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15届中考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3月份)
2015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三个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2.该污水中存在水草,食草浮游动物,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鱼和以小型动物为食的黑鱼等生物,较长时间后,重金属在下列哪种动物体内含量最高()A.水草B.食草浮游动物C.小鱼D.黑鱼3.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二、填空题4.入冬以后,“十面霾伏”成为对我们身体危害最大天气现象.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若与水汽进一步凝结可能使霾演变成雾或云.(1)PM10、PM2.5都是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参数,通常把粒径在10~2.5__________(选填“毫米”、“微米”、“纳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其中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它能直接吸入肺泡并进入血液中,进入血液后该颗粒物能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__.(2)如何减少“霾”的出现,你会建议政府:__________.5.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药物.如图摘录的是其说明书的一部分信息.(1)人体吸收该药的主要器官为__________.(2)本品可通过抑制人体内酶的活性达到治疗效果.酶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三、实验探究题6.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具体操作①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②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2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③结果记录对步骤②改进后8周,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部分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__________.(2)步骤②实验设计的不足是__________.(3)步骤③的实验记录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四、解答题7.“虎”,是2014年的年度字,下列是有关的两则资料,请回答相关的问题:资料一:2014年,7月25日中午11点40分,桦南林业地区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称自家放养的黄牛被野生东北虎咬伤致死,黄牛的主人在黄牛尸体附近发现大量“梅花”状野兽足印.因为现场前一天刚刚下过雨,地面比较松软,“梅花”状脚印清晰度很高.经桦南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对足迹分析比对后判定,这是一只成年野生东北虎的足迹.(1)根据上述材料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资料二: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4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真正野生东北虎仅400头左右.东北虎体色随季节而变化,夏毛是棕黄色,冬毛是淡黄色.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这个字,故有“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之美称.东北虎的孕期为103天左右,每次产2~4只幼崽,两三年才进行一次繁殖,寿命15~17年,最高为20年.(1)结合材料,列举东北虎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__________.东北虎额头上的“王”的性状特征是由__________决定.(2)东北虎的属于__________动物(选填“爬行类”、“哺乳类”),该类动物的体温特征和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3)东北虎已经是濒危动物,如何保护东北虎,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8.2014年2月13日至19日,嘉兴市海盐县与海宁市两地的部分学校,连续出现了多名学生呕吐腹泻情况,一度有人怀疑是集体食物中毒.经采样检测后发现,这些学生实际上是得了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据初步统计,约有400多名学生感染就医.(1)该传染病从传播途径上分类,属于__________.(2)结合资料,导致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3)疾控中心提醒该校的师生,要勤洗手,喝开水,对教室进行适时的消毒,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2015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三个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可以简化记忆:“取、放、安、对、观”.【解答】解:甲表示对光,乙所示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丙所示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寻找物像,故三个图所示步骤的操作顺序是:甲→乙→丙;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解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该污水中存在水草,食草浮游动物,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鱼和以小型动物为食的黑鱼等生物,较长时间后,重金属在下列哪种动物体内含量最高()A.水草B.食草浮游动物C.小鱼D.黑鱼【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解: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水草,食草浮游动物,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鱼和以小型动物为食的黑鱼”组成的食物链是:水草→食草浮游动物→小鱼→黑鱼.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水草→食草浮游动物→小鱼→黑鱼”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黑鱼,所以“较长时间后”,重金属在“黑鱼”体内含量最高.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3.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本题以“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解答】解:依题意,由图可知: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顺序颠倒,故不符合题意.B、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甲和乙可构成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光,探究的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符合题意.C、甲和丁与乙和丙,有两个变量光和绿色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都不能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D、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和丙的变量有两个,是光照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实验设计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二、填空题4.入冬以后,“十面霾伏”成为对我们身体危害最大天气现象.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若与水汽进一步凝结可能使霾演变成雾或云.(1)PM10、PM2.5都是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参数,通常把粒径在10~2.5微米(选填“毫米”、“微米”、“纳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其中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它能直接吸入肺泡并进入血液中,进入血液后该颗粒物能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房.(2)如何减少“霾”的出现,你会建议政府:少开私家车、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等.【考点】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解答】解:(1)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肺泡和其外面包绕的毛血管的特点都是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M2.5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到达心脏(如图)的A(或左心房);再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2)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防治空气污染的建议有很多例如: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故答为:(1)微米;左心房(2)少开私家车、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等【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5.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药物.如图摘录的是其说明书的一部分信息.(1)人体吸收该药的主要器官为小肠.(2)本品可通过抑制人体内酶的活性达到治疗效果.酶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消化酶.【分析】(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2)酶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解答】解:(1)小肠很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因此小肠是人体吸收的主要场所,药物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2)酶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通过抑制人体内酶的活性达到治疗效果.故答案为:(1)小肠(2)催化【点评】明确人体吸收的主要场所.三、实验探究题6.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具体操作①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②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2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③结果记录对步骤②改进后8周,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部分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酶失去活性.(2)步骤②实验设计的不足是实验对象太少,偶然性太大.(3)步骤③的实验记录能得出的结论是植酸酶对鲈鱼的生长有影响.【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分析试验设置可知:该实验是以植酸酶为变量形成的对照试验,目的是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解答】解:(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2)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2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步骤②实验设计的不足是实验对象太少,偶然性太大.(3)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中投喂普通
本文标题: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15届中考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3月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3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