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15章-19章教学辅导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内容提要一、中国文化的类型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类型。这种文化类型既影响着观念的意识形态,也影响着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规范,是建立在道德主体上的“德性文化”。它重德并不轻智,而是德智统一、以德摄智。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个人对于群体、天下的责任,把“孝”的范畴广义化。伦理型特征的社会根源,主要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蒙昧时期的血亲意识构成了后来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不断改造,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心理方面,格外注重血缘关系,如亲属称谓系统庞杂精细。同时,对先祖和活着的长辈都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纲常伦理观念还阻挡、淡化了宗教精神对国民意识的渗透。伦理道德学说学术地位重、影响大,导致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互摄互含,畛域不清。这与古希腊、罗马直至近代西方的学术范式不同。中国注重的是人际伦常。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亦被人伦化,形成天人合一、主客混融的观念。为学求“真”更求“善”——追求道德觉悟。因而自然科学和分析哲学难以获得充分发展。伦理道德学说延绵不断,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伦理型文化的积极效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对统治者形成一定的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鼓舞人们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二、中国文化的特点上节揭示中国文化伦理类型这一总特征,本节进一步从整体风貌或文化类型的某个方面来揭示中国文化的特点。(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体系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同化力,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如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融合力,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匈奴文化、荆楚文化等。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不是简单、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和内在基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中国文化本身长期以来的先进性是其生命延续力得以形成的重要缘由。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地理条件和农民的勤劳耕作,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社会生活节奏、节日源于农业生产节奏、节气,财富源于农耕。农本商末、重农抑商成为历代思想家、改革家实行富国强兵的基础,统治者固国守邦的不易之道。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了这一群体价值趋向。“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乐天成身是他们的必然追求。“耕读传家”是古圣先贤和庶民百姓的共同理想。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循环论思维应该受到农业生产周期性的暗示。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使中国人滋生永恒意识。农业生产也向人们昭示着事物的变化和生生不已,因而变易观念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并带有循环论特征。变易、循环和恒久在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结合和统一,主要表现为寓变易于保守之中。(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代由于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加上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连接邻里乡党,组成村落,进而构成国家的社会结构给宗法制度、思想的积淀、迁延、流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父亲、自己、儿子三代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由三代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又分别形成以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儿子为核心的两个最基本的宗族。如果仍以“自己”为核心考虑,就是可以同时在世的五代人了。“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至九而“亲毕”。在宗法观念下,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即所谓“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达到团结整个家族或宗族的目的。从“亲亲”观念出发,又引申出处理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原则。(四)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需要集权政治——专制君主加以统合;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民众的安居乐业。因此“尊君”和“重民”相辅相成,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不同程度和色彩的忠君思想,但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的。韩非的贡献作用更大。明代绝对君权主义登峰造极。“民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概念,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不同。它植根于重农、尚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中,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都有相关论述。“民惟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是其主要内容。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极端形式——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它又和君主专制的一般形式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它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关注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与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不可同日而语。(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西周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致被摆脱。与欧洲、印度文化中的“道德来源于宗教神启”、“宗教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学观念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一面。孟子、荀子的道德观都摆脱了有神论。道家“道”的概念则否定了有人格、意志的神。对待鬼神,儒家还有“实用”的一面。春秋战国以后,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欧美基督教文化认为世界文明源于上帝的智慧和创造,中国古人更重视人的探索和劳动;更注重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神学思想占统治的“黑暗时代”,民间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实用性,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智慧。(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人的理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而忽视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追求。如《论语》“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荀子指出为学的路径是学习作“圣人”的道理。这种学术倾向,影响深远。表现在教育领域,往往是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度领先世界,但是十六七世纪之后却落后了,究其原因,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是其中之一。对此,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有精辟论述。(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中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外在型特点是它的经学传统,即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并形成传统和特色。经,本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为“经学”。此后作为历代的官学,“经”的数量规模也不断扩充增加;经学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渗透;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对中国宗教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制约作用明显。练习题:1.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做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2.在中国文化系统里,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4.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5.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6.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7.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8.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有两大类内容,一类侧重于物质方面,如渔猎与畜牧,种植与农耕;另一类则表现为文物制度与精神文化。9.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10.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即父、子)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11.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紧凑的村落和城镇组成。(×)1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都是广泛渗透的。(√)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内容提要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文化精神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具有影响广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的民族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总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那些主要的思想观念,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它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演变而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也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这种思想不占主导,而是比较重视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先秦就已产生;《易传》提出“与天地合其德”和天人协调的思想。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论。北宋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都遵循“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的对立统一规律。因而,性天相通,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一致;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从“天人合一”思想演化的过程看,内容复杂,正确与错误的观点都有。但从民族性、历史作用和最基本的含义看,“天人合一”是一种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符合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观点。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和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它具有长期实践的意义,对于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也是衡定万物的尺度。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用“人事”去附会“天命”;另一方面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天”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人为主导,人是目的。儒家一贯反对以神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仲长统的“人事为本,天道为末”概括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髓,为后来进步的思想家所继承、发展。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神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抵制宗教神学。如何承天、范缜对佛学神学批判。宋明理学三个主要派别中,有关道德伦理来源的论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儒家的三纲八目,道家的修道积德,都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因而可以称之为道德的人本主义。道德的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中,从而构成“五伦”。“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有利于人的精神开发和个体道德的自我建立,丰富了中国文化
本文标题:第15章-19章教学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3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