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十章社会建设【本章要点】·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主要有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团结论、社会整合论、社会冲突论、发展理论、“现代人”理论、社会公正论、风险社会论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社会福利论、公民社会论等。·在操作层面上,对社会建设的阐述主要有善治的观点和制度主义的观点。【关键概念】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风险社会社会团结和谐社会善治制度主义社会建设是体现社会学学术宗旨和实践关怀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关注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之条件与机制的社会学的必然的实践指向。深入研究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必将引导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成长,并最终确认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重点介绍社会建设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迅速推进,呼唤社会学学者将社会建设从一个自在的概念转变为自为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化的阐释。一、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综观目前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建设概念的研究,应该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从现有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解,这些理解体现了对社会建设不同方面的关怀。(一)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秩序关怀强调社会建设主要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追求社会秩序与和谐。它所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化的矛盾多发的特殊阶段,一般而言就是所谓人均GDPl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国政府在提出社会建设实践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秩序关怀,这种关怀充分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在学术界,很多学者也从强调秩序建设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建设。例如,郑杭生指出,社会建设就是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不过,郑杭生明确区分了当前秩序建构与追求传统社会中那种原生性、自发性秩序的区别,强调了现代社会秩序形成的复杂性和建构性。(二)对社会建设的民生关怀民生关怀主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进步以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性。由此,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正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并且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一些学者还作出了更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理论和政策回应。事实上,前辈社会学家孙本文也将社会建设与发展社会事业联系起来:“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三)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风险关怀与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民生关怀密切相关,在实际政策中,有时也被整合到秩序关怀与民生关怀中。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直接受到2003年“非典”危机的影响。那次危机促使人们关注中国高速经济成长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并寻求相关的理论支持,尤其是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关怀认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反思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社会风险的识别、处理和防范机制,改进国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确保社会安全。(四)对社会建设的结构关怀结构关怀主要是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快速和失常的结构分化现象,强调优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指优化社会结构或者协调社会关系,其中主要又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的三大部门结构。社会建设关键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最重要的是促进利益协调和增进社会成员的共识;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最重要的是改善公共物品供给、拓展社会互助与志愿服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最重要的是改进资源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五)对社会建设的价值关怀价值关怀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出现的价值观念多样化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强调建设主流价值观念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社会建设,至少包含了以下一些重要的价值趋向: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例如倡导和谐;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坚持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完善民主集中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进程中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层理念,指出中国社会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共赢互利等基本理念。(六)对社会建设的历史关怀历史关怀强调社会建设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建设进行具体分析。社会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应当看到社会建设是一个普遍的实践过程。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了谋求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而进行的社会建设尝试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制度背景下,社会建设的路径和效果有很大差异。由此,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就不能忽视历史。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一直进行着,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遵循不同的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为突破口,带动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进入21世纪,政府在新的基础和条件下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政府和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社会建设,这是对以往社会建设实践的延续。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应当看到它与以往社会建设,特别是与前社会主义各种制度条件下的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才有了真正的可能。二、关于社会建设的综合性定义以上是理解社会建设的一些主要方面,其中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建设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但是,以上区分只是相对的。事实上,一些学者在理解社会建设时体现了多种相互交叉的关怀。目前,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对社会建设的综合性理解,这些理解正在形成社会学对于社会建设的明确定义。例如,郑杭生曾侧重从社会建设内涵的角度,围绕社会建设的能力提升,对社会建设作出了定义。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不断地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陆学艺认为,社会建设的含义应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其中,社会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等;社会建设的原则,是公平与公正;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社会建设的保证,是社会安全运行,包括社会安全阀构建;社会建设的动员机制,是建立协调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充分动员民众参与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管理,主要是在社会运行方面科学管理,保证社会良性运行。因此,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②这种定义侧重于社会建设的实际操作。综上所述,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正如人们对于“社会”的概念有着广义的与狭义的两种理解一样,我们也可以区分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社会建设。所谓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整个社会的建设,即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而狭义的社会建设着重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建设③,事实上主要是社会子系统自身的培育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当然,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在推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它们也都要付诸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将社会建设的有关理论区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与广义的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与狭义的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以及社会建设的操作性观点。一、与广义的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这里主要是指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团结论、社会整合论、社会冲突论、发展理论、“现代人”理论、社会公正论、风险社会论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理论围绕着具有现代取向的、充满活力且井然有序的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共同问题,作出了各种相互关联的回答。(一)社会有机体论社会有机体论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变化的内生性。虽然西方一些社会学家也主张社会有机体论,他们在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强调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认为社会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等方面,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论相同的;但是,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科学的社会理论,是社会建设各种相关理论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既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外在于个人的所谓客观实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这种发展使得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不断进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种社会活动之问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统一而又充满着内部矛盾的整体。其中一个部分、一种活动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社会其他部分、其他活动的变化。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可以区分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四个子系统。其中,经济系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政治系统直接建立于经济系统之上,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机构;社会生活系统主要涉及的是政治、经济以外的广泛的社会活动领域,它最终是由经济系统决定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思想文化系统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虽然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最终也受到经济系统的制约。当然,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在受经济系统决定和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系统具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整体思想对社会建设的启示有四个大的方面。第一,它揭示了社会的四个子系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以科学性。第二,它揭示了社会建设必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系统的建设相协调,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它也揭示了社会其他系统的变化,包括社会子系统的变化,如果不能与经济系统的变化相协调,反过来也会制约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第三,它事实上揭示了在不同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有着不同的社会建设内涵、方式、目标与实际结果。第四,它揭示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化,社会有机整体的结构日趋复杂,社会内部的分化日趋细密,由此导致社会有机体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复杂,难度日益加大。(二)社会团结论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团结论是在社会有机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成员能够协调一致并形成整体的具体机制,特别探讨了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这种机制的顺利转换。该理论体现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等
本文标题:第20章社会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