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2015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1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2015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31~33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用规定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改动答案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重新所选的答案,选择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收齐答题卡和答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计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年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自转周期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发布信息说“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汽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地球1.001.001年23小时56分23º26´火星0.110.151.9年24小时37分23º59´2.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A.太阳系B.银河系C.总星系D.河外星系3.在八颗行星中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推断2它们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4~6题。4.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5.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A.藏南谷地的地热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C.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6.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08年3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成功避开两次“日凌”干扰,在地面指挥室遥控下,卫星与地面站始终保持联系。专家介绍,当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嫦娥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嫦娥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读下图,回答7~8题。7.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3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8.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B.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C.扰乱电离层,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黑子与太阳风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9.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太阳的东升西落D.黄赤交角的存在10.如下图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11.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范围有()A.只有在赤道上B.只有在回归线上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据我国某年某月的日历的一部分所反映的信息,完成12~13题。1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23°26′N,120°E)B.(0°,21°W)C.(23°26′S,21°W)D.(0°,120°E)13.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A.180°经线、0°经线B.0°经线、120°E经线C.0°经线、101°W经线D.180°经线、159°E经线20日今日春分21时24分(北京时间)414.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此日在()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5~16题。15.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16.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7~18题。17.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18.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5读201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完成19~20题。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①7:1816:48②6:5415:30③6:3616:50④8:2418:5619.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20.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21~22题。21.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2.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C.南半球昼长夜短D.极点附近有极昼极夜现象23.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24.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B.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D.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625.气象谚语有“露(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26.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7~28题。27.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28.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29.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30题。30.图中所示地点的纬度是()A.0ºB.23º26´SC.66º34´ND.90ºS7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4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2分)(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2分)(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__。(3分)(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和(2分)。32、光照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º,A点的经度是东经120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8(1)该日的节气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的范围是。(4分)(2)图中A地所在时区是________区,A、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2分)(3)该日,B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3分)(4)该日,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8分)(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B。(4分)(3)简述今天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4分)9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DACACCBBBCBD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BABBACDDCCDB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13分)(1)对流平流(2分,每空1分)(2)降低(减小)地面(2分,每空1分)(3)水平增加(升高)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3分,每空1分)(4)电离A(2分,每空1分)该层集中了几乎整个大气的水汽和杂质、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2分)(5)物理性质运动状况(2分)32、(11分)(1)夏至23º26´N从23º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半球(4分)(2)东八2(2分,每空1分)(3)1290º0º(3分,每空1分)(4)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夜(2分,每点1分)33、(16分)(1)②④①④①③②(每空2分,计8分)(2)④②(每空2分,计4分)(3)昼短夜长(2分)昼先变短后变长,夜先变长后变短(2分)
本文标题: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2015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0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