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经贸系07级13班陈军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国政府为了稳定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为本国国民提供经济保障的制度类型。一般而言,这一制度体系具有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全体国民生活质量等两个层面的涵义与功能。目前世界上已有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①,但在制度类型、外延结构、覆盖范围、运行方式、保障水准和制度成长轨迹等方面,各国(地区)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受到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等多种变量的综合作用所致。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衍生物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既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普遍、必然趋势,同时又是在各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因而呈现多样性的特征。•①根据美国社会保障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障(1999)》(SocialSecurityProgramsThroughouttheWorld-1999)统计,截止1999年,世界上共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数字占当时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数量的94%。社会主义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概况: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大量工人下岗,老龄人口增多等社会问题急待解决。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对解决这些棘手的社会问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一、中国社会保障现状•(一)各界政府历来重视保障制度的建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界政府历来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重大阶段。第一阶段在50年代初,颁布了《劳动保障条例》,实施了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制度,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第二阶段是在80年代中国政府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失业的保障制度。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更加走向完善。建立了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及社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制度,并进一步推进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这是第三个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最终建立。•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以前的传统体制阶段,也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时期,即从无到有的政策。二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社会统筹阶段。主是要打破“大锅饭”、“政府一揽子”的保障模式,即改变传统的以国家和企业为支付载体及采取现收现付等加大国家企业负担的不合理作法。建立了“以支定收,略存节余”的原则,在国家养老金,职工福利,社会部门统一管理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制度。三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统筹或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这个阶段是结合在80年代中国国内经济、社会情况建立的模式。(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三)社会保障体系运行良好•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统账结合”的确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渐纳入一个良性轨道,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其一,“统账结合”制度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的发放。从1998年至2000年,全国共支付养老金4000亿元,当期按时足额发放率高于98%,同时补发以前年度拖欠的养老金170多亿元。其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1999年,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下,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从1998年底的1.12亿人扩展到目前的1.29亿人,失业保险的覆盖人数也由0.8亿人扩展到1亿人。每月领取失业的保险金人数也从70万人上升至128万人。全国600多个城市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先后有300多万城市低收入居民得到帮助。其三,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中国政府在1999年,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30%以及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了15%。其四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在1999年征收的养老保险费比1998年增长26%,征收的从业保险费增长75%。各级政府也加大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仅1998年就投入100多亿,1999年又翻了一番。(四)中国社会保障任重道远•不可否认,中国社会保障建议已取得了一系例成就,但这并等于已经了建立一个彻底完善的制度。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完善社会保障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人口与就业。中国人口已突破13亿,人口基数巨大,年新增人口突破千万,人口和就业不仅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给社会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就业是社会保障的基础,众所周知,中国在1999年,下岗职工达1050万,给社会保障提供许多无法暂付解决难题。二是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虽然在近几年来,民工大量注入城镇,这一方向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农民工群体。但是还有占总人口的2/3的农民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制度。这一问题随着农民收入逐年下降也日显突出。三、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也是导致传统现收现付制度的主要因素。1999年2月20日,中国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和推广,“四老一小”家庭逐渐增多,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世界更为严重。四、区域差别。中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以城镇职工最低收入保障为例,东西部差别达一倍之多。区域间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社会管理等水平差距悬殊。这也是建立公平、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必须考虑的。五、负担问题。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维护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费用(资金)都由国家或企业独自承担。受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下滑及政府其它支出增大影响,资金危机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和企业只能陷入恶性循环即年年投入,年年不足额,最后形成最大财政负担。根据对中国10大城市508家企业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占工资的比例为57。66%和50。33%,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提高。而同期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是25%。六、个人账户中收入的不透明性。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工人个人收入来源形式趋向多元化,许多收入无法明确计量,其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两个重要影响。其一,养老金计提失实。突出表现在许多职工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在职工资下降50%-70%。其二,保障基金的提取漏洞较大。即在基金收缴中不能按收实缴,比实际工资少提或漏提。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解决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一)基金收不抵支,财务危机.•(二)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三)运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不规范。•(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应解决的问题:•(一)会保障基金的筹措•(二)减轻政府和企业负担。这一节内容再文中已多次论述,这里不在赘述。•(三)规范化的管理。(基金管理;管理体制建立)•(四)加强法制建设。三、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考虑的因素•中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上,首先和必须考虑的是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其中有六个因素必须考虑,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力发展经济是较长期内的首要任务。所以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也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2、中国地域的差异性。包括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也就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切忌“一刀切”模式的出现。3、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进程。考虑到农民工不断涌入城镇的现实及这个进程的连续性,就对中国以城镇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个保障范围应更加开放、广泛的要求。4、维护社会保障整个体系的统一和完整性。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含养老、失业、医疗等多方面内容。必须维持各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性,不能厚彼薄此。5、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高失业问题。把握当前和潜在剩余劳动力和失业率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重要的依据。6、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中国连续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骄人成绩,同时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国有企业改革也将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及模式选择•众所周知,社会保障的根本出发点是化解和降低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风险。依据国际惯例,其主要针对失业、养老、疾病、工伤、生育、及贫困等社会风险提供社会安全保障功能。根据实际状况,可以将中国社会保障目标的基本原则归纳为“注重激励、高积累率和有利于社会经济改革。”不难看出,这个目标是以改革为主线,注重经济效率,强调个人责任,通过引进个人帐户制度,分流国家和企业负担。从理论上讲,这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国际潮流。但在实际操作中显示,这个目标侧重了经济性,忽视了社会性。主要问题在于中国当前个人帐户的不透明性,户外和隐性收入无法计量,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巨大。所以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建立目标更应着眼于现实。由于受经济学思想影响,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往往关注减轻贫困、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历史上也就形成两种基本模式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其中,一种是以德国俾斯麦为代表的社会主导性的社会保障模式,另一种是英国贝佛里奇设计的国家主导性的社会保障模式。四,总结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中国国情出发,以上两种模式都过于强调国家或社会的单方面作用,不适合中国采用,中国更实用由传统政府主导性转向政府参与社会自制型。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适当提高政府或社会的“领导”作用,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失业仍由政府主导,养老、人身保险等项目可更多的由社会主办。总之,无论任何模式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服从增加社会收入,加强社会安定及刺激经济增长等要求。同时必须解决保障对象范围覆盖中国全体公民,保障项目能够防范人们遇到的各种社会风险,保障水平能够充分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总之,如何建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将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再一次腾飞等诸多方面。•资料:《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资本主义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背景:社会保障兴起是资产阶级对付工运的不得已之举•早先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家庭这种血缘组织,不但承担着家庭成员生育、抚养、教育、治病、养老和丧葬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职能,而且承担着物质生产的职能,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随着工作场所远离居住地,破产农民远走他乡,人口的不断迁移,物质生产职能不断从家庭分离出来。家庭成员的关系日趋松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空前残酷。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有生动详细的描述。在当今中国大陆的一些“三资”和私人企业也可以看到这种影子。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要说养家,就是自身糊口都难保障。社会的一极是资本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阶级斗争变得空前激烈。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德国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臭名昭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德国工人阶级采取了“鞭子加糖果”的策略,企图把社会主义运动压下去,德国政府先是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的镇压,可工人运动声势却越来越大,俾斯麦看到“鞭子”没有凑效,便抛出“糖果”,企图利用社会改革来笼络工人。在俾斯麦看来,要使工人循规蹈矩,就必须把工人利益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便必须以工人保护者的身份出现。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布实行疾病、工伤事故、老年及残废保险计划,这三个计划先后在1883年、1884年、1889年由议会通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竟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始人。随后的30年里,成为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各国陆续通过立法,建立起养老、疾病失业、工伤、残废、生育、丧偶、教育、住房、贫困等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把这些过去由家庭承担的任务统统揽了过来,家庭的职能因此削弱了。资产阶级增加社会福利,并把重点放在接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家庭收入较低,生活较困难的人,为的是避免普遍地迅速提高工人的工资,特别是基本工资。国家为什么要大搞福利而不提高工人的工资?若提高工人工资,各种福利问题不都可以通过工人家庭去解决吗?因为福利不过是工资的转化形式而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9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