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章节重难点(大专)
章节名称:第一章直流电路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节电路的组成及其基本物理量第二节电路的基本元件第三节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第四节二端网路的等效第五节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于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基本知识,理解并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复杂电路;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二端网络的等效难点: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本章内容的讲授;2、对重点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3、通过实验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和应用;4、本章内容小结,处理本章课后习题。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1-11-21-31-151-161-181-201-241-26章节名称:1.1电路的组成及其基本物理量1.2电路的基本元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电路的组成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3、电阻元件4、电压源5、电流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于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电压、电位的概念以及其大小、方向等相关概念;掌握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能够计算电功率;了解并掌握电阻的性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相关概念和特点。重点: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元件难点: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电路的组成;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相关知识点;3、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点;4、通过习题、例题让学生加深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1-11-21-31-15章节名称:1.3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几个电路名词2、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支路电流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并能应用其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重点: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难点: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几个有关的电路名词;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1-81-20章节名称:1.4二端网络的等效1.5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2、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4、叠加定理5、戴维南定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能够实现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互换;重点是掌握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并能应用其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重点: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互换难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二端网络的等效;2、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4、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1-241-21-26章节名称: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节正弦量的参数和相量表示法第二节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第三节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第四节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第五节简单交流电路的分析第六节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以及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的含义,理解并掌握R、L、C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的特点,能够分析简单交流电路,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的概念,能够计算交流电路的功率。重点:R、L、C单一元件及简单交流电路难点:三相交流电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本章内容的讲授;2、针对本章重点、难点问题详细讲解;3、通过实验加深对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解和应用;4、本章内容小结,处理本章课后习题。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2-12-132-152-162-182-202-212-242-252-26章节名称:2.1正弦量的参数和相量表示法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正弦量的三要素2、相位差3、有效值4、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能够写出任意正弦量的表达式;能够将有效值和最大值进行互相转换;能够在相量图上表示出正弦量。重点:正弦量的三要素难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正弦量的三要素;2、相位差、有效值;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2-12-13章节名称:2.22.32.4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电阻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2、电阻元件上的功率3、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4、电感元件上的功率5、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6、电容元件上的功率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R、L、C单一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规律;掌握单一元件交流电路功率的特点,并能够计算。重点:R、L、C单一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规律难点:R、L、C单一元件的功率计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电阻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及功率;2、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及功率;3、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及功率。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2-152-162-18章节名称:2.5简单交流电路的分析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2、RLC串联电路的分析3、感性负载与电容器的并联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RLC串联电路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以及RLC串联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关系;掌握提高功率功率因数的方法。重点:RLC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难点: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2、RLC串联电路的分析;3、感性负载与电容器的并联。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2-202-212-242-25章节名称:2.6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对称三相正弦量2、三相电源的联结3、三相负载的联结4、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对称三相正弦量的概念,掌握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接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能够计算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重点:三相电源的星形和三角形联结及其特点难点: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对称三相正弦量的概念;2、三相电源的联结及其特点;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2-262-27章节名称:第三章变压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节单相变压器第二节三相变压器第三节自耦变压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知道并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分类机用途。重点: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变压器的运行特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本章内容的讲授;2、针对学生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详细讲解;3、详细讲解单相变压器的变压、变流以及阻抗变换;4、本章内容小结,处理本章课后习题。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3-13-23-83-103-143-15章节名称:3.1单相变压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单相变压器的同名端及其判断3、运行特性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单相变压器同名端的含义,掌握单相变压器的运行特性。重点: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单相变压器同名端及其判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同名端及其判断;3、运行特性;4、通过习题加深对单相变压器的理解。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3-13-23-83-10章节名称:3.2三相变压器3.3自耦变压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三相变压器的种类2、三相变压器的铭牌及主要参数和用途3、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分类及其主要参数和用途,理解和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三相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和用途难点: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三相变压器的种类;2、三相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和用途;3、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3-143-15章节名称:第四章异步电动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二节单相异步电动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理解并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和起动方法。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本章内容的讲授;2、针对学生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详细讲解;3、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4、本章内容小结,处理本章课后习题。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4-14-54-64-104-154-16章节名称:4.1三相异步电动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三相一步的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4-14-54-64-10章节名称:4.2单相异步电动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起动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起动方法。重点: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起动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起动方法;3、通过习题,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4-154-16章节名称:第五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节半导体二极管第二节半导体三极管第二节场效应晶体管第四节特殊晶体管简介第五节晶闸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知识及其特性和主要参数;场效应晶体管、特殊晶体管以及晶闸管的特性,并能合理应用其特性。重点:半导体二极管难点:半导体三极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本章内容的讲授;2、针对学生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详细讲解;3、通过实验,加深对二极管、三极管特性的理解;4、本章内容小结,处理本章课后习题。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5-15-85-135-95-165-105-22章节名称:5.1半导体二极管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PN结的形成2、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4、二极管的主要参数5、特殊二极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特性;能够正确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理解斌掌握二极管的伏案特性,了解其他特殊二极管的特性。重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难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1、PN结的形成及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特殊二极管。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作业:5-15-55-85-13章节名称:5.2半导体三极管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晶体管的结构和符号2、晶体管的工作电
本文标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章节重难点(大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