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作者:姜丕军,JIANGPi-jun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刊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年,卷(期):2010,9(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5条)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9722.AllynYoung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Orogress19283.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20004.熊永钧运输与经济增长19985.赵坚引入空间维度的经济学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批判2009(7)6.赵坚.杨轶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期刊论文]-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2)7.PaulKrugman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1991(3)8.交通和运输实际上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签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目的,将交通和运输当作一个概念使用,从宏观层面讲,本文中的交通运输指的是交通运输产业9.KragmanPGeographyandTrade199110.肯尼迪·巴顿运输经济学200211.主要指在初始牛产要素和晟终消费者之问插入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具、中间产品和知识的专业化生产部门12.交易效率简单的认为,假若一个人购买一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量(元)商品,那么这1-k部分(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k部分(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13.这里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市场规模扩大不仅仅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分工深化的充分条件14.杨小凯发展经济学200315.毛学峰.辛贤贫困形成机制--分工理论视角的经济学解释[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2004(2)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黄洁垂直解体与低运输成本下的产业集聚间分工研究——来自长三角的微观实证2009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产生了浓厚兴趣,继而投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以表彰其在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上的杰出贡献,这标志着主流经济学对日渐成熟的产业集聚理论的极大肯定。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个经济学分支在产业集聚理论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就研究现状而言,目前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产业集聚中分工思想的忽视,事实上,产业集聚本身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二是研究的重点停留在单个产业集聚的形成上,而忽视了多个产业集聚间的互动和联系;三是在研究角度上缺乏对产业集聚二维性的重视,导致产业集聚理论缺乏微观实证的支撑。以上三个问题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充实和发展产业经济理论。本文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和地区发展水平接近的前提下,提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这一研究主题,通过描述产业集聚间分工产生的微观机制,明确了垂直解体和运输成本对形成产业集聚间分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对发展广域产业集聚的影响,解释了多个分散的产业集聚如何演化为在空间上范围上更大,在产业层次上更高的地区竞争优势的过程。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通过在空间和经济两个维度下对产业集聚的边界进行定义,将一个地级市的三位数产业作为基本的考察对象,以2001年-2006年的长三角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用Eliison和Glaeser的产业集聚指数界定了产业集聚,并借用共同集聚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在二位数产业组上的产业集聚间分工状况,确定了该地整体的产业集聚间分工态势,及其与产业集聚程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估计了长三角地区与此同期的垂直解体程度和运输成本情况,检验了这两者对产业集聚间分工的作用。最后,本文计算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用产业集聚间分工指数解释了该地区产业同构中的产业关联现象。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产业集聚间分工的产生是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的产业集聚正处于倒“U”型发展的上升阶段,专业化程度也随之加深,产业集聚本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逐渐暴露出来,成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阻碍,因此在客观上产生了整合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的要求。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聚间分工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依赖于垂直解体的深入。在产业集聚地区,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中间产品的交易变得十分容易和便捷,共享的劳动力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随着垂直解体的深入和专业化的发展,厂商之间的关系变得比垂直一体化条件下更松散和脆弱。产业集聚区的狭小市场中,中间产品的专用性大幅度提高,通用性下降,最终将影响产业的进阶与发展。因此,需要利用产业集聚的地理集中特征来形成更为稳定和牢固的厂商之间的分工,促进专业化发展。就这样,分解出来的生产活动在空间上形成了以产业集聚为节点的产业集聚间分工,大量存在的中间产品交易沟通了原本封闭的产业集聚,促使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产品贸易在产业集聚间发生流动。本文通过计量分析了垂直解体与产业集聚的互动,证实了垂直解体是产业集聚间分工的条件之一,并进一步指出,两者之间的形成相互促进会导致累积循环效应,从而提高经济效率。(3)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出现意味着:第一,在形成分工关系的产业集聚之间的运输成本必须比较低廉,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会切断产业集聚与外界的交流;第二,该广域产业集聚与外界其他地区的运输成本则不能过低,否则会引起产业集聚力的发散,导致产业集聚优势向外流失,直至形成一个比原先广域产业集聚更大的新的统一市场。因此,一个恰当水平上的运输水平是产业集聚间分工形成的重要条件。(4)产业集聚间分工会导致广域产业集聚的形成,这一过程是地区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广域的产业集聚中往往隐藏着次区域中的产业同构问题,但通过实证发现,如果产业同构是以产业集聚间分工作为产业关联的,那么这种产业同构并不会引起地区竞争优势的丧失,反而会增进地区竞争优势。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通过三个步骤“锁定”地区竞争优势:首先,产业集聚内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使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离散化,进而导致次级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并产生了产业间的溢出效应;随着分工的深化和趋于稳定,地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获得提升;最后,在区域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原有产业集聚被锁定在区域溢出效应明显的区域,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以上过程证明了产业集聚间分工是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上述过程的累积循环形成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垂直解体、运输成本、地区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间关系的认识,提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这一全新的研究命题,因而使得本文具有了一定的探索意义,总的来说,对比过往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进展:(1)提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这一经济学命题,阐述了其演进的路径,分析了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研究了其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拓展;(2)明晰了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微观机制,从空间和经济的二维视角,对产业集聚的微观形态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的存在性,根源性,和影响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证基础。(3)从地区竞争优势的深层次来源剖析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对它的影响,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消除了对产业同构必然带来地区竞争力下降的误解,深化了对产业同构的认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当然,囿于研究者本身的学术素养,研究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在未来还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2.学位论文林理升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空间二元经济结构研究2006本文使用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成果——新经济地理学方法来考察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制造业空间分布问题,分析它对区域经济和收入差距的潜在影响。近来,有经验性文献发现,中国由于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产业不断向沿海地区集聚,但地区分工却没有得到有效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从新经济地理的角度剖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并将此概括为“空间经济二元结构”。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是影响中国制造业集聚和分工的关键性因素。运输成本越高,随着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同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就越难实现。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和运输成本在产业集聚和分工的过程有同样的作用,目前中国人为使流动成本过高,这可能会导致更加失衡的经济发展局面。“空间经济二元结构”体现为高运输成本和高劳动力流动成本阻碍了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产业集聚的深化将会带来地区分工的趋势,而地区分工最终将有利于地区共同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本文还改进了以往文献实证方法,剖析了中国制造业集聚的现状和趋势,并通过和世界其他经济的比较,简洁有力地印证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我相信,这些将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本质的认识,促进地区经济平衡、迅速发展,从而让我国更长久地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3.学位论文罗建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研究2009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组织优化问题。随着客运专线的修建,铁路运输通道的功能和结构不断完善,各组成线路的功能和性质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通道内部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是否合理,对通道内各条线路通过能力的合理利用、通道内客货列车旅行速度的提高、铁路运输的旅客服务供给的改善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详细调查并分析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各构成要素的基本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二者内部的运输组织分工及协调优化,以便充分发挥铁路运输通道整体的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r 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具体情况,完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的原则和方法。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合理分工为主线,研究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分工原则,并建立以运输成本、旅行速度、旅客服务供给和日常运输组织调整四者综合最优为目标函数的分工模型。论文系统研究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对既有线运输组织的影响,针对分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协调优化模型及算法,并与分工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多目标、非线性的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组合优化问题模型。论文针对模型的特点及选用合适的算法进行求解,构建了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的相关理论体系。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r (1)首先在深入分析国内外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我国既有线运输组织模式的形式及特点,剖析其在我国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作用和适应条件,以及既有线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总结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客运专线可能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其特点分析各种运输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然后对二者的运输组织模式之间存在的异同及各自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三种客运专线各自可能的运输组织模式。br (2)在充分考虑我国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特点的基础上,以提高路网运能为前提,以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为目标,系统分析影响我国客运专线和既有线分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分工原则。br (3)根据客运专线和既有线旅客出行需求、客运专线和既有线分工影响因素和分工原则,利用数学抽象原理和最优化理论建立分工模型,该模型是一个以通过能力为约束,以运输成本、旅行速度、旅客服务供给和日常运输组织调整四者综合最优为目标函数的分工模型。br (4)系统研究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对既有线运输组织的影响,并针对分工后既有线出现的问题,建立协调优化模型,并与第4章的合理分工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多目标、非线性的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组合优化问题模型,并运用成熟的蚁群算法提出了求解分工问题的A
本文标题: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