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姓名:黄九阳学号:1131309133班级:z1313092任课教授:徐家良2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稳定中的协同作用分析—静安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稳定工作案例分析班级Z1313092学号1131309133姓名黄九阳摘要:静安区是上海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社会管理关注点主要在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之一,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组织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发生,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筑牢社会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关键词:静安区,社会组织,社会稳定,协同作用在当前社会转型和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我国现实生活中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基层社会组织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在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和突破口。本文通过对静安区社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一、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底,静安区共有社会组织454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317家,社会团体137家。从服务的主要领域来看,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136家,含综治管理服务类)、教育(127家)、体育(22家)、职业及从业者组织(20家)、文化(19家)、工商服务业(13家)、科学研究(11家)、卫生(11家)等领域。户籍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约为15个。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静安区紧紧抓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结合区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灵活运用“枫桥经验”,通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推动综治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引导其有序参与基层社会稳定,在夯实群众基础、提升专业规范、汇聚社情民意等方面取得有益的探索。3(一)夯实群众基础,提高基层社会稳定的社会协同度注重发挥综治类社会组织“非官方、非营利”的特点,努力整合、动员群众力量投身基层社会稳定,有效弥补基层政府部门在社会发动方面的手段不足和机制局限。在整合“存量”方面。2012年7月以来,在区、街道两个层面,先后成立石门二路社区综治工作协会、江宁社区安全防范互助协会、曹家渡街道综治工作协会和静安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四家综治类专业社会组织,“盘活”基层社会稳定的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将原来分散在各居民区、各单位、各条线的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热心企事业单位整编入库,实现“在线化”统一管理,目前4家综治协会共登记单位会员178家、个人会员732名;在财力资源方面,探索筹措社会资金,与热心企业达成基层平安创建的资金支持意向;在物力资源方面,公开、透明、合理地使用社会各界对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的物资支持、场地支持。在动员“增量”方面。各家综治类社会组织延续“世博会”安保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发动热心市民、企事业单位投身基层平安创建,特别是利用自身的特殊身份,主动走进商务楼宇、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新式小区等传统综治工作涉及较少的地带,面向专业人士、白领群体、外籍人士进行会员招募活动,“挖掘”社会新阶层力量。例如,石门二路社区综治工作协会举办楼宇消防运动会,提高楼宇单位、白领消防安全意识技能的同时,新吸收近10名白领成为会员,充实楼宇自治管理力量。又如,国际丽都城小区“双语调解室”引入“洋娘舅”担任社区涉外矛盾调解员,发展日、韩、英等外籍调解志愿者近10人,取得良好的调解效果。(二)提升专业规范,深化基层社会稳定的服务精细度以基层社会稳定的群众需求和顽症痼疾为导向,项目化推进综治类社会组织承接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服务,形成“综治部门协调、职能部门负责、专业社会组织承接”的良性互动格局。一是项目运作的规范化。将社会组织承接基层公共安全服务项目,纳入区财政采购公共服务计划中,有效融合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从需求评估、项目设计、立项审核、竞标谈判、监督实施、成效评定等各环节入手,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项目的全流程,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稳定的资源配置。2013年以来,多家综治类社会组织获得“消防安全综合宣传演练”等基层社会稳定实事项目的承接权,开展效果良好。2014年,该区还将继续投入465万元,用于“南京西路沿线治安巡访与驻点守护平安志愿服务项目”等三个政府购买综治类服务项目中。二是项目推进的品牌化。引导综治类社会组织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服务,形成具有静安特色的基层社会稳定服务品牌。比如,区安置帮教协会打造“社会化帮教”品牌,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教以来成效明显,回归社会人员的衔接率、帮教率、安置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8.7%,129名社区服刑人员连续45个月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又如,“社会维稳专业联盟”打造“社会化调解”品牌,累计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577件,为2117位务工者讨薪843.9万元;累计化解各类动拆迁、工地开工矛盾165起。再如,曹家渡街道综治工作协会打造“睦邻和乐”品牌,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律师开展心理疏导、矛盾调解服务,促进社区和谐。三是政社联动的机制化。各类综治类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服务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以江宁安防互助协会开展“社区安防排查项目”为例,第一步,由协会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对社区重点单位开展网格化排查;第二步,由街道、职能部门分析协会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并落实责任部门限期整治;第三步,由协会不定期进行回访复查、保持长效监督。项目开展以来,累计协助排查各类重点单位4976家,配合职能部门发现、整改隐患684处。(三)汇聚社情民意,提升基层社会稳定的群众满意度各家综治类社会组织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运作,具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鲜明特点,通过各类贴近群众的公益活动和专业服务,在政府、社会、公众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提升群众对基层社会稳定的满意度。一是畅通政府、群众间的沟通渠道。例如,社会组织“洪智中心”在参与“化解南京西路688基地项目开工矛盾”项目的过程中,长期驻守工地,巧搭沟通平台,通过面向工地周边群众开展免费便民服务,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建立群众、开发商、政府间的三方沟通机制,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向政府传递民意诉求,既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又疏导少部分群众的非理性要求,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又如,石门二路社区综治工作协会在参与“征收地块维稳安防排查”项目时,以第三方身份介入矛盾的排查、疏导、调处,确保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沟通渠道便捷、畅通、高效。该类机制在嘉园二期、大中里、世纪盛荟广场等重大工程的动迁、开工矛盾化解中取得积极成效,获得群众5好评。二是推动社区内部的民意表达。各家综治类社会组织在活动开展中,注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基层公共安全服务需求。例如,石门二路社区综治工作协会定期举行“社区安保评议会”,鼓励会员单位为社区平安献计献策,收到建设性意见100余条,反馈有关部门进行改进。又如,江宁社区安防互助协会累计向街道反馈群众建议60条,其中调整公共消防设施分布点等建议被采纳,获得群众认可。再如,曹家渡街道综治工作协会组织外来人员成立“新上海人护弄队、护楼队”,听取外来人员对社区自治管理的建议,推动其融入社区生活,受到外来人员的欢迎。三、建议与思考虽然静安区的社会组织发展较早,且运作的成熟度相对较高,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官民二重性”、“第三政府性”等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形成的社会组织,不管是按“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社会组织,其社会功能都受到了一定制约与禁锢。欲进一步解除其发展桎梏,促使其积极发挥相应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其在社会稳定中的功能,需要在以下四个领域进行突破:(一)积极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结构中,处于治理主导地位的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要从管理体制、税收政策、沟通渠道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同时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职能范围,合理配置政府和社会权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作为调控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三只手”功能,形成共同参与社会稳定事务治理的格局。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要积极与政府建立信任关系,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实现与政府关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帮助政府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各种社会危机。(二)推动社会组织与企业的积极合作一方面,处于社会领域的社会组织与处于经济领域的营利组织并不是完全没有“交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组织的持续发展需要市场经济作社会基础,社会组织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经济,关注与自身领域相关的企业并寻求与其合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6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正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们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经营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经营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相适应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企业“公民责任”的今天,企业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组织积极沟通和合作,特别是在面临公共事件时,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事实上,企业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扩大自身社会影响与知名度,在公共危机应对过程中,减少甚至消除负面影响,化危机为转机的经典案例不在少数。(三)公民社会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和民众对社会组织社会作用的认可和社会行为支持的重要途径公民社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文化氛围,促进广大民众对社会组织的了解、接受、支持和参与。具体而言:执政党和政府要把公民社会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媒体,包括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要加大对公民社会文化特别是公益理念和行为的舆论宣传;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学和大学,要加强公民社会文化的教育力度;社会组织要增强品牌推广意识,提升自身声誉和公信力;学术界也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关于公民社会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念支撑。(四)社会组织自身也要加强以公共责任机制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建设有学者认为,当前社会组织受到三大“硬伤”的困扰—戴着“帽子”、没有“户口”、“身体虚弱”。此外,由于社会组织的利益关系人具有多样性,意味着其责任对象也具有多样性。同时,由于责任对象彼此之间的需求时常出现矛盾与冲突,加之社会组织的公共责任并不局限于法律与法规的限制与遵守,更重要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公共责任的担纲,于是如何履行组织的公共责任成为困扰社会组织的一大难题。可以说,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其公共责任显得较为模糊而不确定。为此,社会组织必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完善自律互律他律三种监督方式、建立有效规制财务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的董事会制度,以重建社会组织的社会公共责任体系。此外,社会组织也应同时重视道德和信念的重建,即公共利益7至上和公共精神的重建。具体言之,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之一,应当重建责任感,即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公共利益至上信念的重建应当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所建立的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之上的信念,其二是社会组织的成员所建立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意识和信念。社会组织只有在自身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履行组织使命,在社会治理特别是社会稳定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今天,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将难以避免地处于风险社会的境况。积极构建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的社会治理结构,特别是发挥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公民社会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从各个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谢志彬: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探究平安上海建设的科学路径[J],综治研究.2014(4
本文标题:社会组织案例分析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