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略论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中国一重)
1略论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文化推动中国一重持续创新稳健发展中国一重企业文化研究课题组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全球化发展,企业竞争更加多样、深入、激烈,企业文化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样态,本文将以中国一重的企业文化为例,粗略描述企业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关键词:时代性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经营理念,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多年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不仅为国家开发新产品3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空白近400项,创造了无数项“中国第一”,打造了著名的“一重”品牌,而且为社会提供了以“一重精神”为代表的宝贵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一家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现为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主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各行业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并开展相关国际贸易。建厂初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赴一重视察时,亲切地把一重誉为“国宝”。从此,“国宝”成为了一重的特殊标志。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十分关心一重的建设和发展,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曾先后视察一重。2006年,温家宝和曾培炎同志分别就支持一重的改革发展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并对一重的发展寄予厚望。2003至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近50%,其发展连上新台阶,产值登上百亿平台。2010年整体上市。2充分体现了其企业文化的强大动力,说明符合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始终能够与时俱进。一、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企业文化的时代性即企业文化与时代进步相应展示出的特征,我们对其理解如下:(一)创新性企业文化的时代性首先体现为创新性。创新性又进一步表现为企业在时间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对以往的文化的突破、否定,即哲学上所谓的扬弃。创新是一重核心理念(创新求实勤奋和谐)的四大支柱之一。创新理念——创新每一天,即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把创新视为企业和员工的生命之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追求更高、更好、更快的发展。始终抓住技术创新这一关键,实现由一次创新向持续创新、由单一产品创新向系列产品创新、由能人创新向集体创新的转变。1.管理创新体系强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国一重在管理中规范部门职能、再造业务流程、明晰权责体系。依据国内外市场环境确立科学合理的外延式发展战略。有效整合一切资源,着力做强主导产业,商品产值连年攀升,由33亿元到66亿元再到88亿元,直至登上百亿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3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在稳健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一重管理团队牢固树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意识,使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管理融会贯通,密不可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集团公司的劳动、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达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了运营管控型集团化管理模式,进行了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使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轨道;干部职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以法治企、特色鲜明的“管理文化”。近年来,一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已初步建设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开发能力的增强;以狠抓职工队伍建设为原动力,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以深化企业改革为契机,强化管理,转变观念,健全机制,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了竞争实力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塑造了职工团队形象,实现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2.技术创新体系中国一重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集科研、装备、制造领域的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创新模式。构建“集团公司新技术研发(研发层)、子公司技术转化改进(转化层)、制造分厂技术的贯彻执行(执行层)、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基层创新层)”四位一体的立体式创新机制。企业4代代相承着“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精神,形成了全员创新的可喜局面:不仅科技人员致力创新,基层的创新活动也层出不穷。以国际企业为榜样,中国一重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1993年经国家批准组建了中国一重技术中心,研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国家、部、省、市的奖励与表彰。2005年经国家批准组建的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使命是以提高我国重型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型机械行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和自主开发,在大型板带轧制工艺及设备、重型容器(加氢、核电、煤液化)、电站铸锻件等领域持续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研究成果。企业不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技术总成、研制尖端产品和拓展新领域方向齐头并进,用技术实力来把握竞争的主动权。3.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以人为本”落实在企业管理中,既要满足职工群众的利益需求,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国一重的快速发展,与其拥有一支优秀的科技人员和一线操作者队伍密不可分。对科技人员,企业以事业、待遇留人。首先,让他们处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前沿,在自主创新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向世界先进水平攀登,在事业上拥有国内最好的发展机会;其次,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国内培训、出国培训,与国际专家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由此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再次,大力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先后把设计部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沿海中心城市天津和大连,让科技人员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对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企业5加大培训的力度,通过师徒传帮带等方式,加快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且对高技能人才委以重任,使其在生产一线挑大梁,收入与贡献持续增长。中国一重实行战略型人才储备,注意人才队伍结构的梯队式建设,流动式培养。为了进一步鼓励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建功立业,中国一重设立了总经理科技特别奖,评选科技拔尖人才和技能拔尖人才,鼓励申报技术专利,在工人中评聘高级工和中高级技师,给予相应的待遇。对此,吴生富总经理深有感触地说:“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体,还需要加大对创新的奖励力度。十七大提出引导创新因素向企业聚集,所以今后国家需要进一步营造创新的体制,全社会要大力倡导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给创新者以重奖和学术等方面的荣誉。”建设学习型企业,广泛创建学习型班组、培养知识型职工,为职工提供学习和施展才能的舞台。编印中国一重“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书系——《班组建设百家谈》。以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建成持续不断地学习、持续不断地变革自身、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的企业为目标,努力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通过班组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培养出了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能创新、守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全力保证职工的收入有大幅的增长,在福利补贴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需求。吴生富总经理心中的愿望:“我们还要大力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让职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二)承继性61960年6月,开工剪彩。1986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为一重题词:“一重是国宝,要锐意进取攀新高峰”。1999年中央直接管理2008年成立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1954年9月17日,确定在富拉尔基建设重型机器厂。1993年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2月9日,股份公司在上海证交所鸣锣上市。1979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承继性表现为:每个长期发展的企业都必有其好的文化传统,并使之在历史的激荡中得以保留下来。一重历史沿革71954~19591960~19691990~199950年代(建厂初期)艰艰苦苦创创业业,,奉奉献献祖祖国国1980~19892000~20101970~197860年代初自自力力更更生生,,奋奋发发图图强强,,为为祖祖国国争争光光,,为为中中华华民民族族争争光光80年代团团结结、、拼拼搏搏、、求求实实、、创创新新21世纪2010年以以一一为为重重,,永永争争第第一一创创新新求求实实,,勤勤奋奋和和谐谐70年代末心心系系一一重重,,只只争争朝朝夕夕90年代我我们们是是一一重重““一一重重精精神神””演演变变80年代第一重型机器厂90年代第一重型机器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2005年—现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一重重标标识识演演变变60-70年代第一重型机器厂8无论是建厂初期的“艰苦创业、奉献祖国”的精神,还是六十年代初期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为祖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的精神;无论是七十年代末的“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取信于民”的一重厂风,还是八十年代末形成的“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一重精神”,无论是九十年代末提出的“我们是一重”的经营理念,还是目前确立的“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都反映着这样一个事实:一重、一重人、一重精神相依存,共命运。正是由于拥有了这样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使一重的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发展。(三)独特性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即在某个时代背景下某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相比而彰显出的独到之处,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独特性既指本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也包括本企业内部各子公司的独特性,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集团对下属不同1954~19551960~19691990~19991980~19892000~20101970~197860年代初第一重型机器厂文革期间又称“313厂”21世纪2008年设立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2010年整体上市90年代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一重重““厂厂名名””演演变变70年代末~80年代第一重型机器厂建厂初期(50年代)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代号403厂9子公司的文化包容。保持这种独特性,就要求我们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构筑适合中国一重特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大力培养和发展具有中国一重特色的企业文化,塑造与众不同的中国一重企业文化风格。各子公司、事业部在公司整体文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集团公司下属的设备维修分公司践行“精检精护精修精品”理念,促进形成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提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炼钢分厂开展“炼钢核心理念”征集活动,总结提炼出新炼钢精神——“知行合一、人企合一、品质第一、创造第一”。燃气分厂总结提炼燃气精神:燃烧自己、无私奉献,忠诚企业、敢于担当。企业价值观:真诚服务、超越自我。木模分厂着力打造“智慧打造精品敬业雕琢人生”的木模文化。动能分厂提炼了“动能文化”——“四零”目标:动能供应零事故,运行管理零异常,设备管理零缺陷,执行规程零违章。二、如何构建富有时代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一)指导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建设一重企业文化体系的指导思想应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现代管理的优秀成果。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建设学习型组织;着力加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精细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核心竞争10能力和品牌价值。用“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保持昂扬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一重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理念,是中国一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把人的因素摆在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代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动,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通过合理调整利益关系,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到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2.整体规划。从中国一重整体系统出发,统一规划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科学地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从企业
本文标题:略论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中国一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0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