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盖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编制范围某互通连接公路施工范围内的K4+171.8跨线桥、K3+459.5公铁立交及8座匝道桥的56个盖梁的施工。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主线内跨线桥中心桩号为K4+171.8,该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鄂州互通C匝道、武黄高速、鄂州互通D匝道,正交布置。全桥共6联,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其余为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4*24+3*24+3*24+(26+42+26)+3*24+3*24,桥梁长度为484.08m。A、B匝道匝道设计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仅方向相反,采用单出入口双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60km/h。单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8.5m,双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10.5m。A匝道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C匝道、武黄高速、D匝道,在第三联、第五联分叉与E匝道桥、G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AK0+358.8,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B匝道桥与A匝道桥方向相反,依次跨越D匝道、武黄高速、C匝道、兴业大道。在第二联、第四联分叉与F匝道桥、H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BK0+486.6,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三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E匝道、H匝道上部结构布置为4*18+4*18m,F匝道孔跨布置为4*18+3*18m,G匝道孔跨布置为4*18m,下部构造均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其中E、F匝道为左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G、H匝道2为右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I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IK0+233,桥面宽度10.5米,桥梁上部构造为3*24+25+32+25+3*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J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JK0+357,桥面宽度10.5m,桥梁上部构造为8*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基础。3.2工程地质特征3.2.1地形地貌鄂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海拔11.7米。沿线地理环境东段主要为岗地和岗地斜坡,线路地形起伏较大,周边地面高程在15.30-34.40m之间。3.2.2工程地质⑴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不存在承压水。场区有地表水分布,地表水主要为地表低凹地的积水。⑵气象、水文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038-2083小时。3.3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35s。4.施工总体部置4.1实施目标4.1.1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10日,2013年12月10日完成施工。总工期控制在2个月。4.1.2质量目标——确保郑州市优质工程和业主满意工程——争创本项目工程质量为省优、国优4.1.3安全目标3——以人为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健康安全,减少和避免伤害,体现人文关怀,彰显生命价值;——确保施工期间,地方交叉道路的行车安全;——杜绝重大工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4.1.4施工及环境控制目标——污染预防,积极采用和推广绿色材料,节能减排,低碳建筑,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达到郑州市文明样板工地标准,争国优、创部优。4.2.生活、施工用水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就近的水塘中抽水至施工现场,水质化验合格后使用。生活用水采用附近居民的自来水,管接至生活营地,作为施工营地的生活用水。4.3.施工用电计划沿便道设置4台变压器。4.4施工组织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项目部工作人员由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组成。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施工生产,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文明施工等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管理。表4-1施工队伍人员安排计划表人员组成工作内容管理队长1负责施工现场、调度、全面管理、组织工作等施工员2负责施工生产的落实工作等技术员2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工作等质检员1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等安全员1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等统计员1负责统计工作等材料员1负责物资、设备管理工作等测量员1负责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工作等4试验员1负责试验管理工作等盖梁班混凝土工、钢筋工等30负责混凝土的浇筑振捣,钢筋的绑扎作业等后勤保障班电工,水作业等5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供水、管路维修等支架工班杂工20负责脚手架、碗扣架的搭设合计665盖梁施工工艺盖梁工程是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部份。结合本工程盖梁施工的特点,地基坚固,处理容易的墩台采用支架法,地基处理困难,且处于池塘,淤泥地的墩台采用抱箍法施工。5.1、支架法盖梁施工5.1.1测量定位(1)、盖梁定位采用在立柱项上放样的方法控制。(2)、在立柱上定出标高控制点,作为盖梁施工的标高依据。5.1.2地基加固:为保证盖梁施工搭设支架的地基不沉降,采用100cm厚片石+50cm厚毛渣+10cm厚凿除柱顶浮浆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放样、安装底模板安装盖梁钢筋浇注盖梁砼拆侧模养生砼运输坍落度实验留取试件安装盖梁侧模拆底模5C25素砼进行地基加固,同时对承台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加固范围为盖梁平面投影面积二侧再加每边0.5m宽度。铺碎石垫层之前必须充分压实土基。5.1.3、支架:1)、钢管:采用Φ48×3.5mm碗扣支架,满堂布置,由立杆、横杆、斜撑杆。立管横向间距为60cm,顺桥向间距60cm,垂直步距不大于1.2m,每三立管设一道剪刀撑。2)、支架搭设:支架安装时由基底基本同步上升,应及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和横杆的水平度,对立管地基应逐个检查,发现脱空及时调整;所有扣件要拧紧,并有专人检查,在盖梁砼浇筑之前应将全部扣件重复紧一遍,以防松动或漏拧。预拱度设置,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a、支架系统本身结构重量和新浇筑混凝土重力而产生挠度,其刚度又受新浇混凝土初凝影响;b、支点沉降c、地基沉降的影响。d、预应力产生弹塑性变形。综合上述原因,采用盖梁中间预抛高2cm,两侧均抛高1cm。5.1.4盖梁排架计算书㈠、计算项目⑴、立管稳定性⑵、排架基础㈡、计算内容⑴、立管稳定性①、材料截面特性采用ø48×3.5mm碗扣支架,纵距0.6m,横距0.6m,步距1.2m。A=4.89cm2I=12.19cm4i=1.58cm[ó]=205MPa立杆、横杆承载性能:立杆横杆步距(m)允许载荷(KN)横杆长度(m)允许集中荷载(KN)允许均布荷载(KN/M)0.6400.94.51261.2301.23.571.8251.52.54.52.4201.82.03.0②、荷载情况(a)、盖梁自重:取公跨铁路桥最重的盖梁盖梁长度17.49m,宽度1.7m,砼方量59.47m3,最大单位自重量为59.47×25/17.49*1.7=50KN/m2(b)、施工荷载:横板、小机具及操作人员重量按盖梁自重的10%计为5KN/m2(c)、合计重量:50+5=55KN/m2(d)、碗扣自重:按引4.5米最高处算:P=2.2KN考虑碗扣立杆受力验算:N=0.6*0.6*55+2.2=22KNLx、Ly——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立杆分布纵向0.6m,横向0.6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1.2m,则单根立杆受力:N=22KN[N]=30KN支架立杆稳定性验算:跨中底板按横杆步距:h=120cm计算。跨中底板钢管长细比λ=L/i=120/1.58=75.9[λ]=250取λ=76;轴心受压杆件,查《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Q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0.744,[ó]=205MPaN≤Af=0.744×489×205=74582.28N=74.6KN支架立杆步距120cm中受最大荷载的其N=21.1KN(见前碗扣立杆受力验算)由上可知:底板处:22KN=N≤[N]=74.6KN排架基础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容许承载力[N]=110kN7单根立杆承载力为N=22kN,分布地基受力面积为0.6m×0.6m,则:地基应力σ=61.1+25×0.1=63.6kPa[σ]=110kPa符合要求4)、支架拆除在盖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5.1.5模板:盖梁底模安装:盖梁底模采用15mm的木模,两端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脚架支撑,三脚架至于方木上,绑扎牢固,三脚架及方木搭设完毕后,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用钉子与下面方木固定,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5mm,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10mm,模板接缝间要垫双面胶条,表面用腻子补实刮平,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5.1.6盖梁钢筋:底模经检测合格后,测量放线,将钢筋位置标在模板上,随后进行盖梁钢筋安装,盖梁骨架钢筋在加工车间先加工成骨架片,每片骨架经检查合格后,成组运至施工现场,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绑扎成型。绑扎同时加垫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位置应尽量远离模板接缝。吊装应注意吊点位置,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防止骨架变形。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严格安装规范和施工图进行,定位要准确,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误差不大于5mm,钢筋施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1、附表2.5.1.7安装盖梁侧模:钢筋绑扎及预埋件施工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侧模施工。侧模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模板厂设计制作,安装前必须打磨除锈,打磨干净后均匀涂刷脱模剂,侧模与侧模、侧模与底模之间的接缝要紧密,加垫双面胶条防止漏浆。侧模采用φ16的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内设支撑,在侧模外侧采用φ50的钢管作为横带和竖带,并且在侧模和底模分配梁之间用滑栏螺丝连接,以便调节侧模的垂直度。模板各部位支撑、拉杆要稳固。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各部位尺寸以及稳定性。立模具体要求见附表焊接网、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附表1项目允许偏差(mm)网的长、宽±10网眼的尺寸±108网眼的对角线差±10骨架的宽及高±5骨架的长±10箍筋间距0,-20钢筋位置允许偏差附表2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碇、墩台、柱±20灌注桩±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0,-20钢筋骨架尺寸长±10宽、高或直径±5弯起钢筋位置±20保护层厚度柱、梁、拱肋±5基础、锚碇、墩台±10板±3模板、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附表3项目允许偏差(mm)模板标高基础±15柱、墙和梁±10墩台±10模板内部尺寸上部所有构件±5,0基础±30墩台±20轴线偏位基础15柱或墙8梁109墩台10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2,-5模板相邻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预埋件中心位置3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支架拱架纵轴线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曲线形拱架的标高+20,-105.1.8砼浇注:砼浇注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支撑、拉杆是否稳固以及钢筋、预埋件位置等是否正确。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以上各项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砼。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吊车吊运砼入模。在入模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均匀性。浇注顺序从与墩柱联接部位
本文标题:盖梁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4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