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一、适用范围1.评价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效果。2.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二、监测时机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三、采集方法i.被检人洗手或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2.被检人将双手伸出,五指并拢。3。检查者取2支无菌棉拭子,并浸于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中。4.取_支棉拭子在一只手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予;按同样方法用另一支棉拭予涂擦另一只手。5.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2支棉拭子投入10ra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四、标本检测(一)带菌量检测(平皿倾注法)1.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震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左右。2.将无菌吸管分别吸取lmJ待检样品接种于2个直径为90mm无菌平皿中。3.再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4.将平皿置于(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5.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60(cm2)(二)细菌种类鉴定1.将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2.若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浑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双S平板、麦康凯平板或各种商用快速筛选平板进行细菌接种。3.接种后将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必要时做药敏。六、注意事项1.结果判定: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细菌总数应≤5cfu/cm2。2.应根据所用方法,选择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3.倾注时温度必须控制在45-48℃,温度过高可致细菌死亡,过低则影响倾注效果。4,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监测目的在于考察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虽然同样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但医务人员不一定进行了手卫生。5.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传播有关时目标微生物的监测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主要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一、适用范围监测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和戊二醛等)细菌学情况。二、监测时机使用中的消毒液。三、基本方法琼脂倾注法(细菌学)。四、基本试剂1.PBS缓冲液(无水磷酸氢二钠2.85g,磷酸二氢钾1.36g,蒸馏水1000m1)。2.缓冲液A(PBS缓冲液+甘氨酸2g):用于醛类、碘类消毒剂。3.缓冲液B(PBS缓冲液谎代硫酸钠趣):用于过氧乙酸、含氯制剂。五、操作步骤(一)细菌学监测1.用无菌移液管吸收使用中消毒液1m1,加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中,充分混匀,作用约10min。2.再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上述lml的待检样本,置于2个直径为90mm的灭菌平皿内。3.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6一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4.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5±1)℃温箱培养7日,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72h,记数菌落数,必要时做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检测。5.计算公式:消毒液染菌量(cfu/m1)=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10(二)细菌种类鉴定1.从营养琼脂中挑取可疑菌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双S平板、麦康凯平板或各种商用快速筛选平板进行细菌接种。2.接种后将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必要时做药敏与分子生物学分型。六、注意事项1消毒液染菌量结果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2必须选择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进行采样,稀释液与消毒液作用时间不少于10min。3倾注时琼脂温度保持在45-48℃,温度过高可致细菌死亡,过低则影响倾注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新生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一、新生儿暖箱类型保温箱、蓝光箱二、基本要求1、应有1~2个备用暖箱用以周转清洁消毒。2、暖箱和蓝光箱应当每日大晚班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3、暖箱和蓝光箱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4、清洁消毒后备用的暖箱应放在辅助区,注明清洁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清洁消毒人员姓名及检查人员姓名。推荐有效期为2周,2周内使用,可仅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5、使用中的暖箱应注明启用日期。三、暖箱、蓝光箱清洁消毒流程1、先拔掉暖箱电源,推至清洁消毒间(辅助区),湿式擦拭电线后将电线盘起挂好。2、先放掉水箱内残水后再清洗、浸泡消毒。3、取下恒温罩上输氧孔的塑料套、输液软垫,清洗、擦拭消毒。4、取出婴儿床,清洗、消毒。5、取出床搁板上密封条,清洗、浸泡消毒。6、取出床搁板,清洗、消毒。7、暖箱若为箱外加水式,则逆时针拧下箱体外面的加水杯或用螺丝刀卸掉,用棉签刷洗加水杯内壁,然后清洗、消毒后冲净,晾干备用。8、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取出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冼晾干.龋能揉搓滤网。9、擦拭空气过滤器盖板里面表面及空气输入管内外部。10、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机身内、外表面和机架。11、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冲洗、擦干。12、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安装时注意部件放置的位置、方向,旋钮应锁紧,密封条四周应确保密封。13、安装完毕,插上电源,测试性能是否良好。14、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一、建筑布局1、新生儿室相对独立,婴儿有单独的床位。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米。2、设置普通病室、隔离室、配奶问、沐浴问。3、病室和病室入口处设置手卫生设施,每个新生儿床单元放置快速手消毒剂。二、工作人员管理1、新生儿病室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2、工作人员入室前应着清洁的工作服、工作鞋、洗手。3、手卫生:执行《洗手、卫生手消毒SOP》。4、医护人员在进行诊治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三、患儿管理1、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2、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3、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及时隔离或转院,执行《新生儿病房隔离制度》。对隔离患儿执行《新生儿隔离病房SOP》。4、新生儿病室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四、监测1、新生儿室按医院规定进行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2、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3、针对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五、环境管理1、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至少2~3次/曰,每次不少于30分钟。2、台面、地酶曰湿式擦拭、清扫,遇感染物质时即刻用500mg/1。含氯消毒剂消毒。六、物品管理l、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由医院统一采购,不得重复使用。2、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曰更换清洗消毒。3、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人用后一消毒。清洗消毒方法执行《新生儿保温箱清洗消毒SO[,》。4、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5、患儿使用的奶具执行《新生儿奶具清洗消毒SOP》。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6、新生儿淋浴用具一人一用~消毒。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七、医疗废物管理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执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洗手、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一、术语和定义1、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游毛去除手部皮肤污瞩、碎『新口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二、配备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流动水。2、非手触式水龙头。3、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4、于手纸或烘手机,避免二次污染。5、速干手消毒剂。6、洗手揉搓六步骤图。’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l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L)接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洗手揉搓六步骤图。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200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一、插管前l、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二、插管时1、消毒2次: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每只棉球限用一次,程序如下: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首次消毒顺序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阴阜、大阴唇、两侧小阴唇、尿道口;再次消毒顺序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尿道口;最后会阴、肛门。2、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3、对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二、插管后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2、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4、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应更换导尿管。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6、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温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8、不主张使用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三、其他预防措施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主要参考文献: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150.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
本文标题: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6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