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稻茬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1稻茬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综合应用生产技术(讲稿整理,仅供参考)1.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的概念1.1小麦高产栽培的概念小麦高产栽培:是指在当地生产条件下,通过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改善与提高,使大面积小麦的产量超过当地平均产量水平的15%左右,称之为小麦高产栽培。如:当地平均亩产量850斤左右,高产栽培要达到1000斤左右。1.2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概念小麦超高产栽培:简单地说,小麦产量在高产栽培的基础上再提高15%左右,称之为超高产栽培。如:当地高产栽培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超高产栽培要达到1150斤左右。当前的高产栽培亩产量应当达到1000斤以上,超高产栽培亩产量应当介于1200~1300斤。2.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冬前条件小麦栽培的冬前生产条件有多项,主要条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麦播种至越冬前的温光资源条件;二是小麦播种至越冬前的土壤理化条件。2.1小麦高产栽培的冬前温光资源条件总结近几年小麦高产田的生产情况,可归纳如下:小麦高产栽培的冬前温光条件:有效积温需要达到100℃左右(2~3叶),光照要达到17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最低不能低于50℃(约1.5叶),光照最少不能少于110小时。常年,从时间上考虑,淮南约为11月20日之前出苗,淮北约为11月15日以前出苗,小麦越冬前的温光资源一般能够满足高产栽培的要求。2.2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冬前温光条件根据近几年小麦超高产田的生产情况,可归纳如下: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冬前温光条件:有效积温需要达到220℃左右(4~5叶),光照要达到25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最低不能低于120℃(3叶以上),光照最少不能少于200小时。2常年,从时间上考虑,不管是淮南、还是淮北均需要于11月5日以前出苗,小麦越冬前的温光资源才能满足超高产栽培的要求。3.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土壤理化条件3.1土壤主要肥力指标①耕土壤速效磷含量要达到20mg/kg左右或以上。②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要达到100mg/kg左右,不低于90mg/kg,不高于120mg/kg。③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要达到100mg/kg以上。3.2土壤的土粒结构指标①土坷垃相对要小,直径3cm以下的较小土坷垃或微小土粒占耕层土体的60%以上。②能保证土壤的基本墒情在短期内变化不大,即使在空气RH低于50%的情况下,一周内耕层土壤的RH下降幅度在5%左右,不超过10%。3.3土壤的水份指标①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墒情理想指标为耕层土壤RH75%左右,这样的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小麦种子发芽和出苗。②小麦出苗后,根部的土壤墒情能够逐步降至RH65~70%,这样的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小麦的根系快速下扎和生长发育。③小麦出苗后,冬前的生长阶段,遇到中雨以上的天气后,一周内耕层的土壤水分能够降至75%以下,至少不高于80%。④小麦临近越冬前,耕层土壤水分不低于65%。⑤小麦越冬阶段,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以RH80%左右为宜,但不宜长时间超过85%。⑥小麦返青拔节阶段,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以RH65~70%为宜,应当控制在75%以内。⑦小麦孕穗阶段,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以RH70~75%为宜,应当控制在80%以内。⑧小麦抽穗及以后阶段,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以RH70%左右为宜,应当控制在75%以内。4.稻茬麦高产超高产栽培的不利条件一是茬口晚,二是土壤冷、板、瘦,三是理化状态与整地的矛盾。4.1茬口晚,冬前积温不足①品种问题。由于水稻栽培中追求高产,选用的品种大多数为中熟晚粳品种,生育期大多150~155天。人工移栽稻,栽培技术比较成熟的,成熟期约为10月20日前后。栽培技术不成熟的,成熟期一般要推迟至10月底前后。②机插稻问题。因为劳务价格逐步提高,人工移栽稻面积逐步缩小,机插水稻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机3插秧龄短,要与小麦茬做好对接,育秧始期比手插稻育秧始期推迟15天左右。小麦茬机插稻,栽培技术比较成熟的,水稻成熟期约为10月25日前后。栽培技术不成熟的,成熟期一般要推迟至11月5日前后。③超秧龄移栽问题。主要因为手插稻经常超龄移栽,机插稻也存在超龄移栽问题,导致水稻收获期推迟,多数年份10月下旬至11月初为收获期,10月底前后为收获高峰期。④从目前情况看,小麦栽培的冬前积温严重不足,大多低于180℃,有效积温大多低于90℃。冬前叶龄大多少于3叶。由于水稻的高产、超高产与品种的关系极大,目前从育种技术上还没有大的突破。希望能育出既高产优质又能把生育期控制在145天左右的新品种。4.2土壤冷、板、瘦①土壤温度难以升高,主要因为土壤的含水量较大,即土壤的热容量较大,体现“冷”。解决途径:要加强土壤的水份管理。②同类型土壤,稻茬田的土壤容重为最大,体现为“板”,热容量就更大(土壤升温慢)。解决途径:要加强水稻田水浆管理,特别是生育后期的水浆管理,实现水稻收获时耕层土壤处于适旋期。③土壤的氧化性较弱,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土壤的化学性质还处于还原性较强的状态下,速效氮的供应能力相对较弱,钾的有效性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幅度下降。体现为“瘦”。解决途径:要增加磷和氮肥的施用量,特别是磷肥。4.3稻茬种麦前期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容易失墒问题;二是需要保墒问题。4.31稻茬土壤容易失墒问题由于多种原因,稻茬田的适旋期往往掌握不到位,导致旋耕质量一般,甚至较差;加上这一时期天气降水较少,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旋耕质量较差的稻茬田,很容易失墒。解决的途径:一是通过加强稻田的水浆生产管理,提高土壤的适旋性;二是改进旋耕机械,主要是推广密齿耙,提高碎土性能;三是提高稻草还田生产技术和措施。从水稻田水浆生产管理到麦子播种:①水稻生长期间及时晒田、硬板;②9月20日以后,要做到条田沟基本无明水;③9月20日以后,稻田原则上不再上水,不再建立水层,如遇连续无雨天气,可于10月第1候灌跑马水一次;④掌握适时旋耕,4及时播种,原墒出苗的,要及时压实;⑤创造补墒的生产条件。4.32关于稻草还田问题当前,从小麦的高产栽培来看,稻草还田从总体上说技术还不成熟。主要理由:①水稻腾茬太迟,集中于10月底前后;②从温度条件看,大多数田块不能保证耕翻,特别是土质粘重的田块,时间上不能保证灌溉出苗;③采用旋耕方法,走原墒出苗途径,播种深度适合出苗,由于稻草量太多,还田往往又显深度不够,容易形成架空苗。解决稻草还田的出路:①提早水稻腾茬时间,要能够集中于10月20前后,就可以实现耕翻和灌溉出苗;②要调整水稻的水浆生产管理措施,要实现早晒田、早硬板;③要种一部分大麦,以调整茬口,实现早育、早栽、早管、早成熟;④应当指出,当前的大部分高产品种,只要水浆管理生产措施到位,机械化水平较高,也是能够解决的。5.适宜小麦出苗的温湿度条件5.1温度条件①小麦出苗的积温约为100℃左右,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8~20℃。根据我们垦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个温度实际上多在10月中旬到下旬初。也就是说,在江苏农垦,目前稻茬小麦播种出苗阶段的温度条件并不是最适宜的。生产要求:要选择生活力强的种子。②在江苏沿淮及淮北地区,5cm土温,10月下旬约为16℃左右,11月上旬约为14℃左右,11月中旬约为11℃左右,11月下旬约为7℃左右。土壤温度很重要,但主要还是决定于气温的高低。③10月下旬播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走原墒出苗的途径,从播种到齐苗,大约需要6天左右;11月上旬播种,从播种到齐苗,大约需要8天左右。④11月中旬播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走原墒出苗的途径,从播种到齐苗,大约需要9天左右;11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齐苗,大约需要15天左右。⑤要想方设法满足小麦种子出苗对温度的要求,是秋播整地和灌溉工作中的重要决策。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要力争10月底前后为主播期,最迟于11月15日以前结束秋播工作。5.2湿度条件①小麦出苗期,适宜的土壤RH条件为75~80%(也是适旋的指标)。②整地质5量较高的情况下,附加轻压实工作,土壤墒情是能够满足出苗要求的。当整地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小麦种子所处的环境RH一般不足65%,出苗困难。③湿度不足,必然延长小麦种子吸水时间,齐苗期大大推迟。④想方设法满足小麦种子出苗对水分的要求,是秋播整地和灌溉工作中的重要决策。6.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目前的推广品种大多都符合高产、超高产栽培的性状要求。如:淮麦20、淮麦22、淮麦25、淮麦25、徐麦29(25、27等)、烟农19、扬麦11(12、16等)、郑麦9023、近几年内的周麦系列和皖麦系列等。6.1郑麦9023的特点①郑系×新系杂交选择而成,较耐寒而不耐湿;②播期弹性较好,较耐迟播;③具有稳定的高产穗群,群体的适应性强;④春发恢复力强,穗型大;⑤高产穗群:亩40万穗左右,单穗结实稳定在36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单穗重1.25~1.3克。6.2周麦系列河南周麦系列大穗型品种,均属高产类型,弱春性、偏春性品种可以引种。如:周麦22,株高约80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亩穗数35万左右,穗粒数约38粒,千粒重约45克。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旱性较好,后期耐高温,熟相较好,茎秆弹性好。还有周麦23、24等。6.3皖麦系列安徽省皖麦系列大穗型品种,均属高产类型,弱春性、偏春性品种可以引种。如:皖麦56,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茎杆弹性一般;高产超高产亩穗数约35万,每穗43粒,千粒重45克。还有皖麦52、50、49、19等。6.4淮麦系列淮麦穗数偏多,穗粒协调稳定,千粒重较高,容易夺取高产。如:淮麦25,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高产超高产亩穗数35~40万穗,穗粒数约42粒,千粒重43克左右。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期晚,6中后期长势较好,后期叶功能期长,有一定耐旱性,耐后期高温,茎秆弹性一般。6.5徐麦系列徐麦穗数偏多,穗粒协调好,容易夺取1200斤以上的亩产。如:徐麦31,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半硬质。茎杆弹性好,株高91.8厘米。高产超高产亩穗35~40万穗,每穗40粒,千粒重45克左右。6.6烟农19①以烟系为母本、陕系为父本选择而成,耐寒而不耐湿;②播期弹性较大,基本苗调节度高;③高产穗群较为稳定,具有超高产的穗群能力;④春发恢复力较强,穗型可塑性大;⑤超高产穗群:亩穗38万左右,单穗结实稳定在4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单穗重1.6克左右,超高产栽培的难度相对较小;⑥合理施用春后肥料。7.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群体控制目标7.1基本苗要根据播种期确定基本苗,基本苗的确定一般要决定于对同品种高产类型田的调查结论。调查和分析工作并不难,这里强调的是必须以田间调查分析为依据。总体上说: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好小麦各个播种期的基本苗,这是高产的关键条件之一。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总结:①10月20~25日出苗的,亩基本苗约12万(10~14万);②10月26~10月底出苗的,亩基本苗约为16万(14~18万);③11月1日~5日出苗的,亩基本苗约为20万(18~22万);④11月6日~10日出苗的,亩基本苗约为24万(22~26万);⑤11月中旬出苗的,亩基本苗约为28万(26~30万);⑥11月下旬出苗的,亩基本苗约为32万(30~34万)。所以要严格控制基本苗,这是高产的关键。苗不足固然不好,但基本苗多了更难措置,应变手段少。只要基本苗过多,就失去高产的基础条件。7.2越冬初期群体指标下述群体控制指标,适用于小麦播种较早,越冬初期已经形成分蘖,有利于高产攻关的类型田。从目前的综合性生产技术来看:以小麦进入越冬初期的茎蘖群体能够满足最佳7穗数要求时为适宜。一般性标准:当前以高产的大穗型品种为例,凡是11月5日以前出苗的,从概念上说,以茎蘖群体不超过40万为宜。这里要注意四个问题:①一般以1叶1心以上的分蘖为计算标准;②对同伸的分蘖,以见1.5叶为准;③对超同伸的分蘖,以见1叶1心为准;④对晚伸的分蘖,或1张叶片以下的,则不能计入。7.3返青初期群体指标对于高产栽培田块:①亩茎蘖数以45万左右为宜,最
本文标题:稻茬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8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