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本试卷分四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邹春盛一、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女之耽兮,。(《诗经·氓》)(2),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3),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4),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5)岂无山歌与村笛,。(白居易《琵琶行》)(6),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8)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9)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文木先生传[清]程晋芳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k*s*5u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素不习治.生治:经营B.竟.不赴廷试竟:竟然C.性不耐久客.客:客人D.当俟.异日耳俟:等待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3分)①饮酒歌呼穷日夜②窘极,则以书易米k*s*5u③夙构者莫之为胜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C.吴敬梓乐善好施,喜与文人学士交往,但对善写八股文的读书人深恶痛绝,这体现了他的矛盾性格。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3分)译:(2)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3分)译:6.用“\”为下列语段断句并译成现代汉语。(6分)k*s*5u海瑞历两京左右通政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翻译:(三)古代诗歌阅读(18分)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和聂仪部明妃曲[明]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注]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请你展开想象,描述诗歌三四句的情境,说说它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6分)答: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双调]沉醉东风重九[元]卢挚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3分)答: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3分)答: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6分)[双调]寿阳曲贯云石新秋至,人乍别①,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②。【注】①乍:猝然。②起头儿一夜:指别后第一夜。(1)这首小令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绪?请简要说明。(3分)答: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这首小令如何运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来抒情?请简要分析。(3分)答: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22分)文化经典阅读(12分)10、燕人畔①。齐宣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②”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k*s*5u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③”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④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⑤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⑥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注释】①畔:通“叛”。②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③有诸:有这事吗?④宜:应该,整句的意思是,不也是很正常吗?⑤顺:掩饰,将错就错。⑥更:改正。(1)按文意理解,文中的哪些人是“古之君子”,哪些人是“今之君子”?(2分)“古之君子”:“今之君子”:(2)结合文段概括“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和做法。(3分)(3)指出文段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并做简要阐述。(2分)11、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⑥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⑦;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⑥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⑦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1)孟子认为实施“仁政”有哪些具体做法?试用现代语言分点概括。(2分)答:(2)翻译“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3分)答:文学名著阅读(10分)12.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k*s*5u(1)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原著的标题是(1分)(2)联系前文,分析刘备为何会吃惊失态。(4分)13.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5分)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文化是什么吴子长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什么是文化?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学历、文凭、职称、文章、著作等等。是的,这些与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学历和文凭代表着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而职称、文章或著作代表着一个人在已有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成绩,或是社会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是与文化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相一致的。但是,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文化,更不是文化的全部,最多只能算是与文化有那么一点联系的关键词。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只有读过几年书,受过一定的正规教育,取得了一定文凭或职称的人,才算是有文化的人。但是,此文化非彼文化,文化水平不等于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学问,不是知识,与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没有直接关系。文化是指一个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的态度。一个人就像一台功能齐全的电脑,他的文凭、学历、职位、职称,就像电脑的硬件,而文化就是电脑的软件。一台电脑,无论它配置多么高,内存多么大,运算速度多么快,如果没有与其相匹配的软件,只能是一堆废铁;一个人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名头有多大,拥有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多少财富,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个缺少精神内核的躯壳。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并不是看它的图书馆、博物馆建得多么雄伟豪华,它的大剧院、体育馆设计得多么别致,而是看它如何利用这些设施。一个博物馆,如果里面存放的不是瓷器、青铜器,而是时髦的家具或时尚的服装,那么,无论它多么雄伟,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藏书,或者有丰富的藏书,但不对广大人民群众开放,只供少数人享用,那么,无论它多么豪华,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一个大剧院,如果经常到里面演出的不是交响乐团、专业剧团,而是人们酒后自娱其乐的卡拉OK,那么,无论它装潢得多么华丽,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与之相反,古老的建筑与古朴的雕刻是文化。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坚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文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文化。当全社会都在为某些世俗的利益趋之若鹜、勇往直前时,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目标孜孜不倦孜孜以求;当大多数人都心情浮躁这山看着那山高惟恐落后于时代时,总有一些人为了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不为世风所动,仍然在那里默默地坚守。这就是文化。文化没有好的和坏的,只有先进的和落后的。先进文化是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选自《人民日报》2
本文标题: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