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溧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1溧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录1、骆山大龙(属江苏省首批保护项目)2、蒲塘桥祠山庙会(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3、打社火(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4、打五件(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5、跳当当(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6、明觉铁画(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7、洪蓝玉带糕8、柘塘中医药9、客家民歌10、义气墩11、采茶舞12、打水浒13、犟驴舞14、高台狮子15、划旱船16、东泉马灯17、曹岗唱道18、推车舞19、骆山中医药20、送春21、船桥小马灯22、陶村煞狮23、毛吾山虾子灯24、查氏膏药25、石湫狗肉26、桑园蒲娶妻送房27、附件:溧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调查表2一、骆山大龙骆山村位于溧水县和凤镇孔镇西南,濒临石臼湖。全村500余户人家,1800多人口,是孔镇西南人口最多的自然村,也是自然历史形成的小陈家、山南、山北、曹家、坟上等村的中心区。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溧水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骆山大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舞龙的时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正月十八。此时,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有大片湖滩可以利用,因此,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石臼湖位于江苏省溧水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之间,是古时丹阳大泽的一部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泛舟湖上,并作诗留念: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客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石臼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臼湖渔歌”是著名的中山八景之一。当地百姓依赖石臼湖为生,新年来临时,则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风调雨顺、人口平安,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骆山大龙主要集中在骆山村及其周边村落,其影响所及包括安徽广德、郎溪、当涂一带,也包括高淳古柏、漆桥等地,县内主要集中在和凤孙家巷、孔镇、杨家等村镇。骆山大龙具有四百多年历史,它的兴起和当地的一个传说有密切关系。据说,明代万历年间,该村考取了一名进士名叫杨培庵。杨氏是当地望族,其家谱上自周成王时期,下止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保存相当完整。历史上杨氏家族名人辈出,西汉时杨恽系司马迁外孙,西汉末年杨雄是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三国时杨修也出自这一家族。至南宋高宗时期,杨氏家族南迁,其中一支定居于孔镇骆山村,一直繁衍至今。历史上杨培庵实有其人,他的坟墓也一直在村后的山坡上。杨培庵中进士后,曾先后出任过漳州知府、江西省和河南省按察使、布政使,后又任山东巡抚,因丁忧未到职。杨培庵为官清廉,颇有官声。传说当年他避雨庙中,曾救过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杨培庵心生怜悯,代其向执法的张天师求情,还将小白龙带回了骆山村,让其行云播雨,造福百姓。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骆山大龙兴起后,在溧水、高淳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还利用这一机会走亲访友,密切感情,增进交流。届时,偌大湖滩上旗帜招展,火铳、喇叭声不断,儿童打扮得花团锦簇,白色巨龙在湖滩上盘旋,一时人潮涌动,观者如堵,场面十分壮观。1945年,抗战胜利后,骆山村民杨裕发、杨裕才自发组织舞龙,以示庆祝。1983年改革开放后,骆山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自发组织舞龙,以表达喜悦的心情。2005年,骆山大龙重新恢复,南京电视台民俗专题部还拍摄了有关骆山大龙的专题片。骆山大龙于腊月二十四起草,到正月十八落草,一共25天。起草时,先由玛咪炮放炮,召集全村百姓。玛咪炮系当地土语,也称地炮或铸炮,高约20公分,粗约4公分,里面填满火药,放炮时置放于地上。放炮时,声震如天,地动山摇,非常响亮。待三声炮响过后,龙会成员按照出龙顺序齐齐集中于龙会门前,先是十面绘有蟠龙、麒麟、貔貅、蜈蚣等图案的大旗在前引路;紧跟在后面的是4盏大红灯笼,为开道灯;之后有小红灯笼一盏引出跳云队伍;再接着是龙珠引领下的舞龙队伍。又有锣鼓喇叭4队,3分别安排于跳云队、龙首处、龙身处和龙尾,以便相互照应,增加气氛。整个舞龙队伍依次来到湖滩后,大龙必须龙首向东,龙尾朝西。这么做也有来历,据说,小白龙被救后,杨培庵将其安放于东面狮子山的白龙潭内,因此白龙起草后必须向东方朝拜。起草以后要给白龙开光,先是放号炮三响,紧跟着鞭炮齐鸣,锣鼓喇叭声响彻湖滩。之后要摆香案、安放香炉、插蜡烛、焚香,叩拜祷告,以示请神接神,保佑舞龙活动顺利进行,保佑全村百姓平安。紧接着取大红公鸡一只,将鸡头拧下,洒鸡血于四周,并用毛笔蘸鸡血。这种蘸过鸡血的毛笔据说非常吉利,会被村民抢去收藏。开光之后,就意味着接到了神,这只龙也就有了神性。接下来,村民、外地来的亲属、一些民间团体等等都要给白龙挂红。取一尺红布悬挂于龙首,有祝福和祈福的意思,这时就可以开始正式舞龙了。除了本村以外,还会到周边的山南村、孙家巷村、杨家村、漆桥镇及溧水、高淳等地去舞龙。根据当地习俗,舞龙时不能吃荤和饮酒,个别虔诚的人家会在整个舞龙期间都不食荤和饮酒,以示敬神。其实不吃荤和饮酒,还有一个更实际的考虑,就是怕食荤坏肚、饮酒误事,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舞龙主要分为跳珠、跳龙、跳云三部分。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百般引诱挑逗,大龙在掌珠人的引导下,高低起伏,进行各种表演。跳龙:因龙身巨大,跳龙人需分作两队,一队跳龙,一队则稍事休息,两队交替上阵,轮番表演。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跳云:由66名8岁至12岁男童表演。他们身着彩衣、彩帽、脚穿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他们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进行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图阵有“双龙出水”、“满天星”、“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种阵式。所谓“双龙出水”,是将跳云的队伍分为两队,每队由字头率领,从左右两边出场,跑至中间时再交叉跑。而“满天星”则是两队相互交叉,不停地跑位、移动,显得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状如满天星斗。最后,他们还会用手中的云板摆出“人口平安”、“天下太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字样,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骆山大龙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主要步骤有扎制龙身骨架、糊纸、彩绘等。龙头高2.3米,宽2.2米,龙身共24节,每节长2.8米,整个大龙体长将近百米,号称“江南第一大龙”。龙头上还要扎制108将,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有杨宗保、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间传奇的英雄人物。龙身需用透明薄纸糊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跑动起来时,薄纸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之所以用蜡烛而不用电光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因为烛火会因燃烧快慢而显得高低错落,跑动时也会闪烁不停、飘动不定,这时候整个龙看起来会显得更加具有灵性。表演时,龙尾处还需接出一截长约10米的粗绳,由十来位精壮后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舞龙时因惯性过大而造成龙尾脱手。大龙扎制完成以后,要到腊月二十四起草时再行开光。此外,还需制作龙旗、彩旗、大小灯笼、以及喇叭、马蹄炮等。第二大类为制作云板和彩绣。云板共66面,用竹篾扎制轮廓,用蜡光纸、金纸及各色彩纸糊制,上面绘有云形图案。彩绣分为制作头饰、绣衣及绣花等。这是村中妇女们显示手艺的时候,所以她们要拿出平生本领,将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团锦簇,各个不同。骆山大龙自明清一直传承至今,但其技艺、程序等一直在民间口耳相传,并无文字资料4可查。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回忆,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参与组织和表演者有杨以船、杨书模、杨裕兴等人。四十年代有杨裕发、杨裕才、杨文钱、杨文献、杨以和、杨以祖、杨康八等人。1945年以后中断。此后一直到1983年,才由杨昭金、杨裕龙、杨文桴、杨文松等发起组织,恢复舞龙。2005年,骆山村再次组织舞龙,参与组织和表演者有杨书范、杨文化、杨裕龙、杨昭富、陈老头等人。二、蒲塘桥祠山庙会蒲塘村位于溧水县南部,东临石臼湖,西邻秋湖山。距南京城区仅62公里、距禄口机场24公里,现归洪蓝镇所辖。蒲塘村地处圩区,境内河塘、湖泊众多,汊港交错,村南有河名为蒲塘,水自溧阳来,经石臼湖而入长江。旧时蒲塘无桥,村民往来均需依赖摆渡,极为不便,尤其是春汛期间,桃花水泛滥,水面浩荡,波涛汹涌,以致浪覆舟揖,致人死命。明正德年间(公元1509年),村民赵琪及其家族出资三千金造桥。桥分九孔,长约四十丈(约133米),桥面宽约二丈五尺(约8米),可供车马及行人通行,当时的县令陈宪将此桥命名为“尚义桥”,并为之作“尚义桥记”,以示纪念。尚义桥又称蒲塘桥,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目前,此桥仍可通行,现已被列入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塘村现有人口约4000多,2400余户。大多为陈、徐、傅、蒋、叶、汤等六大姓。行政村下辖蒲塘、上仓、下仓、冯村、薛家、汤村、路家、赵家、杨家庄等9个自然村。而历史上的蒲塘桥庙会则主要由蒲塘、上仓、下仓、理村等发起组织。蒲塘桥庙会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大型祭祀活动,一般于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五至二十七这三天时间里进行。活动地点主要在蒲塘老街祠山大帝庙到万年台这一段距离,此时正是农村中一年中春耕春种开始之际。举行庙会祭祀活动,一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人口平安;二是籍此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交易活动,为新一年农业生产打下基础。蒲塘桥庙会主要由蒲塘、上仓、下仓、理村四个自然村发起组织,其影响所及,除了周边村镇外,还辐射到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市的许多村落。蒲塘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每年春汛时,洪水常常泛滥成灾,淹毁农田。为防水患,蒲塘及周边孔镇、毛公埠、骆山等地村民沿河作堤,沿湖筑坝,称作“圩”。南宋著名词人杨万里曾巡视江南,并作“圩丁词十解”,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百姓与洪水奋斗的情景:“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又“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按杨万里在此诗序言中的解释,“圩”作围解,“圩者围也,内则围田,外则围水。”每圩设一圩长,每户需出青壮年为圩丁。每年春汛期间,由圩长召集圩丁上湖护堤,筑坝围堰,以防洪灾。由此可见,水患与否是农业生产丰与歉的重要因素。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下令江南地区建360座祠山大帝庙,各庙轮流祭祀,以求神灵保佑江南地区洪水不再为害,百姓安居,五谷丰登。蒲塘祠山大帝庙即为其中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为主祭日,此外如马家庙庙会为二月初八,吴村桥庙会为三月二十八,其它还有薛家庙会、陈郭村庙会、邰村庙会等等。那么祠山大帝有何来历呢?原来祠山大帝是三国时期的乌程侯张渤,他曾在江南地区治水多年,组织开挖沟渠,疏浚河道,大大减轻了江南5地区的水患灾害,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爱戴。张渤后于安徽省广德县之祠山去世,群众为了纪念他,便尊他为祠山大帝,俗称“黑菩萨”,因其面黑之故。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下令建庙供奉祠山大帝开始,江南地区便有了庙会的传统,迄今已有将近550年的历史,从而形成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习俗。蒲塘桥庙会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其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一、庙会的组织蒲塘村是自然历史形成的老集镇,蒲塘老街自北向南穿过集镇,直抵蒲塘河。居民居住沿老街分布,形成街南、街中、街北三个社区。街南主要是陈、徐家族,街中为傅、蒋家族,街北则是叶、汤家族,庙会的组织(当地称“头首”)主要由这六大家族轮流出面担任。1949年以前,蒲塘桥庙会从未中断过,一般来讲,庙会三天,都要请戏班子连唱三天大戏,担任头首的家族要负责筹钱请戏班。但如果遇上灾年或资金困难的时候,亦可能光出会不唱戏。这时候就会遇上一点麻烦,因为上一年人家当头首时唱戏,轮到下家就不请戏班子了,上家会不答应,就会偷偷将万年台前的旗杆竖起来。而一旦竖起旗杆,就必须唱戏,因此,下家往往会想方设法将旗杆藏起来。不过,做这一切的时候并不十分认真,有时往往演变成一场有趣的游戏。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六大家族长老都要聚集在一起,决定出会的各项事宜,叫“十八会茶”。会茶之后,便在万年台前竖起一根旗杆。此旗杆高三丈六尺(约12米),悬挂三角旗一面,杆顶还须扎一束刚发芽长叶的柳枝,叫“见青”。从此日开始,
本文标题:溧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7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