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湘大)
第一章导论:1、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4、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5、对比说明韦伯“科层制”组织与“新组织”的不同特点。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7、说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区别。8、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举例说明。9、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员工及其关系的影响。1.0、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定义: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1.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三层含义: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一、培养与提高人际关系技能二、进行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三、提高对员工行为的科学认识,认识组织冰山潜层的问题;管理之道,重在管人;管人之道,重在行为!四、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组织的演变、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于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便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二、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管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三、组织行为学正是在管理学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学的新发展。4、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瓦格纳法案对我们企业管理的启示:(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因为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5、对比说明韦伯“科层制”组织与“新组织”的不同特点。韦伯“科层制”组织特点: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新组织”的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一)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二)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三)以研究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方法(二)实验方法(三)数量统计方法(四)理论模型方法7、说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区别。实验室实验(可以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外部因素作用,但与现实存在差异,应用时有局限)现场实验(更接近现实,但对环境控制程度低)8、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举例说明。优越性:1)劳动分工提高了工人的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2)节省了通常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有利于创造出种种节省劳动耗费的办法和机器,从而提高了生产率4)降低了在学习阶段的劳动耗费,减少了熟悉工作所需的时间;5)促进工人的技术、体力与具体工作任务更细致的搭配。不利方面:1)对劳动环境的影响:高度分工使工作变得单调,工作易疲劳,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职工还会对工作环境、企业产生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合作意愿下降。与丰富有趣的工作相比,单调的工作意味着较恶化的工作环境,职工为同等劳动付出的代价相应增加。2)对劳动成本的影响:劳动条件较差的企业,①需要付给工人更高的工资,才能有效地吸收工人就业;②很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受到损失。3)对工人和企业应变能力的不利影响:高度分工,降低了工人对整个生产过程之间关系的了解,应变和自动协调能力下降。这样有两个坏处。一是损失工作时间,二是增加管理人员。高度分工影响个人应变能力,也会导致企业整体应变能力下降4)对劳资关系的不利影响:高度分工容易造成对企业中下层员工不利的分配关系。对于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来说,是否可取,要视外部环境——市场条件而定。其演进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专业化劳动分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管理者一直把专业化劳动分工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竭之源,而且,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也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原理设计构造。企业组织形式必须是弹性的和分权化的。因此,现代企业十分推崇流程再造、组织重构,以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重建,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的巨大改善,以更好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一个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战略以及外部环境双重影响下的调整,由简单一复杂,由集权一分权的演变过程,表现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和多样化特征。9、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员工及其关系的影响1.信息技术使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以下的变化首先,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信息技术减少信息在传统组织的信道传输中延迟、失真以与交流。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岗位更加精简,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及噪音干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增进组织各层次人员的信息传递其次,提高员工地位和素质要求。随着组织扁平化和业务流程化与信息化,企业决策层次向下移动,基层员工获得更多的决策机会,同时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对“内部人”的监控水平。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集成了业务信息处理流程与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由于数据同源并在计算机内部连续处理,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扩大风险评估范围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企业传统营运模式,也带来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新风险。企业风险识别、评估与防范,不仅要考虑内外部环境,而且要考虑业务流程与信息流程的耦合度、协作企业的关联度、信息系统的依赖度等因素,规避供应链作业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新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3.业务流程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成为控制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应用使传统人工控制形式演变为人机系统控制,控制重心将集中在作业流程的人机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规则和程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失去存在的意义,新的控制规则和程序建立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佳控制目标的基础上。4.组织成员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更加便利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识别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在组织内沟通,以便员工了解、执行其职责。企业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的机制,使组织的相关成员可以实时获取经营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及时进行沟通,达到最佳协同合作和利益共享。5.监控更注意更新信息系统内部设置的控制参数与控制程序。此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及时了解原来设置在信息系统内的控制程序、控制参数是否过时,并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评估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运行状态,重新调整或更改设置在信息系统的控制参数或程序。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2、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3、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对管理有哪些影响?4、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5、说明社会知觉的含义、类型。6、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7、举例说明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分析它们所造成的偏差。8、归因理论如何影响人的行为。9、举例说明当我们对个体行为进行归因时,要准确地判断其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有哪些因素要考虑,原因何在。10、什么是态度?态度的组成成分什么?11、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12、什么叫人格?它有哪些特点?13、人格的影响因素。14、什么是气质,气质的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哪些?15、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影响16、性格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17、什么叫人格特质,五维度模型中,各个维度如何影响工作绩效?18、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19、说明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的含义?20、如何实现人格与工作的匹配。21、简述能力的含义及其分类。22、如何衡量个体的能力差异?能力差异如何影响工作绩效?23、能力差异对管理的启示24、意志、情感、兴趣如何影响行为。25、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有明显的粘液质特征,而果戈理具有抑郁质的特征。请你再举些类似的例子分析说明气质与能力和成就的关系。26、运用本章有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情商”和“智商”对人的行为的作用27、美国心理学家布兰查特(Blanchard)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美国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需要雇佣一批保安人员,由于当时劳动力过剩,工厂规定雇佣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具有三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但按这个标准雇佣的保安人员工作后,感到所从事的工作(只检查进门的证件)单调、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而且离职率很高。后来工厂雇佣只受过四五年初等教育的人来担任这个工作,他们对工作满意,责任心强,缺勤率和离职率都很低,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试解释此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1、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要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它带有判断的色彩,代表了一个人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对,以及什么会令人喜爱的意见。2、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1、理性价值观2、唯美的价值观3、政治的价值观4、社会的价值观5、经济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3、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对管理有哪些影响?核心价值观确定了组织的使命,反映了组织的社会价值,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决定了组织发展的空间和持续基因。能引导组织提炼业务发展和服务提供模式,从远处、大处着眼,裁量组织的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核心价值观是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把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多方面满足员工需求,可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核心价值观是组织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4、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感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复习题(湘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4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