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1.生育率: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2.总和生育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公式: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3.死亡率: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它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正常情况下,死亡率应在6‰-35‰之间变化。死亡率=该地该年死亡数/该地该年人均人口数*1000‰4.人口转变:是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性的总结。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各种人口现象处于同一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呈有规律地阶段性递进、转变的现象。5.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6.人口的性别分层: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分化,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经由各种制度力量形成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层。社会性别分层表现为父权制的性别等级关系。第一,性别分层是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结构;第二,性别分层表现为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等级性别关系秩序;第三;性别分层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着;第四,性别分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差异,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第五,性别分层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7.城市化:从动态角度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从静态角度看,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从结构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人口的分布。8.人口的性别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性别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简述题1.人口社会学的基本内容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研究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及三个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他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2.马尔萨斯的基本思想和评价马尔斯萨人口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人口的增长将快于可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的增长。两个前提:1。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2.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保持恒状。两个级数: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数级数增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便成为必然。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口数来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道德的抑制:从道德考虑哪些无力抚养子女的人应过独身生活)人口波动规律:根据两个前提和两个级数,马尔萨斯推出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然地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持续不断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3.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圣湖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当人口增长到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就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一直到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这种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作“人口波动理论”评价: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自出版以来一直毁誉参半2一举粉碎了和谐宇宙的一切美好希望,推翻了人类进步的前景,代之以贫瘠、阴暗而冷清的未来.3.客观地为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4.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无论是反对他的人还是追随他的人,都是以他的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5.质疑:(1)两个理论前提在未来可能皆不成立。也许食物不再依赖于土地,生殖与性生活相分离。(2)有关减少人口增长的机制问题。避孕晚婚仍是减少生育率的有效机制,但是人们的生育观念更重要。(3)贫困人口和战争不能简单的归为人口自然规律的结果,马尔萨斯忽略了社会制度因素的作用。3.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面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推力:主要有生存环境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变化是推动人类迁移的基本力量。自然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会直接促成人口迁移。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推动力量更多的存在于靠天吃饭的农牧业中,对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影响力较小。人为因素如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以及人哭过剩导致的收入水平下降都可能成为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拉力: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迁出地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等等4.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及趋势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开始转型以来,家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平均家庭户规模明显减小;核心家庭比例大幅度上升;三代家庭户仍是中国家庭中重要的家庭类型之一。从夫居的传统也改变了趋势:家庭小型化,核心家庭越来越多,非传统家庭模式的增加。5.人力资本与教育的关系1.教育作为生产性投资。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活动。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但他它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增加未来的收入。2.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机能(人力资本),他的劳动生产率会因此上升,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会所经济曾峥与劳动力质量水平相关,而劳动李志良提高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上,而且也使得个人收入增加,收入分配趋于平等。3.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计量: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而且还是一种投资,因此要考虑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就要计量不同程度及不同种类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有:沃尔什的“现值计算法”,舒尔茨“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论述题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非实际收入的提高。(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人口可持续地发展。强调发展是首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需要。同时人的发展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代际间的关系,强调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着眼于下一代人。当代人的需求满足不能危害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3)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又要减缓人口增长。(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势减少人口增长的前提。(5)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它要求劳动适龄人口与就业手段、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人口分布于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的协调发展。(6)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建立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的制度,消除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困人口。2.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并解析当前中国人口数量对人口质量的影响。人口再生产是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再生产,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1)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有替代关系。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由此增加单位人口的潜能的转换率。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替代关系时长期渐进的过程。(2)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是相互促进的双向运动,特别是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质量和生育率之间的逆向关系表明,控制人口数量的战略只有在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的条件下才能完成。(3)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发生在家庭。3.人口政策与人权的关系并解析中国人口政策与人权的关系。人口政策是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人权人权指人,因其为人享有的权利,具有普适性和道义性。中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与人权(1)人权主义观点:政府有意识地控制人口出生的政策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和伦理法则。因为生育是个人的事,生育的多少和时间间隔应当是个人或家庭的权利,国家不应以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形式加以干涉。(2)多元化观点:计划生育政策涉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各国的情况不同,人们的意见很难取得一致,是个难有定论的问题。(3)国家主权的观点: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国家要求和个人愿望之见的矛盾长期且普遍存在。各国政府有权制定和实行自己所需要的人口政策,这是各国内政,他国无权也不应该干涉。(4)女性主义观点:计划生育造成的代价在性别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妇女几乎负担了计划生育的全部代价;生育是妇女的权利,妇女有权自主决定,而不应受国家控制。
本文标题:人口社会学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8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