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真题模拟试卷(中学语文)
真题模拟试卷(中学语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五六核分人题分1010123867730得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共20分)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得分评卷人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共100分)得分评卷人一、语文基础及其运用(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抚(wǔ)然抚(fǔ)恤庇(bì)佑小觑(qù)咸与(yù)维新B.隽(juàn)永隽(jùn)秀口讷(nè)祓(bá)除蛊(gǔ)惑人心C.赧(nǎn)然赦(shè)免虫豸(zhì)疮(chuàng)疤踉踉跄跄(qiàng)D.丧(sāng)事丧(sàng)命逾垣(huán)僭(jiàn)越穿凿(záo)附会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国粹悖谬急于事功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口碑炫目矫揉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博雅诀别珠连璧合直截了当一言以蔽之D.蹊跷起讫风餐露宿仓皇失措万变不离其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②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主要是一种“信息泡沫”,这是由开发商和代言人制造的。其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制造恐慌性需求,拉高房价,牟取暴利。③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A.漫延刻意借以B.蔓延刻意以便C.蔓延蓄意借以D.漫延蓄意以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B.出口侵权的原因,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有侥幸心理,企图“打擦边球”,坐收渔利;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则是此类侵权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C.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开始了中国国民党时隔半个世纪的首次大陆之行。这是令两岸同胞拍手称快的盛事。D.实行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B.不论是褒是贬,都市的兴起和膨胀都称得上是一种奇迹,特别是在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停滞甚至萎缩以后。C.本品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具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抗凝血功能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D.今天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依然是一位有关市委书记牛玉儒慎用而又善用权力,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的故事。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以后,皇帝的进餐按礼节制分为四餐。《白虎通义》云:“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莫食,太阴之始也。”B.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在70%-80%,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可能特别依赖于遗传素质”。C.面对着使她四年以来历经悲苦、痛不欲生的被告—她的仇敌,面对着她坚信一定会同情她、支持她的陪审团和旁听者,王丽感慨万千,悲从中来。D.美国的富兰克林逝世后,人们为他写下这么一个墓志铭,从霹雳里取得电流,从暴君中取得民主。这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大辉煌事业。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7—10每题3分,11小题4分共16分)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赶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短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缙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旧唐书·陆贽传》)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秩,东归省母省:探视。B.及辞,遗贽钱百万遗:留给。C.共短资于上前短:陷害。D.同职害其能害:忌妒。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贽又以书判拔萃苹,选授渭南县主簿。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B.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既有周密计划,又有切实措施。C.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陆贽清廉正直的一组是()①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②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③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④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⑤事有不可,极言无隐。⑤斟酌决断,不失锱铢。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贽少年勤学,考中进士后当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乡探望母亲,经过寿州,拜见刺史张镒,张镒很赞赏他的才识。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为翰林学士,对政事上的缺点,他一定要全都指出,因此很受皇帝重视,后调任中书舍人。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言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D.陆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而且正直敢言,他表示要忠于朝廷,要对得起自己所学的道德学识,就不能顾虑自身安危。11.翻译句子,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译文:。(2)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译文:。(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16—19题。(每题3分,共12分)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毕淑敏①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触,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是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者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②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山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③今世,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十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XX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长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④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⑤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⑥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俊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16.第一段在“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后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答:。17.(1)从第二段看,“山所表达的精神”有哪些?答:。(2)作者为什么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答:。18.(1)从“五百次回眸”到决定“不再东张西望”,作者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五百次眺望高山”“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回眸次数的递增体现了文章内容上的逐层深入。B.“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文章以一连串的排比,表达了对高山终将消亡的惋惜。C.我是在与绿色长期隔绝后第一次见到绿色的“那一瞬”就决意皈依绿色,以充满感情之笔表现了绿色对人心灵的震撼力。D.“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的比喻,提醒人们要在今生今世始终做好
本文标题:真题模拟试卷(中学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