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剖析报告(黔江职教中心)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剖析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剖析的专业是汽车运用与维修,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专业的专业剖析,接下来我将从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建设现状、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成效与成果、专业问题诊断与改进举措五个方面进行剖析。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名称和代码(082500)符合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为三年。(三)专业沿革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2006年;2010年成为渝东南片区机动车维修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基地;2012年成立了渝东南片区机动车维修新技术推广中心;2013年成为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单位;2015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四)专业设置依据我校位于渝东南片区的中心位置,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渝、2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汽车产业是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仅重庆市汽车保有量就已经接近400万辆,位居全国第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职业人才需求量大。二、专业建设现状(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需求与课程体系改革调研。为了进一步明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规划专业发展,汽修专业团队深入行业企业、同类学校开展了人才需求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主要面向行业企业、同类学校、本校师生、毕业生,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用工标准、招聘途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同类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改革等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和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涂装三个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了三年一次调研,一年一次补充的调研机制。2.职业能力分析。根据汽修专业就业领域和岗位要求,在职教专家引领下、邀请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开展了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提炼出了23个工作领域72个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努力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3.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维修、制造等行业企业,培养3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涂装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4.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掌握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汽车维修实践技能。5.课程结构。按照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涂装等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的要求,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校本文化课+拓展课”的课程体系。6.课程安排。学生在第一学年按专业大类组织教学,第二学年分专业方向组织教学,第三学年按照对应岗位进行为期36周的顶岗实习。按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实施。三年总课时3192课时,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29%;专业技能课占总课时的64%。7.课程标准。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以项目为载体,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方式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根据知识难易由浅入深,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开发了《汽车养护》《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结构与拆装》《汽车底盘的检修》《车身修复焊接工艺》《车身涂装面漆前工艺》《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8门课程标准,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8.教材选用与编写。公共基础课程: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自编教材;专业方向课程:选用符合专业方向发展的教材和校本教材。根据工作领域和职业4岗位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标准,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教材编写。9.实训教学。学生在校实训共安排四个学期,每学期设置8个独立的工作站,在第一、二学期,每个学生在站内的实训内容相同。在第三、四学期,每学期按照专业的主攻方向不同,分别设置8个对应的工作站。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汽车保养、车轮维护、门板修复、抛光打蜡、故障诊断等典型工作任务,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10.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细化了专业方向并不断调整专业方向的发展重心,实施了“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多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两条主线”,以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专项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为“三个阶段”,设置了汽车机电维修、钣金、涂装等“多个方向”,初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二)教学模式改革为了解决新进教师行业经验缺乏和实训设备使用紧张的的难题。我校汽修专业积极改革了教学模式,施行了“教师定站、学生流动”的“工作站流水线”实训教学模式,细化专业教师主攻方向,聚焦教师研究范围,采用基于工程过程的“工作站+客户委托”的实训方式,实现学习任务向工作任务的转化。将专业教师安排到指定的工作站,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分别在独立的8个工作站上流水循环实训。5(三)评价模式改革根据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323”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课程评价。由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身心健康、社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进行综合性评价,但评价信息化改革还需加强。(四)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结构。汽修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兼职教师14人。其中专任专业课教师3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97%。在校学生1667人,师生比1:18。2.机制建设及培养途径。创新教师培养策略,形成了“332”教师培养模式。强化教师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履行老师、父母、朋友“三重身份”职责;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专项培训“三个平台”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在编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两支队伍”。(五)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持续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目前,本专业拥有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车身修复2个校内实训基地,占地面积5000平米,共有实训设备1037台套,设备总值1410万元,其中汽车美容、车身修复和汽车保养还实现了生产性实训。拥有力帆集团、小康工业、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富豪汽车修理厂等15个校外实训基地。(六)校企合作6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并与集团内的2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共同制定并完善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当前,本专业在职教集团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与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了汽车快修快保车间,与音韵汽车服务公司在校内共建美容工作室,形成了“车间进校、教室进厂”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七)学生毕业条件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本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无纪律处分或已撤销处分;参与顶岗实习鉴定合格方可毕业,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八)就业领域与生涯发展学校坚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涉足国外”的就业方针,毕业生可通过进入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和自主创业来满足就业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四大满意。学生可实现从技工到技师、从就业到立业、从中职到高校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注重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三、专业建设特色(一)实训模式有特色创新施行“教师定站、学生流动的工作站流水线”实训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实训设备使用效率,解决了设备生均占有率低的问题;提升了青年教师专项操作技能,解决教师暂时不能全面指导实训教学的难题。(二)对外服务有特色7常年为辖区内新建的两所职业院校(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师生开展专项培训,为渝东南片区机动车维修人员开展从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每年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维修新技术推广活动,作为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单位,我校汽修专业带头人(罗林)有幸赴德国参加为期8个月的集中学习,考取了全德国认证的汽车机电维修师资格证书、行动导向教学法证书和德国培训师资格证书,为积极开展国际公认的汽车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奠定了基础。(三)保障措施有特色构建了“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环境,引入了企业“6S”管理模式,实施了“三备、四填、五环”实训教学流程。即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三大准备;上课时要填好四类资料;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好五个环节。四、建设成效与成果(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近两年培养毕业生1112人,开展汽车类职业培训800人次,社会鉴定1003人次,提供企业技术咨询39人次,担任行业竞赛裁判11人次。(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显成效,一是创新实施了“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多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站流水线”实训教学模式;二是重构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校本文化课+拓展课”的课程体系;三是开发了9本教材、64套实训手8册、8门课程评价手册、11门课程教学资源。(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果近两年,新培养了3名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7%;提升了专业团队的业务水平,实现了30人实践技能提档升级;研究课题8项,发表论文52篇,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奖31人次。(四)校企合作建设成果实施了“车间进校、教室进厂”校企合作新模式;校企共建了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15个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了渝东南片区机动车维修新技术推广中心。五、专业问题诊断及改进举措(一)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不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由于重构了课程体系,更加注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呈现出重技能,轻理论的“左倾”思想。例如在工作站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反复拆装,不重视对工作原理的学习。因顾及流水实训的正常运行,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却降低了考核力度,导致学生对考核结果不重视,呈现出重过程轻实效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注重平衡技能与理论、过程与实效、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按照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围绕产业,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过程,深化四大模式改革。(二)专业教学资源不丰富9主要表现在各工作站上配套教学资源不完善,更新不及时;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丰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按照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引进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定期更新工作站实训手册,加强专业教师能力培养,尤其是涉及微课、慕课等信息化资源开发能力的建设。(三)专业实训设备配置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及时,部分设备的单个品种数量较少,市场主流设备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多方面筹措经费,加大实训基地后续投入,按照调研结果,定期更新实训设备;按照“理实一体”教学理念,更新完善实训教学设备;尤其要加大对电动汽车、柴油共轨等实训设备的添置。(四)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这三个方面不平衡。我们将深化“332”师资培养模式,采用专家请进来、教师走出去等形式,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教师现代职教理念培养观念,提高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设立专业名师工作室,名师、专业带头人引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五)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合作的企业知名度不高,参与专业建设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改革,努力迈向校企深度融合;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寻求知名企业合作;探索深化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10过程的路径和措施,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互惠双赢。本专业团队正积极调研、谋划“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我们相信,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本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我的剖析完毕,请各位评委、专家予以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剖析报告(黔江职教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9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