的无色结晶,测得其分子式为C15H22O5,熔点156~157℃,即“青蒿素Ⅱ”,同年随后山东和云南也提取出来了相同的物质。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协助下,刘静明、周维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是倍半萜内酯。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同年青蒿素的新分子及其报道很快被《化学文摘》收录引用。真正令外国人都惊讶的,是中国人如何在那样落后的情况下用如此破烂的仪器制造出这样的奇迹?而且,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研人员还以身试疟,以身试药。(2)屠呦呦具备怎样的性格?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3)屠呦呦为什么会发现青蒿素?依据相关内容进行分
本文标题:现代文阅读专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4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