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方法.
海绵城市SPONGECITY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收放自如2现状问题及背景1概念理解2国外研究现状3目录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法与措施4现状问题及背景Loremipsumdolor01城市内涝2012年5月29日,武汉持续一整天的降雨导致武汉市区多处渍水,道路被淹。2012年7月21日,北京全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全市范围出现多处大面积内涝积水,山区引发泥石流。暴雨致37人死亡19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近百亿。5缺水问题资源性缺水污染性缺水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书记提出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3.12.12~13日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0.223、第一批试点城市2015.4.2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4、2015年城市规划年会,热烈讨论海绵城市建设主题2015.9.19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10.11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二是严格实施规划。三是完善标准规范。四是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五是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七是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八是加大政府投入。九是完善融资支持。十是抓好组织落实。概念理解Loremipsumdolor021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降雨时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干旱缺水时释放利用国外研究现状Loremipsumdolor03LID海绵城市是通过对原有的城市管网进行改造,在发挥城市“灰色”基础设施(排水管网等)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城市“绿色”基础(绿色屋顶等)设施,协同发挥城市的“海绵”功能,希望能够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LID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马里兰州,是一种创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LID模式主要是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一系列低影响设施,根据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进行组合,实现雨水的储存、过滤和净化。在减少暴雨期间雨水峰值的同时,促进雨水的下渗补充城市地下水,与此同时,暴雨径流量的减少以及LID设施对雨水的过滤净化,也减少了城市大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15传统的城市开发斩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低影响开发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手法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存、蒸发,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水敏感城市设计(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WSUD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SUDS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法与措施Loremipsumdolor04规划原则保护性开发水文干扰最小化统筹协调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并结合这些区域及周边条件(如坡地、洼地、水体、绿地等)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设计防止城镇化区域的河道侵蚀、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各规划中有关低影响开发的建设内容应相互协调与衔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下沉式绿地率:高程低于周围汇水区域的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绿色屋顶率:绿化屋顶的面积占建筑屋顶总面积的比例透水铺装率: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采用透水铺装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打造海绵城市不是重编城市规划,,而是将其理念贯穿于各级城市规划,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实现多层次的水循环,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统而是强化和优化一、规划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低影响开发的相关专题研究,在绿地率、水域面积率等相关指标基础上,增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控制目标的落实城市总体规划I.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新指标协同建筑密度、绿地率、水域面积率等既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II.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相关专项规划两者相辅相成。规划1.总体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分解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上层级规划中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及要求,结合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约束性控制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控制指标,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并作为土地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控制目标的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I.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II.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体系:1.明确各地块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2.各地块之间和与各排水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III.单项指标分解方法:1.根据控制目标和综合指标进行试算分解;2.模型模拟。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条件,绿地、建筑、排水、结构、道路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采取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落实具体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类型、布局、规模、建设时序、资金安排等,确保地块开发实现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规划控制目标的落实修建性详细规划I.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II.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传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透水铺装及生态树池道路、广场及停车场透水铺装系统的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后引入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透水铺装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集水树箱生态树池道路、广场及停车场两侧行道树的树池亦可作为雨水渗透和调蓄的设施。既可削减雨水峰值流量还可净化初期雨水。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路边生态集水池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其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其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植草沟植草沟是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调节、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并可结合渗滤设施,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生态调节沟带砂滤结构的植草沟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植物缓冲带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雨水湿地、湿塘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雨水湿地湿塘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调节塘(干塘)调节塘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蓄水池蓄水池具有雨水储存功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停车场下的地下蓄水池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地下水箱雨水罐(雨水桶)雨水罐(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可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等材料制成。适用于单体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利用。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但对屋顶荷载、防水、坡度、空间条件等有严格要求。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雨水回用设施在有雨水回用需求的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可设置雨水回用设施,包括蓄水池,以及根据雨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及冲厕等)不同需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城市道路(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进水口(如路缘石豁口)处应局部下凹以提高设施进水条件,进水口的开口宽度、设置间距应根据道路竖向坡度调整;进水口处应设置防冲刷设施。(2)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3)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造成损坏,并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中相关要求。(4)当道路纵向坡度影响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效调蓄容积时,应建设有效的挡水设施。(5)城市径流雨水行泄通道及易发生内涝的道路、下沉式立交桥区等区域的低影响开发雨水调蓄设施,应配建警示标志及必要的预警系统,避免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6)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市政、园林绿化等部门验收,确保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相关要求,并对设施规模、竖向、进水口、溢流排水口、绿化种植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方法具有多种,且每种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可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等多个控制目标。因此实际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城市总规、专项规划及详规明确的控制目标,结合汇水区特征和设施的主要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灵活选用各种技术及其组合系统。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1.渗2.蓄3.滞4.净5.用6.排总结:
本文标题: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