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年)二OO五年四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交通发展进程21.1发展成就21.2主要问题31.3发展趋势5第二章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82.1交通发展目标82.2战略任务11第三章基本交通政策133.1交通先导政策133.2公共交通优先政策133.3区域差别化交通政策143.4小汽车交通需求引导政策143.5政府主导的交通产业市场化经营政策15第四章完善交通规划体系164.1交通规划编制164.2近期重点规划编制任务16第五章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85.1城市道路系统185.2市域公路系统205.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15.4客货运输枢纽215.5停车设施225.6铁路枢纽及航空港23第六章改善城市运输服务256.1轨道交通客运服务256.2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256.3出租车客运及租赁服务276.4道路货物运输服务27第七章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297.1道路交通组织297.2道路交通执法管理297.3加强安全管理307.4交通应急保障307.5现代交通意识教育30第八章促进交通科技发展,加快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318.1交通科技发展318.2交通信息化建设318.3智能交通系统建设328.4交通管理设施建设33第九章营造优良交通环境349.1交通建设与城市环境风貌相协调349.2交通污染防治349.3构建优质出行环境35第十章改革交通体制,加强交通法制建设3610.1改革投融资体制与经营管理体制3610.2改革交通设施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3710.3推进价格与收费体制改革3710.4加强交通法制建设38附图(01-19)39-57前言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北京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的航空与陆上交通枢纽城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北京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为首都功能发挥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北京实施“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时期,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推进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交通的现代化也将为北京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世界大城市的共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既需要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作出正确决策,同时也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以下简称《纲要》),以指导北京交通事业的新发展。《纲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问题的症结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途径、基本交通政策和近期实施的重大行动计划。《纲要》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制定全市交通规划、交通政策和实施计划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既是政府在发展交通方面对社会的承诺,也是规范公众交通行为的基本准则。《纲要》编制的基准年为2003年,近期指2010年,远期指2020年以远。第一章交通发展进程1.1发展成就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为北京的交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交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交通建设投资持续增长1993~2003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1219亿元,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5.32%。其中,“九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比“八五”期间增加了3.5倍,达到6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八五”期间的3%上升到5.97%。2003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2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7%。(2)交通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市区道路总里程达3727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达到216公里,道路面积7344万平方米;与十年前相比,市区道路总里程和面积分别增长了41%和1.7倍,路网功能结构及运行条件显著改善;市域公路网总里程144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0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4公里;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总数已达18929辆(含小公共汽车2295辆),运营线路总长度17908公里;航空港及铁路枢纽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3)交通运输能力快速增长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由1993年的56.4万辆上升到2003年的212.4万辆,道路系统承载能力基本适应了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年客运量达到42.7亿人次,增长了19.2%;道路年货运总量达到2.86亿吨,增长了10%。(4)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成了以交通控制系统为龙头,以交通实时信息采集为基础的现代化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框架。交通法制建设和教育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99.1%,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7.7,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5)交通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新增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排放全部达到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Ⅱ号标准);使用压缩天然气公共汽车达到2078辆;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浓度较“九·五”期间下降26.7%;交通环境噪声降至70分贝以下;行人交通设施和步行街区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环境;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同时,对交通建设与城市风貌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愈加关注,交通服务愈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1.2主要问题尽管在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上不断增加投入,但由于交通需求总量的急剧增长及需求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城市交通总体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北京社会经济现代化、城市化以及机动化已同时步入高速发展期,当前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是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多种矛盾的集中反映,交通拥堵状况的根本缓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小汽车交通需求过度膨胀,与城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主要表现在:(1)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发展不协调市中心区城市功能的过度聚集和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导致人口与就业岗位的高度集中,由此也带来了交通出行的高度集中,三环以内集中了全市出行量的50%。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滞后于城市发展,难以满足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优化调整的需要,在客观上助长了中心区超强度开发和无序蔓延扩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区的交通拥堵。(2)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基础薄弱,难以应对小汽车交通的强劲挑战北京目前处于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期,而且小汽车在日常通勤出行中的使用率高于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的水平。市区全日小汽车出行方式比重已经由1986年的5%上升到2003年的26%,这种出行方式的需求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矛盾日益加剧,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首要因素。与国外同类城市交通发展状况相对照,北京的不利条件在于公共客运系统基础相对薄弱,轨道交通承担日常出行量的份额不足5%,地面公交系统结构单一,难以充分满足日常出行的多样性要求。因此,在推行合理使用小汽车,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策略计划上,北京比其它国际大城市更困难。(3)城市布局与资源条件制约道路系统扩充和结构调整中心城道路网的密度、面积率与国外同类城市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功能级配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先天性缺陷:环路之间快速联络通道建设滞后;主干道系统空间布局不均衡,贯通市区的城市南北向主干道不足;次干道、支路严重短缺,“微循环”系统薄弱;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低,制约路网整体效能的正常发挥;封闭独立的“大院”分割城市路网,严重损害了路网系统的整体性,交通组织困难。受特殊的城市历史和环境条件限制,中心城土地空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旧城风貌保护的严格要求,今后中心城路网难以大幅度扩充,路网结构调整难度更大。(4)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服务缺乏有效整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综合运输规划与交通组织管理规划不配套。附属道路交通设施与主体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交通与城际区域交通网络,市区与市域交通网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网络运力不匹配,衔接不顺畅。城市交通服务价格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合理的比价关系。交通运营管理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平台和手段,难以对各类交通服务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交通设施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5)交通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要求交通需求管理薄弱,客货运输组织以及交通出行引导缺乏科学手段和有效措施。交通信号、标志、标线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交通秩序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交通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现代交通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交通参与者缺乏现代交通观念,交通法制意识淡薄。1.3发展趋势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城市化和交通机动化三大发展进程依然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交通战略模式与政策的选择将是决定交通发展走势的内在决定性因素。(1)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影响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未来北京城市交通建设投入将持续稳定增长。全面信息化的进程将深刻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仅出行量持续增长,出行结构特征也将发生重大变化。(2)城市化进程影响北京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面实施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逐步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参见图01~04)。城市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改善中心城交通的治本之策,但布局调整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短期内难有明显成效。此外,北京作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其综合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综合体系也将发生重大改变。(3)交通机动化进程影响今后几年,北京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的年增长率仍会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1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左右,其中私人小汽车总量将从2003年的93万辆发展到280万辆左右,私人小汽车拥有率由2003年的0.22辆/户增加到2010年的0.53辆/户。预计2020年,北京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有可能突破500万辆,家庭小汽车拥有率可能达到0.8辆/户以上。(4)交通需求变化趋势需求总量大幅度增长。从1986年第一次出行调查以来,全市日出行量年均递增4%,2003年已达到2100万人次(不含步行出行量),增长了87%;一次出行平均行程也由6公里增加到8公里,出行周转量(人·公里)增加了1.49倍;市区机动车出行总量由42万车次/日发展到345万车次/日。未来交通出行需求增长的突出表现在出行距离的增长和机动车出行总量的大幅度上升。预计2010年平均一次出行距离将可能达到10公里左右,出行周转量比2003年增加90%。需求构成明显改变。未来交通需求特征的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市民上班和上学的日常通勤出行所占份额由1986年的80%降至2000年的58%,预计2010年,将会进一步下降到50%左右。市民对于出行方式、出行路线及出行时机的选择会趋于理性化,同时对交通服务的安全、快捷、舒适、经济及灵活便利方面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交通服务的供求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5)基本需求量和道路负荷水平预测2010年预计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3500~4000万人次/日,其中,中心城出行量2300万人次/日;预计2020年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5500万人次/日。2010年预计全市道路货物运输发生量4.5亿吨/年;2020年预计将达到5.5亿吨/年。由于未来城市交通结构的不确定性及交通供给方式的不同,中心城的道路网高峰负荷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全面实施本纲要推荐的战略方案前提下,预计2010年市区道路网高峰小时负荷量为516万车公里,比2003年增长34%左右。总之,2010年之前,出行需求总量和中心城建设投资规模的增长趋势较为稳定;而出行需求时空分布及出行方式构成的发展趋势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未来中心城交通状况的改善关键在于城市功能布局、交通发展模式、系统整合和政策调整的力度。第二章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2.1交通发展目标(1)远
本文标题:北京交通发展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