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阳信二中吴子胜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阳信二中吴子胜课程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主要思想,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学生学会分析他们思想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材料展示和故事讲述,学生从中认识和体会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腐化。(2)运用材料,创设问题,学生从比较中去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和意义。(3)通过讲解宗教改革时的人文主义,学生从中认识思想解放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体会人文主义思想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敢于坚定信仰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品质。教学重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及其影响。教学难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思想提出的背景,加尔文的先定论,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学时学情分析:本课知识理论性强,课本的阐述比较生硬,加上学生对宗教的了解本身就不多,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上好这课有难度。教学过程:导入:房龙在《人类的故事》里这样说道:“最好把人类的进步比喻为一个钟摆,它不停地向前和向后摆动。人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对艺术和文学的热情以及对宗教的淡漠,在随后的宗教改革时期就变成了对艺术和文学的淡漠及对宗教的热情。”16世纪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引发了人们的宗教热情?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当时罗马教皇的权威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怎么挑战,挑战的结果如何?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几个问题。一:细数教皇的权威中世纪的欧洲,教皇到底有哪些权威?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教皇的权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天主教会)——恩格斯材料三: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完全垄断了西欧的文化和教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材料四:12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授职礼外,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材料五:天主教会的教阶制度: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教会教阶一般分为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等,统称为大职教,下面是修士、修女等上职教,在教务方面按照级别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教皇权威的具体表现:1,政治:教权高于王权;2,经济:有征税权;3,思想:垄断思想;4,社会生活:影响人的一生;5,宗教:具有绝对权威(教皇是神职人员的首领,是全体信徒的“国王”)。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人,他们的一切(肉体与心灵)全部被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生活是苦闷的、是悲哀的、是压抑的,他们不能有追求,不能有自我,不能有思想。他们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总之,生命的一切都是为了上帝,或者说是为了上帝的代表教皇和教会而活着。罗马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辱”。“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二:挑战教皇的权威为何挑战?如何挑战?挑战的结果?这是这一环节必须要弄明白的几个问题。(一)教会的腐朽材料一:作为教士本应该遵守独身的规定,但是教皇英诺森八世据说就有八个私生子。瑞士教会的一个主教把他管辖下的一个修女院修女变为自己的情妇。巴黎圣母院的教士甚至把自己的住所变成了赌场。材料二:教皇出巡图材料三: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升天堂。欺骗民众也罢了,还把他们尊崇的圣人不当人看:随便拿一块破毯子,胡说是基督用过的,随便找一块破头巾,说是圣母玛利亚戴过的,最无耻的是用猪,羊等畜生的骨头冒充圣彼德的遗骨,5个金币出售一块。至于用一堆鸡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们就更不难做出。材料四:14一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与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摘自《西方宗教史》——教会自身的腐朽“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必然反映。”——毛泽东——时代的要求兜售赎罪券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以洗净罪恶了。通过奋斗,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与天主教会的安贫、颓废的思想是相互矛盾,他们希望拥有符合自己愿望的上帝。14-15世纪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合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残酷迫害异教徒和其他进步人士。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天主教会造成巨大冲击。原因:1,教会自身的腐败:荒淫无度、奢侈腐化、贪婪敲诈2,时代的要求:①经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天主教会和神学;②政治:王权想摆脱教权的束缚;③思想: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后,人文主义思想也使天主教徒受到很大影响。在16世纪,腐朽的天主教会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在宗教领域里发起一场挑战教皇权威的运动。而谁也没有想到,欧洲宗教改革的烈火是由原来的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点燃的,而且这场烈火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挑战教皇的权威1,马丁•路德的挑战马丁•路德(1483—1546),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后来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他断然放弃学业,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后入神学院学习,后来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应聘为萨克森维登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以后长期在该校任教。对于马丁•路德为什么会放弃法律学业,进入修道院,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迷,在德国有这样一个说法:有一年夏季,马丁•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火球落在他的脚前。他自念死期临到,仆倒在地,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归家。为了守此誓约,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上帝。进入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敲钟扫地,清理房间,甚至在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传说虽不可信,但至少说明了一点,他曾经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路德严格按照神学家宣扬的天主教信条潜心修道,尝试禁食、自笞(chi)等各种苦行进行修炼,以求取灵魂得救,但始终感到没有效果,使他逐渐对天主教的这种“因行称义”的说法产生了怀疑。特别是马丁•路德在1510和1511年两次访问罗马之后,他亲眼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奴仆成群、出则有车,入则高宅,花天酒地、聚财、赌博、淫荡无度等)。这是一个强大的反差,一方面,教会让人们安贫,自我反省、节制,而另一方面,高级教会人员却过着这样的、与其教义严重不符的生活,这促使了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对天主教会宣扬的“因行称义”产生怀疑。这福音(《圣经·新约》)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阅读上述材料,思考马丁•路德提出了怎样的观点?①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基本含义:灵魂得救的人称之为义人,马丁•路德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因信称义学说的提出有何意义?让我们比较一下因信称义学说和因行称义学说的差异,从中思考因信称义学说的意义。“因行称义”: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信称义”这一学说,主张人的灵魂是否得救,关键在于个人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不在于你做了多少善功,是否遵循了所谓的圣礼,更不需要依靠神职人员的帮助。在马丁•路德的学说中,《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路德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主张《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根据,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教皇(因行称义)教徒(因信称义)上帝学说方式权威关键因行称义行为教皇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因信称义信仰《圣经》教徒自己意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充满个性解放的色彩,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②反对购买赎罪券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这种搜刮民财的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他在一所大教堂门前张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材料一:教会赎罪券价目表: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材料二: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心和贪欲心。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86条教皇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他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其实质是什么?思想: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子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进一步阐发了他的因信称义学说。实质:进一步否定教皇的权威。若说因信称义和《九十五条论纲》是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的话,那么接下来马丁•路德引领的德国宗教改革则是在实践上对教皇权威的否定。③引领德国宗教改革(实际行动挑战)在马丁•路德的引导下,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马丁•路德教:废除教阶制度→否定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行动上的自由神职人员也许结婚→肯定人的本性人人有权读《圣经》→追求平等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文主义立场上评价这段历史说:“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需要有一个天才去结束;路德,这个煽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加尔文,这个组织家,则在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止。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地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建造者……2,加尔文的挑战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约翰•加尔文,1509年出生于法国,受过良好教育,在法国奥尔良大学攻读法律,加尔文自小就成为天主教徒
本文标题: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阳信二中吴子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3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