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法学科普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狭义执法的主体是()A、行政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权力机关2、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各部、委、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A、民主集中制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4、某税务局的下列何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A、征收税款的行为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D、分配内部公用车辆的行为5、甲不慎碰翻乙置于闹市街口的油锅,被烫伤。一年零九个月后甲到法院起诉,要求乙赔偿其损失,法院()A、应不予受理,因为甲的理由不充分B、应予受理,因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C、应不予受理,因为已超过诉讼时效D、应不予受理,该案过错责任不清6、公民从()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A、出生时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7、某甲17周岁,是某大学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他()A、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借用合同是出借人与借用人双方所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是转移()的合同。A、使用权B、使用权和占有权C、所有权D、使用权、占有权和处分权9、丁某行路途径蔡某家门口,蔡某养有一只狼狗,蔡某的邻居华某唆使狼狗扑咬丁某,致丁受伤,丁某的医疗费()A、由蔡某负担B、由华某负担C、由丁某自负D、由蔡某、华某分担10、下列作品中不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是()A、词典B、百科全书C、《法制日报》上刊登的法律、法规D、杂志11、著作权的下列权利中不受保护期限制的是()A、发表权B、使用权C、获得报酬权D、署名权1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A、十倍B、三倍C、一倍D、二倍13、《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代位继承。A、父母B、晚辈直系血亲C、子女D、配偶14、教师刘某死亡,遗产由其妻甲和两个孩子乙、丙继承。当时甲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人民币3000元。胎儿出生后死亡。这3000元应当()A、由甲、乙、丙三人继承,均分B、由甲继承1/2,乙和丙继承1/2C、由甲继承D、由乙和丙继承,均分15、老人林某70岁,亲笔写下遗嘱:“三个女儿都读完大学,在外地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小儿子林文,中学毕业尚在待业,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我别无长处,百年之后,所遗房屋三间,在某某路某某号,由林文继承。”老人亲自签名,署明年月日,不久老人去世。这份遗嘱()2A、违反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原则,无效B、无见证人见证,无效C、未经公证,无效D、符合法律规定,有效16、某甲欲杀某乙,一天路遇某乙扬言:你看着!迟早我结果了你。某甲的扬言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意表示17、()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A、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工业品外观设计C、表演艺术家的演出D、科学发现18、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是()A、领导关系B、监督关系C、协调关系D、指导关系19、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20、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A、前提和基础B、体现和保障C、前提和体现D、基础和保障21、陈彬(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到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对陈彬应当如何处理?()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C、从轻、减轻处罚D、追究他家长相应的行政责任22、某甲(男,21岁)与某乙(男,19岁)素有嫌隙,一日某甲见某乙手持匕首向自己走来,遂随手拿起木棒猛击某乙头部,致乙重伤,后来才发现某乙拿的是一把橡胶制的玩具匕首。某甲的行为()A、不是犯罪B、正当防卫C、紧急避险D、假想防卫23、有关行政法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A、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B、行政法具有极为广泛的内容C、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行政法规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D、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中24、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进行监督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C、法院对某检察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查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25、下列活动中,违反道德但不一定违法的行为是()A、伪证B、诈骗C、撒谎D、诬告26、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C、被逮捕的人犯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27、小刘因打架斗殴,受到行政拘留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行政处分D、纪律处分28、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C、民主集中制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3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A、有病B、无劳动能力C、年迈D、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30、在一般情况下,()是各类行政法关系的必要当事人。A、公民B、法人C、国家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31、下列行为中属于非行政处罚的是()A、取消营业执照B、开除公职C、行政拘留D、罚款32、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A、所有的财产关系B、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纵向的财产关系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经济管理关系3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A、可能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B、可能因智力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C、可能因年龄或智力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D、一律平等34、依据我国《民法通则》,下列有关监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B、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由其成年子女担任监护人C、民政部门不能担任监护人D、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消监护人的资格35、公民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A、1年B、2年C、3年D、4年36、下列有关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人自成立时起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B、法人自成立时起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但不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C、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D、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能先于其民事权利能力而消灭37、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无效的是()A、10岁的小学生购买1支铅笔B、征得父亲同意,6岁的小学生购买1个书包C、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D、甲、乙恶意串通损害丙的利益而签订的合同38、下列财产中应当归国家所有的是()A、遗失物B、漂流物C、失散的饲养动物D、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39、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A、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B、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C、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减少D、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减少或免除40、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除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外,夫或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的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的是()A、一方获得奖金B、因一方拥有的发明专利所获的专利许可使用费C、承包经营的收益D、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接受赠与合同中确定的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1、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的作者为公民的,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A、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B、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C、作者终身D、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4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是()A、擅自根据他人的思想、观点、方法进行创作B、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C、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但未实际获利4D、为个人学习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43、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为()A、10年B、15年C、20年D、25年44、一出租车司机利用甲抢救病危家人的心理,将车价提高10倍,甲无奈接受。该司机的行为在合同法上属于()A、胁迫B、敲诈C、乘人之危D、显失公平45、某甲与某乙有仇,欲杀害某乙,而在夜间误认为某丙为某乙加以杀害,未造成某丙死亡。某甲()A、因无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C、行为属于意外事故D、构成犯罪,但因无实际危害,应免除刑事责任46、违法行为在()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与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1B、2C、3D、447、我国实行()制义务教育制度A、6年B、9年C、12年D、15年48、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各级人民政府C、法院、检察院D、社会团体49、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由()A、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负责赔偿B、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C、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其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D、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其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50、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在下列物品中,公民不能享有所有权的是()A、文物B、土地C、金银D、房屋5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是()A、养子女对其生父母B、没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其继父母C、非婚生子女对其父母D、离异之配偶5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53、某甲听友人告诉他其仇人某乙买菜刀要杀他,于是前去乙家“先下手为强”,将乙杀死。某甲属于()A、故意杀人罪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紧急避险5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侵权责任55、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5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A、3B、4C、5D、75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5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工人阶级C、人民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8、同学甲在大操场看台上捡到“随身听”一只,失主得知后向其索要,同学甲拒不归还,其行为是()A、违法行为B、违反道德的行为C、违反道德但不违法的行为D、既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的行为59、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是()A、手段与目的的关系B、目的与手段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60、刘迪,6岁,在北京某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2010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奖金应归谁所有?()A、刘母B、刘父C、幼儿园D、刘迪61、张家、李家、王家相毗邻,并连成一线。某日张家发生火灾,火势十分凶猛,为了阻止火势漫延,救火人员将李家的房子推倒一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推倒李家房子的行为为紧急避险B、李家可以以王家为获益人为由,向王家要求一定的补偿C、李家不能要求张家赔偿D、救火人员应对李家作补偿62、下列诸特征中,哪一个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主观恶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63、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婚姻法中都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
本文标题:法学科普知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8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