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梁玉成
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梁玉成博士副教授内容研究的维度资料搜集的技术抽样方法研究的维度一、研究的类型与选题基础研究增进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驳斥或支持有关于社会世界如何运作,事情为什么发生等理论)是大部分新科学概念的来源,也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科学共同体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消费者强调高科学标准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者进行研究,尝试处理特定的问题,或是为雇主,俱乐部,他工作的组织,他隶属的社区,他忠于的社会运功提供问题的解决办法。商界,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卫生保健中心和教育机构中的人员进行的都是这类研究强调实用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较基础研究研究本身就令人满足,并由其他的社会学家来做评价研究者有极大的自由选择研究问题和主题研究的判断是根据绝对严谨的科学规范,并追求最高的学术标准主要关心的是研究设计的内在逻辑与严谨程度驱动目标是希望能对基本理论知识有所贡献成功在于研究结果被刊登在学术期刊上,并对科学共同体中的他人发挥影响应用研究研究是工作的一部分,由社会学界之外的赞助者来评价研究问题被“严格限制”在老板或赞助者的需要之内学术的严谨与标准取决于研究结果的用处,研究可能是“草率简陋”,也有可能符合很高的学术标准主要关心的是能够把研究发现类推到赞助者有兴趣的领域驱动目标是使研究结果有实际的回报或获得采纳成功在于研究结果被赞助者用到决策制定中应用研究的类型一般社会情况摸查特征:了解社会特定群体或某一现象的存在状态;研究社会情境的状态;寻找有关影响因素;目标:收集特定现象的存在状态和影响因素。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应用研究的类型行动研究特征:被研究个体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研究结合日常的或大众的知识;研究集中在权力问题的探讨,并以争取权力为目标;研究寻求提高意识或增加对问题的认识,以及研究直接与政治行动相结合。目标:改善研究参与者的状况与生活。假设知识是从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社会政治行动经验尤其如此。例:在发展中国家,在一群不识字的农民中进行工作,教他们读写,研究当地状况,传播对此的认识,并尝试改变他们的生活应用研究的类型社会影响评估目的:评估根据计划发生的变迁可能导致的影响用途:政府机关等规划与选择替代政策时的参考例:评估当地医院对地震的反应能力;开辟新公路对居住环境的影响等应用研究中的类型需求评估研究者搜集资料,决定主要的需求及其严重性。棘手议题:决定评估的对象群体人们表达的需要与实际的需求的差异确定需求之间的优先顺序引发政治辩论,与某些群体的利益抵触例:城市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需求评估应用研究中的类型成本收益分析研究者明确描述某个建议行动的所有结果,然后赋予每项结果相当的货币价值。收益可能是无形的,如低犯罪率,好的环境等争议性:人们对结果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假设所有事物都有价值,且价值相去不远隐藏着道德与政治层面的问题。二、研究目的探索熟悉所涉及的事实和问题在脑中绘制出大致图像形成和提炼进一步的议题产生新概念,猜想和假设决定开展研究的可行性发展测量和确定未来资料的技术经常使用定性技术搜集资料描述提供细致,高度精确的画像记录与过去的资料相矛盾的信息创造一组类别或区分不同的类型理清各阶段或步骤出现的先后顺序证明因果过程或机制呈现背景信息或某个情景使用大部分搜集资料的技术-调查、实地研究、内容分析。历史比较研究。解释检验理论预测或者原则详细阐述并丰富一个理论解释将某个理论扩展到新的议题或话题支持或驳斥一项解释或预测连接在某个一般性原则下的各个不同的议题确定若干个解释中哪个是最好的三、时间的维度横剖研究瞬间取景的描述方式特定的时点纵贯研究一个以上的时点时间序列研究: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不同时段专题小组研究:完全相同的一个对象,不同的时点。同期群分析:相似生活经验的人,特定时段个案研究某段时间内少数几个个案资料详细,多样大都是定性资料资料搜集的技术一、定量资料实验使用自然科学研究中所发现的逻辑与原理。分组对比对解释性的研究最为有用调查法以书面问卷向访者询问,或者访问过程中记录问题的答案。研究者不操作任何情境或条件常用于描述和解释研究一、定量资料内容分析法检验在书面或符号资料(图画,电影,歌词等)中的信息或内容的一种技术。记录下资料中所发现的信息,并数字测量内容中的信息,并以图表的形式加以呈现。常用于探索性的或解释性的研究现有资料统计以新的方式重组前人所搜集的信息,资料最常用于描述性的研究二、定性资料实地研究研究者对一小群人进行一段时间的个案研究。开始于一个未严谨描述的概念或主题选择一个社会团体或情境进行研究研究者扮演环境中的某个角色,并开展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互动,可能进行非正式的访问。常用于探索性与描述性的研究之中二、定性资料历史比较研究检验过去某段历史时期或是不同文化之下的社会生活层面。通常混合使用不同来源的数据。最常见的是用于描述性研究三、调查方法类型电话调查法人员访查法(面访)团体自填问卷法留置问卷调查法邮寄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手机调查法其它新进调查法固定样本法单一来源调查法混合调查法四、调查进行步骤了解调查主题的背景与特性建立研究目的与假设:了解现况、关联性、预测、控制决定目标母体与抽样母体(架构)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与抽样设计问卷设计执行调查访问数据编辑与建立档案样本结构与代表性检定,以及样本追加、追踪与加权估计资料分析撰写调查结果讨论与建议抽样方法「抽样」(sampling)是自总体中选取部份元素/基本单位(elements)为样本,并且认为从选取的样本可得知总体的特征。抽样设计抽样的主要优点包括:(1)可避免收集到有缺失、可疑、有误的信息。(2)省时、快速地得到研究结果。抽样设计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不同样本对总体的推论会有不同的分析结果,其间的差异是抽样所造成的。因素有二:1.样本数大小,代表性不够。2.抽样方法,样本与母体特性差异太大。非抽样误差:访问员本身人为的疏忽、回答者故意误导造成的偏差、或登录时的错误所造成的误差。「好」的样本1.正确性(效度):指样本能否代表母群体特征之程度。2.准确性(信度):指标准误之估计值,值愈小表示精准性愈高。易言之,标准误之估计值即是母群体之离散程度。抽样程序1.选定总体2.确定抽样框3.确定抽样方法4.选择抽样单位5.界定误差范围6.決定样本大小抽样的种类1.随机抽样:以随机做为样本选取的控制。易言之,随机抽样中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机率均相等且是独立的。2.非随机抽样:以研究的判断做为样本选取的控制,无法说明每一抽样单位被抽取的机率。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完全依机遇的方式抽取样本,如摸彩法(归还抽样、不归还抽样)、随机数表。适用于母体中个体的同构型高的调查。2.系统(间隔)抽样:从抽样名单中,有系统地每间隔若干个抽样单位,就抽取一个样本,如此一直等间隔抽样。例如,从(某年/某地区)出生名单或电话簿中,每间隔20名就抽一位。优点:步骤循序渐进,不致在母群中前后跳跃,减轻工作负担。3.分层抽样:1)取样前,根据与研究目的有关已有的某种标准,将群体中之个体分为若干类,每类称之为一层。2)在各层随机取出若干个体作为样本。3)层与层间主要变量均数差异最大,层内变异数最小。优点: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推论正确性。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抽樣母群體樣本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方法是将总体分成数个小群体,且每个小群体间差异小,小群体内差异大,特性如下:1.以团(集)体为单位,而不以个人为单位。2.将群体按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分为若干类,称为团体,对各团体随机取样抽取若干小团体。3.对小团体中之各成员,全部加以访问。优点:大幅降低调查成本。非随机抽样1.便利抽样:如街头访问、商场访问。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purposive)抽样」,它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认定,选取最能适合其研究目的之样本。3.配额抽样:如按各地区人口比例分配。4.滚雪球抽样:例如追踪AIDS病人之行为,可先找有得到AIDS病犯者为「初始」样本,再进一步找寻其性伴侣,如此滚雪球般的抽样,以找出所有的样本。抽样方法的选择准则1.成本:随机抽样的成本大于非随机抽样2.时间:随机抽样所花费时间大于非随机抽样3.总体特性信息4.研究目的抽样注意事项1.抽样本框架:即为样本抽样的来源,如「政治大学水平高」,研究的样本框架是国内各大学或欧美各大学?2.样本代表性的问题:如果样本的代表性有问题,则此研究的概化或所谓的外部效度会受到很大的质疑。3.样本大小问题:一般来说,样本数愈多愈好,样本数增至100至200间,精准性将大为提高,大于200后边际量下降。样本大小决定准则1.研究特殊性。2.研究类型:试探性研究、前测(pretest)、预测(pilottest)所需样本较验证性、正式研究少。3.研究假设:预期的实验处理差异要愈小时,则样本就要愈大。4.经费来源、可用人力的限制。5.研究结果愈重要,样本要愈大6.研究变量的个数愈多、或无法控制的变量愈多时,则所需的样本就要愈大。7.数据收集的样本异质性愈高、或不一致性愈大,则所需的样本就要愈大。8.要求的研究结果之正确性/精确度愈高,则所需的样本就要愈大。9.总体的大小:总群体愈大,则所需的样本比例就要愈小。
本文标题: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梁玉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