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
1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前20小题每题1分,后20小题每题1.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大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3.下图中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为神经元,乙中a、c为兴奋区B.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兴奋在两者之间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C.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甲与乙之间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且兴奋的传导方向应为乙→甲D.图甲在向外分泌物质,则甲可参与构成突触前膜,该物质的分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4.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C.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5.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6.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7.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2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8.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9.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0.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D.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11.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受感染大量死亡,会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12.为研究不同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四种免疫状态的小鼠体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T细胞缺失的小鼠仍能通过B细胞分泌的抗体来抑制该球菌数量的增加C.B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体液免疫能力丧失D.正常小鼠可通过记忆细胞对该球菌维持较久的免疫能力13.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A.吞噬细胞B.浆细胞C.效应T细胞D.记忆B细胞1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影响激素的调节,但反过来激素的分泌不能影响神经调节B.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3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15.下列有关各种疾病和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时,引起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可以讲话和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讲话D.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16.如果在草莓果实发育的早期除去果实中的全部种子,那么,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能使花托长大成果实()A.摘除草莓的顶芽B.摘去草莓侧枝上的所有侧芽C.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D.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生长素17.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B.某些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可能与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有关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沾蘸法适用于蘸取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D.花生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18.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分别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则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而激素类似物乙是始终抑制B.若激素类似物甲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则可用于相关水果的催熟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定0.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初步确定激素类似物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19.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激素种子萌发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注:“+”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表示无明显作用。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以促进插条生根B.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起协同作用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同一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可以不同20.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015105010002468101214浓度(μmol/L)月季插条生根数(条)激素类似物乙激素类似物甲122436486543210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cm时间(d)图2Z浓度Y浓度空白对照X浓度图14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2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21.下图表示几个不同物种的资源利用情况曲线,在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首先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1有首先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2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3.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A.甲、乙均增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D.甲、乙均减弱2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25.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②③⑥B.④C.⑧D.①⑤⑦26.下图中的甲、乙、丙如果表示一条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或是表示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别是()生产者――→甲初级消费者――→乙次级消费者――→丙三级消费者①甲乙丙②甲=乙=丙③甲=丙+乙④甲丙+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7.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B.从甲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28.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林之间为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29.下表是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g·m-2)2.5013.309.800.28220.00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0.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信息者发出信息以改变接收信息者的行为。则下列不属于“沟通”的是()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食C.母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及时躲避天敌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31.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3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33.制作泡菜时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较多亚硝酸盐,危险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
本文标题: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