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正确理解和科学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时代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实践经验。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4,科学发展观教学时数:6学时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4、增养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统治需要革命,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到了危机四伏,极其腐败的程度,(8万万两,国库10年的财政收入),军力衰败,军备废弛,文化上实行专制,闭关锁国,顽固、愚昧、腐朽;自鸦片战争以来,出现过许多改良主义的思想和运动,但最终都不能挽救中国。洋务运动:感受到洋人的“船坚炮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陆师的惨败而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学习西方,进行社会变革,革除积弊;以富国强兵,抵御外夷;“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从经济、政治、文教和军事方面提出的改革措施为顽固的封建势力不能容忍,而被扼杀了。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固然有敌人过于强大的原因,他的转折点“天京内乱”看起来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他是必然的(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农民革命本身固有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革命队伍抵制不了统治阶级意识的侵蚀,阻止不了本身的蜕变,不能建立一种崭新的制度已彻底摧毁旧制度,不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统一的领导核心,从而造成权力争夺,内部砍杀。辛亥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和纲领,但是(1)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甚至还依赖帝国主义的支持,(2)狭隘的大汉民族主义,(3)不相信和依靠群众,不许农民用暴力夺回自己的土地,希望革命又害怕彻底革命。依靠起义,准备不足,组织不严密,而失败,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尚未做好建立革命政权的准备,使原清朝高级军官黎元洪的地位得以巩固,黄兴受排挤,革命党内充斥着立宪派、旧官僚、旧军阀,在内外压力下,(南京附近人民嗷嗷待哺,帝国主义支持袁,拒绝提供援助,各地各自为政,工农群众运动兴起)政权被袁世凯窃取,“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而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放弃了三民主义,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买办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软弱性和妥协性,摇摆性,希望革命又害怕彻底革命。力量薄弱。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十九世纪末,最早是由外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提到,后来梁启超在1902年至1904年在《新民丛报》中几次提到“买喀士”,1906年,民主革命者朱执信在《民报》上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理论,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思潮充斥,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社会民主主义,泛劳动主义,攻读主义,新村主义。早期共产主义者进行过很多论战,李大钊同胡适的“问题与主义”陈独秀与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论战、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正式经过对各种主义与学说进行审慎、严肃的推求、比较鉴别,甚至进行某些方面的试验,经过同一些错误思潮的较量和论战,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抛弃了他们曾经信仰过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自觉地、理智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将它作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思想武器。1920年,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1)党的幼年时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919年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理想不论在哪一国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把这个理想运用到实际之中,那就会因为时间、地点和事情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只要把这个和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它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产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其他领导人都有过相关阐述:恽代英、张太雷、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瞿秋白。没有实践,没有深刻体会其重要性。2)遵义会议-------提出探索,党的中央领导认识到其重要性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就特别重视农民运动和对农民运动的考察,1927年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批判党内外一切对农民运动的攻击于诬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1日,举行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由于没有深入农村发展土地革命,武装农民,扩大革命力量,结果在广东潮汕造优势敌军围攻而失败;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最初仍以夺取长沙为目标,但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动军队的阻击,损失十分严重,当机立断,改变部署,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2月11日,张太雷、叶廷领导的广东起义也失败了,再次证明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不可能了。期间毛写了许多著作阐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后在正确的战略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1933年,王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推行左倾冒险主义,9月,蒋介石调集50万,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不懂军事,一切听命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只有在一战中那种正规的阵地战的经验,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主张短促突击,以堡垒对堡垒,同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死拼硬打,红军几乎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4年10月10日,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后毛泽东力主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3)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并得到共产国际的有利支持,1938年9月,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明确表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肯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38年10月。(1页)4)延安整风--------全党形成共识,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学风问题,是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使工作态度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端正党员的思想路线问题,经过整风运动,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5)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课题,“毛泽东思想的现实化”(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历史进程(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和条件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革命形势,随后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引进,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萌芽期(中共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形成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开辟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及其理论。(3)成熟期(土地革命后期与抗战时期)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4)继续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与建国后)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主要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步骤、前途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2、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十大军事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思想3、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①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③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④关于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思想5、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①从思想上建党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作风整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③“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④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反对官僚主义6、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标题: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0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