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1、砂坑治理1.1沙坑的成因分析导致沙坑形成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人为的挖沙取石是沙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破坏地表植被,直接导致沙坑形成。同时风蚀、水蚀也加剧了沙坑的形成。沙坑的特点分析:一般分布较广、且多数比较零散。1.2沙坑的危害(1)破坏土地、影响地表景观。砂石的开采是以剥离挖损土地为主,显著改变了地表景观,一般沙坑开采前是有植被覆盖的河滩地,甚至是农田。开采后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由于沙石的挖去,地面形成巨大的沙坑,且周围堆置着大量的废石与垃圾,严重破坏地表自然景观,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甚至极不协调的外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度,景观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应。(2)形成大量沙尘源,容易就地起砂。沙坑多分布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河道两侧及荒滩地。由挖沙取石,破坏了植被和表层土壤,形成大面积的荒沙地。到了冬春季节,风起沙扬。(3)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人工采石挖沙,形成沙坑,造成周边地段地下水下降,加上人工对地面的扰动,使土壤的抗侵蚀性降低,到了雨季,加剧水土流失,并容易引起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总之,由于砂石的开采,沙坑的形成,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名的生活水平。1.3沙坑治理的具体措施(1)大沙坑治理采取小坡平整的措施1)平整最小边坡1:5。根据植被生长需要及稳固沙土要求,植被自然生长所需坡度不宜陡于1:5。2)尽量保证堤脚护堤滩地宽度不小于30m。3)基本保证每一个横断面内,挖填土方内部平衡,且就近平衡。(2)有常流水的河道,采取引种水草、封河育草的措施,恢复河道的湿地景观。(3)干旱河道采取撒播草籽的措施,提高河道内的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扬沙。2、土壤改良针对不同土壤质地类型,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模式:(1)河道基质为砾石类占主体的地段:首先将河道局部小地形地貌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其次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1:1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农家肥总计15-20%)+植物纤维(粉碎的农作物秸秆20%-25%)。增加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配好的客土覆盖20cm厚度。(2)沙质土类为主体的地段:河道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4:3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农家肥总计15-20%)+植物纤维(粉碎的农作物秸秆20%-25%)。增加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配好的客土覆盖20cm厚度。(3)壤土类为主体的地段:河道平整处理,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2:1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农家肥总计15-20%)+植物纤维(粉碎的农作物秸秆20%-25%)。增加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配好的客土覆盖20cm厚度。3、植被恢复2.1植被恢复的主要目的(1)自然生态系统的保全因为开发而引起的植物群落的恢复或是完全消失的植物群落的恢复。(2)周围环境的保全因为开发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周围的影响保持在最低限度。例如,泥沙向下游的冲击等。(3)景观的保全是指在景观上对重要地区的保护,特别是开发不能影响原始的景观风貌。2.2植被恢复的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2)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原则;(3)适用乡土树种及粗放管理型原则。在整体风格协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环境、不同功能、不同景观和游人心理,结合绿化带,确定不同的植物设计风格和配植方式,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展现层次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使沿线绿化成为步移景异,景随时迁的绿色长廊。2.3植被恢复分区(1)堤顶绿化行道树:按有巡河路侧,在巡河路两侧各设置一排;无巡河路侧,在堤顶处设置一排。树木间距5m,主要以本地植物为主,并考虑随季节变化,树木色彩的改变,树种主要选用柳树、杨树、银杏、国槐。(2)水生植物种植带在浅水区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特色区。在水环境中,水生植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能固持底泥、抑制藻类、澄清水质、为水生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此外庞大的水生植物群也有类似于生物膜的净化功能,能很好的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对应植物种类,以本土水生植物为主,设计植物群落结构配置和景观结构,实现净化功能。采用生境和生物对策,因地制宜,设计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植物为辅,结合少量漂浮植物和全系列生态模式。水生植物包括芦苇、菖蒲、千屈菜、水葱、红廖等。荷花芦苇菖蒲水葱水生植物种植区植物参考图片(3)河坡种植区河坡主要以常绿草坪地被和大量花草、灌木为主,局部设置小乔木,充分展示植物的色彩、层次和韵律,衬托河道的美感,同时对河坡水土流失进行防护。地被包括野牛草、品种月季、鸢尾、大花萱草、玉簪、马蔺、狐尾草、早熟禾、地被菊、砂地柏等;灌木包括丁香、紫薇、黄刺玫、迎春、锦带花、红瑞木、金银木、金叶女贞、紫叶矮樱、木槿、黄杨等;小乔包括紫叶李、高杆紫薇、山桃、榆叶梅等。大花萱草地被菊鸢尾品种月季紫薇木槿红瑞木迎春河坡种植区植物参考图片2.5植被恢复的措施(1)在3~10年洪水位线进行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结合3~10年洪水位进行多种品种植物的搭配,原则为“三草五灌十乔”种植。在3年洪水位以下植物种植上考虑,以花卉、草地、水生植物为主,3~5年植物种植上以花灌木为主,5~10年以湿地小乔木为主,10年以上种植大乔木,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在进行精心的配植后。从功能上考虑,采用草地、灌木、水生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沉降泥沙,有利于吸收上游水系污染物,两者合理搭配,这样,能保持项目区生态系统的良好的生态效益。(2)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以乡土植物形成的植物景观为主体的情况下,适当引进管理粗放、适应性强的外来植物品种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品种,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原则。(3)苗木规格密度上以主次分明,体现自然朴野气息为主。既要求在短时间内达成较好的效果,又希望尽可能降低造价,同时不希望建成的景观像苗圃一样全是规格均等、呆板缺乏自然朴野气息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苗木选择上首先规格并未要求完全一致,同时在重点地段使用大规格苗木看,保证效果,而非终点地段、密植地段使用较小规格苗木。苗木规格从多个方面要求,也是为了保证施工方选择高质量的绿化苗木,从而达到预期效果。苗木选择考虑到市场供应情况,结合种植搭配形成主次分明的整体自然朴野气息。(4)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在现有植被基础上增加植物群落的层次,营造自然植物群落特色,提高生态环境效益,是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5)耐旱与耐水湿相结合,实现水少多绿的特点。越接近常水位线,植物的耐湿性越墙,远离水位线的地方,植物的耐旱性越强,坚持“黄土不露天,水少多绿”的原则。4、河岸缓冲带的修复4.1河道缓冲带构建宜遵循下列原则(1)分类治理的原则,河道缓冲带的不同区段应根据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别,实行分类治理。(2)“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的原则,河道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应考虑土地利用、经济投入等因素,因地、因类的优化组合,合理有效的确定其功能及其适用的恢复措施。(3)“解决突出问题,重要功能优先”的原则,河道缓冲带宜充分考虑河流的主要环境功能和使用功能,突出解决主要问题,如:平原河岸带,工农业用水、旅游、渔业为主的河流,应重点考虑生态功能的修复;山区河道则宜重点考虑水土保持的功能修复。(4)“可操作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河道缓冲带的功能区确定宜充分考虑缓冲带修复工程的可实施性、实用性以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是否利于当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便于管理的原则,河道缓冲带各功能区边界分类和确定时,应综合考虑土地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流域界线,便于地方管理。(6)充分结合河道蓝线及相关用地规划的原则,河道缓冲带布置应满足河道蓝线及陆域建筑物控制线规划的有关要求。当没有相关规划要求时,应充分结合地方有关用地规划,从土地综合利用、减少征地拆迁和耕地及农用地侵占、满足环境需求、经济可行和便于实施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缓冲带总体布置。4.2河道缓冲带构建技术河道缓冲带构建技术应充分考虑缓冲带位置、植物种类、结构和布局及宽度等因素,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并满足下列要求:(1)缓冲带位置确定应调查河道所属区域的水文特征、洪水泛滥影响等基础资料,宜选择在泛洪区边缘。(2)从地形的角度,缓冲带一般设置在下坡位置,与地表径流的方向垂直。对于长坡,可以沿等高线多设置几道缓冲带以削减水流的能量。溪流和沟谷边缘宜全部设置缓冲带。(3)河道缓冲带种植结构设置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设置规模宜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功效和生产效益。(3)河道缓冲带种植结构设置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设置规模宜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功效和生产效益。(4)植被缓冲区域面积占所保护的农业用地总面积比例宜为3%~10%。(5)河道缓冲带宽度确定应综合考虑净污效果、受纳水体水质保护的整体要求,尚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其它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沿河不同分段的设置宽度。4.3缓冲带的植物种类配置河道缓冲带的植物种类配置及设计宜满足下列要求:(1)缓冲带植物配置应具有控制径流和污染的功能,并宜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乔、灌、草的合理搭配。(2)宜充分利用乔木发达的根系稳固河岸,防止水流的冲刷和侵蚀,并为沿水道迁移的鸟类和野生动植物提供食物及为河水提供良好的遮蔽。(3)宜通过草本植物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强对地表径流的渗透能力和减小径流流速,提高缓冲带的沉积能力。(4)宜兼顾旅游和观光价值,合理搭配景观树种。(5)植物的种植密度或空间设计,应结合植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特性、种植方式及生态环境功能要求等综合研究确定,一般要求可参照如下:1)灌木间隔空间宜为100~200cm;2)小乔木间隔空间宜为3~6m;3)大乔木间隔空间宜为5~10m;4)草本植株间隔宜为40~120cm。5、生态多样性修复5.1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修复先锋物种的选择原则:适应性、本土性原则,净化能力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群落搭配:基于河道基底设计,选择对应植物种类、生活型,设计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节律匹配和景观结构,实现净化功能。采用生境和生物对策,因地制宜,设计以挺水植被为主、沉水植被为辅,结合少量漂浮植被的全系列生态系统修复模式。挺水植物选择河流所在区域常见植物,例如香蒲、芦苇。沉水植物选择不同季相的种类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挺水植物一般以2-10丛/m2,沉水植物以30-100株/m2的密度种植。5.2水生动物的恢复水生动物的修复应当遵循从低等向高等的进化缩影修复原则去进行,避免系统不稳定性。当水体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和多样性恢复后,首先选择修复水生昆虫、螺类、贝类、杂食性虾类和小型杂食性蟹类;待群落稳定后,引入本地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底栖动物选择河流所在区域常见动物,投放面积占河流岸带恢复区的水面10%,动物选择不同季相的种类,水生昆虫、螺类、贝类一般以50~100个/m2,杂食性虾类和小型杂食性蟹类以5~30个/m3的密度投放。
本文标题: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6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