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社区教育【摘要】教育是社区的一种重要职能。社区教育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享资源。学校教育要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也要依托学校,社区与学校应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本文立足“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设想,浅要谈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问题。【关键词】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一体化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区的社会风气塑造着学生的思想和才能。学生的人格、情感、智力、经验、知识、意志、理想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完善和塑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作用和共同培养来完成。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注重学校-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协调、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一、走进社区,认识社区教育内涵1.社区教育内涵的理解“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学者杜威。在我国普遍认为,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这种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区经济、乃至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顾名思义,社区教育是社区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互动和协调。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对“社区”及“社区教育”作了补充规定:“社区又是指都市或农村的、被限定在一个区域内的居民,他们同属一个群体,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或对某一事物具有共同关心度的人群。而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居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由上述国际权威机构所作的定义来看,社区教育至少具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其一是它的非功利性;其二是它强调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积极参与及所拥有的权利。为此,本文认为应突出两个方面的特性以区别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不同:第一是这种活动应是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教育活动;第二是这种活动又是基于社区居民为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对学习的需求,以及政府为满足社区居民对自身完善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这样一种具有双向性和双重特定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因此,从这样的理念出发,社区教育是由基于居民生活,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而由政府提倡并与社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旨在以提高社区居民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他们自我完善的要求,以及以切实保障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权利为宗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一言概之,社区教育是满足人类终身学习之需求的教育服务之载体,对其内涵的把握是开展和推动社区教育事业最基本的要求。当然,社区教育特色化建设更不能偏离这一基本要求,与此相悖。2.社区教育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育是国家、民族意志的体现,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进行的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的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体制,就有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并发展的社区教育,与生俱来地被赋予了依法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职能,确定了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保证公民享有学习权利和受教育权利上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功能和作用产生于社区教育的丰富内涵,表现于社区教育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社区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体现就是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社区教育具有更加突出的特点,如开放性、灵活性、终身性、时效性、提升性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教育的服务具有宽领域、大纵深、全方位、非正规等特点,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引导、培育、感化、渗透、熏陶。这种“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具有广泛和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作用。二、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依托1.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进一步确立了社区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形势下,为适应时代需求,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社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为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提高人的素质,是学校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功能的逐步强化,为社区与学校在提高人的素质上进行教育整合提供了可能。2.社区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而社区是教育的基地,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因此,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学校要积极探索、实践,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活动,使得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形成合力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探求新方法,确实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把学生培育成祖国的栋梁之才,就必须让他们从小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要完成这些教育,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而社区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大课堂,它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我们必须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3.社区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能力的学校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有力保障。学生的社区生活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的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去验证,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任何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培养,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假期期间,社区各个居委会为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创造了条件。各大中小学生纷纷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献爱心;参加社区的联欢会演出;为社区图书馆整理图书、打扫卫生,为社区擦洗健身器材,捡拾白色垃圾等。同学们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以及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收到了巨大的教育效果。这既是送温暖过程,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对同学门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三、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沟通互动中实现一体化1.开展社区教育,培养教师课外教育的能力教师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知识,有文化,知识更新得快,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社区的文化教育中来。教师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用自己的爱心和文化知识服务社区居民,不仅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做出贡献,而且,也体验了另一种教学方式,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又成为学校社区教育得以持续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深入社区,辅助社区教育,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知识优势。如:为社区的市民学校开设计算机班、英语班、绘画、写作以及各类知识讲座。社区借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的基地作用。运用学校的优势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践证明,教师深入社区,不但为社区教育输入新鲜血液,也在社区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2.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力量。社区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以及良好的育人环境。如:人文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大课堂。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外辅导员队伍,通过与生活在社区的老革命、老专家、先进人物、朴实的群众等的接触,或是把他们请到学校讲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达到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共融,使教育走向一体化。学校还要与政府、司法、武警、公安、环卫、科技、各企业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德育实践基地,常年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外德育队伍,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会德育实践活动,充实学校德育力量,为增强学校的德育实效发挥积极的作用。3.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有各自的特点。学校教育具有统一性、系统性等特点,它有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区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和补偿性的特点,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也有利于他们发展不同兴趣爱好。学校和社会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两个方面协调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学校同社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依附,双向服务的。学校是社区中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是社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离不开社区,学校教育必须依托社区。因此,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统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二者要形成教育合力。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及思考近年来,学校与社区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提高了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目前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遇到的问题还很多。当前,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关系还没有形成理想的模式。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应如何变革?社区应为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化环境?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探索和实践。1.资源开放及合理利用仍处于保守状态在资源比较匮乏的现实面前,资源的整合以及合理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教育资源的共享往往受到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排斥。从学校方面说,学校应该协助社区居民满足其文化教育的需要,共同建设发展社区,学校的设施、场地应该向社区开放。但当社区利用学校的资源时,学校会因自己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受影响而产生反感,这样,社区与学校的合作无法进行。从社区方面说,社区内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将社会公共资源贴上专署标签,更给学校社区在资源上的合作增设了障碍。2.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青少年思想的变化。需要寻求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我们要通过开发和联合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工作机制,使德育工作达到立体化、综合化、社会化,实现学校、社区双赢的效果。3.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的形式缺乏吸引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必然引起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这就要求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不断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探索有效的活动形式。要在管理方式、工作模式、内容方式上不断探索。例如: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家庭教育大讨论、青少年模拟法庭、社区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展、老年英语辅导班、社区居民电脑班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展示他们个人的风采,让他们有荣誉感和成就感,既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又为社区提供了服务,有
本文标题:浅谈社区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7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