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12章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本章考情分析(一)可考程度分析本章内容最近3年考试分值为3分,预计2010年围绕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归档等考点的分值可能在4分左右。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2007年2008年2009年(原制度)2009年(新制度)单项选择题3题3分多项选择题4题4分判断题2题2分简答题1题6分综合题合计3分2分6分4分(二)重难点提示本章重难点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总体要求;2.审计过程记录的内容;3.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本章基本结构框架本章知识要求和能力等级知识要求能力等级1.审计工作底稿概述2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2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2重难点讲解第一节审计工作底稿概述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理解(教材P264)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2.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3.审计工作底稿形成于审计过程,同时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教材P264)1.审计工作底稿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2.审计工作底稿提供证据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3.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4.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是否按照要求履行其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进行监督;5.审计工作底稿能使项目组对其工作负责;6.审计工作底稿为以后的审计提供相关资料;7.审计工作底稿便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质量控制复核与检查;8.审计工作底稿便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根据适当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实施外部检查。【例题1·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的目的体现在以下方面()。A.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B.便于项目负责人承担对审计业务的最终责任C.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D.既有利于项目组内部复核,同时也利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答案】ACD【解析】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目的体现在“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和提供证据”,故选项A和C正确;同时审计工作底稿有利于项目组内部复核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故选项D正确;选项B中对审计业务负最终责任的是主任会计师,故不正确。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教材P265)1.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地说:(1)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3)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2.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依据审计准则,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1)审计过程;(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3)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例题2·多选题】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下列方面的内容()。A.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B.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C.确保审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D.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答案】ABD【解析】审计工作底稿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记录,核心内容当然是围绕“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故选项A、B、D正确。在选项C中,对审计报告承担责任的是签字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责任是复核。【例题3·多选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编制和归整审计工作底稿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2009年新制度)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重大审计结论。下列条件中,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应当具备的有()。A.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B.在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从事审计工作C.了解与甲公司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D.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理解。“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1)审计过程;(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3)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故选项A、C、D正确。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教材P265)1.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形式有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2.审计工作底稿控制实现的目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来确保审计工作底稿质量:(1)使审计工作底稿清晰地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2)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尤其是在项目组成员共享信息或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员时,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3)防止未经授权改动审计工作底稿;(4)允许项目组和其他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3.对电子和其他介质审计工作底稿转换和归档要求(1)在实务中,为了便于复核,注册会计师可以将以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审计工作底稿通过打印等方式,转换成纸质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与其他纸质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归档;(2)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应当单独保存以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审计工作底稿。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一、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教材P266-267)1.考虑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2.考虑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做出判断的程度;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基础的必要性;7.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例题4·多选题】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B.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C.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D.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的理解。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做出判断的程度;(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基础的必要性;(7)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选项C和D正确。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教材P268)(一)审计工作底稿基本要素举例控制测试审计抽样①被审计单位:甲公司①项目:采购订单授权控制测试⑥编制:A⑥日期:2010/01/16⑤索引号:CGL-3①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09年度⑦复核:B⑦日期:2010/01/181.样本设计(1)确定测试目标拟测试的控制:采购订单需经总经理×××签字确认测试目标:确认在本期间内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相关交易和账户与认定:存货、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的存在认定初步评估的控制运行有效性:有效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低(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总体:2009年发生的所有采购代表总体的实物:2009年签订的所有采购订单抽样单元:每份采购订单(3)定义偏差采购订单上没有总经理或其授权人签字(4)确定样本规模总体规模:500样本规模:252.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1)选取样本选样方法(随机数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系统选样如果选择系统选样,则计算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20确定样本起点(在1到选样间距之间选择):10样本编号列表:10,30,50,70,9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271,290,…(2)实施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索引号:CGL-3样本中发现控制偏差数量:13.评价样本结果(1)分析控制偏差的原因和性质原因:总经理无意中漏签性质(偶然偏差/系统偏差):偶然偏差,不构成控制重大缺陷和舞弊(2)得出总体结论样本结果是否支持初步风险评估结果:否控制是否运行有效:无效修正后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中是否需要增加样本规模:否工作底稿索引号:是否需要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是工作底稿索引号:(二)审计工作底稿基本要素(教材P268)1.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以及资产负债表日或底稿涵盖的会计期间(如果与交易相关)。2.审计过程记录(1)记录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例如:①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②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③对于需要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④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⑤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例题5·单选题】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在记录识别特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对乙公司生成的订购单进行测试,将供货商作为主要识别特征B.对需要选取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将该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作为主要识别特征C.对运用系统抽样的审计程序,将样本来源作为主要识别特征D.对询问程序,将询问时间作为主要识别特征【答案】B【解析】在选项A中,应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单的识别特征;在选项B中,应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即以“该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作为识别特征;在选项C中,应以“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作为主要识别特征;在选项D中,应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2)重大事项和重大事项概要(见底稿索引号:EI举例)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重大事项通常包括:①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②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③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④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或对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叉索引。重大事项概要汇总表①被审计单位:甲公司①项目:重大事项概要⑥编制:A⑥日期:2010/01/16⑤索引号:EI①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09年度⑦复核:B⑦日期:2010/01/18(一)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审计目标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及得出评估结果的理由总体方案和发现采用方案(综合性或实质性方案),具体审计程序包括:……有关具体审计程序的详细内容,见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发现:……结论:(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1.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对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对应措施对以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的修正及原因对修正后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的应对措施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重大更改对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重大更改审计目标2.未更正错报汇总(三)导致难以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的情形审计目标导致难以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的情形及解决方案(四)可能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事项及解决办法【例题6·多选题】在编制重大事项概要时,下列内容中属于重大事项的有()。A.重大关联方交易
本文标题:第12章审计工作底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