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据交通部门统计,旅客周转量146.38亿人公里,增长8.5%;旅客运输量1.89亿人,增长8.5%。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0.0万人次,增长14.3%。旅游总收入485.0亿元,增长20.4%。其中,创汇收入20296万美元,增长13.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5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7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63个,国际国内旅行社90家。(洛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业要素将向洛阳集聚;“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玩滑雪”,“千年帝都高铁之旅”,“乘高铁,来洛阳度假”部分旅游业界人士为旅游发展支招建议:转变旅游发展思路,丰富旅游业态,拉长旅游链条,打造洛阳品牌,从而做大做强洛阳旅游产业。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洛阳旅游应突出特色,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提升洛阳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旅游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等薄弱环节,浅析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历史和文化价值:龙门石窟风景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像10万多尊。龙门石窟风景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问题:1.夏季高温,气温的年较差较大。所以,石窟的风化作用强烈。2.地下水对石窟文物的破坏最为严重。3.龙门石窟风景区地处伊河谷地,酸雨和酸雾的包围之下,加速了石窟的化学溶蚀作用,加快了文物的风化速度。4.旅游旺季,大量旅客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龙门石窟文物古迹受到严重侵蚀蚀。5.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腐蚀文物。6.修建别墅区或高级的会议休闲中心,严重破坏了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破坏了石窟的环境背景.7.部分当地农民在后山开山炸石,建设小石灰窑,也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景观生态的实践原则:管理者的保育原则,经营者的效益原则,旅游者的纪律原则,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这就要求,不同的主题要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应的和谐。龙门风景区客源市场现状分析龙门风景区在搞好重点客源市场宣传促销的同时,注重强调拓宽客源层;优化旅游消费结构;丰富革新传统旅游商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确定龙门风景区的总体旅游形象,加强品牌形象支撑体系建设。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方面是石窟本身存在着自然因素方面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体制的建立使我国原有的遗产管理体制受到了冲击,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问题:1.不当开发,环境风貌遭到破坏.2.重视开发,轻视保护.3.专业人才缺乏,保护工作力不从心.4.保护措施不利,游人刻划、触摸文物现象严重.5.展示遗产的方式、开发力度不够。对策:1.健全和创新管理体制。2.转变思想观念,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的角色,而不是业主的角色.。3.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4.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高校合作建设全国一流的文物保护专业、研究所和试验中心.5.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步道。6.要适当地控制景区人数、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经营规划。7.加强景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洛阳旅游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旅游资源:洛阳是一个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于一身的城市。洛阳是“九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西部和南部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花果山、龙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洛宁神灵寨、栾川老君山、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问题:1.洛阳牡丹没能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很好的发挥它的的作用。2.旅游景区不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3.旅游产业认识不全面。4.旅游景区及附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对策:1.发挥牡丹花会在洛阳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每年洛阳在举办牡丹花会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有观花这一个内容,要拓宽思路,举办一些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使牡丹的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2.注重旅游文化的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训。a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b旅游景点和文化产业相结合c洛阳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d挖河洛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3.注重加强部分旅游地区的建设。重点打造龙门石窟旅游经济文化区、隋唐故城文化旅游区和白马寺汉魏故城文化旅游区等具有强大聚客效应的旅游绝品。4.解决洛阳旅游黄金期间特别是牡丹花会交通瓶颈问题。交通管制洛阳旅游经济产业SWOT分析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质量高。到2012年止,经各级政府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除龙门石窟为2001年申报获批的世界文化遗产外,还有国家级8项,省级54项,市县级1074项,一般文物点不计其数。2.地理位置优越。3.“国花”牡丹资源优势。劣势:1.旅游业经济规模不够大.洛阳的旅游经济规模明显落后于西安。2.宣传力度不够机遇:1.政策机遇。2.郑西高铁的修建所带来的交通便利。3.郑州航空港审批通过带来的潜在发展。4.产业转移机遇。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后,各地产业均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威胁:1.旅游影区效应。2.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化。建议:1.突出核心竞争优势。2.发挥群体规模效益。不仅仅包括旅游资源的规模,还包括所有相关产业的规模。3.战略应适当超前。4.发展与保护并重。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及对策研究对策: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扩大旅游产业规模。A不断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整合洛阳的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B采取“避强”定位。2完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培育龙头旅游品牌产品。3.强化竞争意识,加大促销力度,提升洛阳的旅游知名度。4.确立发展重点,搞好文化旅游。A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B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品。C切实处理好洛阳发展中“古风”和“今韵”、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5.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功能。A加强交通设施建设。B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C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旅游市场信息服务,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洛阳市小型景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小型景区也因此显得弱、小、散、差,跟不上洛阳市旅游发展的整体步伐。问题:1资金短缺2知名度低,吸引力小3基础设施不完备4景区规划落实不到位5营销推广模式落后6景区管理与人才管理有待改善等。对策:1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对小型景区的资金支持;2落实规划,挖掘特色,提升吸引力;3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完善基础建设,提高景区硬环境质量;4加大人才引进,提高服务层次。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优势及开发对策研究河洛文化赋予了洛阳丰富的旅游资源。洛阳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研究现状述评:1以徐金星等为代表,以古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2以仝红星等的观点为代表,强调了在整个古文化中要以圣地文化为核心或主导,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和圣城,自然表明洛阳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产物。3是以政府部门和旅游业界为代表,突出形象,指明了洛阳不但是中华民族之根,而且还是长期作为千年古国的帝王之都。4是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观点为代表,虽也强调了圣地文化、山水牡丹文化,但其着重点还是古都文化。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优势:河洛文化是洛阳旅游资源的主心骨和核心所在,洛阳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河洛文化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全面展现河洛文化风貌。洛阳不只等于古都、牡丹或圣地,洛阳更加不只等于“老三篇”(龙门、关林、白马寺)或“新三篇”(小浪底、洛浦公园、鸡冠洞等南部生态旅游区)。圣地、古都和山水牡丹相伴,让洛阳古城更有活力。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1.洛阳旅游新形象。一级理念:华夏民族圣地,二级理念:千古帝王之都,山水牡丹花城。2.核心优势极品化战略。3.节事会展带动化战略。4.重点产品品牌化战略。5.资源开发梯队化战略。洛阳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休闲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洛阳旅游发展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与自然具备。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洛阳山川秀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2.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3.充分利用节会推动旅游业发展,客源市场稳定。建议:1.摆正休闲旅游客源的市场定位,科学设计休闲旅游产品结构2.发展多元化、多功能的休闲旅游产品项目,重视体验性。随着近几年DIY理念的兴起,人们开始渴望创造、参与的乐趣,享受制作的过程给人们带来的满足、自在与舒适,应重视游客的这一需求发展参与制造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享受动手的乐趣。(“您认为目前阻碍您去参加休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3.重视儿童游乐项目在休闲旅游开发建设中的作用。(您出游的方式是什么?个人、家庭、朋友)4.重视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旅游地文化,避免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文化冲突,保护旅游地的文化传统得以续存,鼓励旅游地增强自身抵制外来文化同化的能力,保持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4.政府支持与引导宣传、发展规划、政策扶持、提供服务。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的结果,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政府至少应履行立法、协调、规划与投资等四方面职能。洛阳休闲旅游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资源:洛阳则是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历史文化来说有名闻天下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国内最大的关帝庙,还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墓葬博物馆等数不尽的历史文化景区。洛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灿烂。有独具特色的河洛文化、健康养生的牡丹文化、普度众生的佛教文化、连通世界的丝路文化。从自然山水来说,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部和西部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A级以上的景区达到19家,其中4A级的达到7个。同时我们也拥有全国十大节会之一的洛阳牡丹花会,牡丹花城是洛阳的别称。开发对策:1.感受文化休闲游。A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B洛阳佛教文化家底丰厚,门类齐全。例:白马寺、龙门石窟,玄奘故里、白马寺、唐僧寺、花果山奠定了“西游记”故事的根基。龙门卢舍那、东郊古唐寺、宜阳灵山寺、汝阳观音寺、嵩县云岩寺等流传着诱人的传说故事。C洛阳作为牡丹花城,牡丹可说是洛阳的一张名片,在最近公布的“节庆中华十佳奖”中,洛阳牡丹花会不出所料地名列其中,牡丹文化是我们的一大特色。2.亲近山水休闲游“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览红叶、冬观冰雪”。3.运动健身休闲游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区,这是一家集滑雪、滑草、滑翔、雪(草)地摩托等数十种四季皆宜的动感运动项目及各种空中项目为一体的大型高山度假区,素有“中原第一滑雪场”之称。4.节会休闲游四季节会产品,即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布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特别是“五一”小长假和牡丹花会相连接,“十一”黄金周和河洛文化旅游节相融合,形成了洛阳特有的两个旅游“黄金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占据全年的半壁江山。5.温泉养生休闲游洛阳市有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洛阳市西南—南—东南部均分布有地热温泉。目前洛阳市的温泉开发做的比较好比较成功的度假区有栾川九龙山
本文标题:洛阳部分文献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3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