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膏固定护理石膏绷带固定技术石膏绷带固定技术是治疗骨折的方法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好,能更好适应人体的各种形态,固定效果可靠,因此应用非常广泛。应用时,根据需要固定肢体的长度,将石膏绷带制成条状,放在温水中浸透,取出后把水挤干、抹平,贴敷在肢体上使其和肢体内外形相适应,再用纱布将石膏绷带条缠绕在肢体上,保持不动,5-15分钟后,石膏凝固变坚硬即可。这叫石膏托或石膏夹板。如将石膏绷带直接放在温水中浸透,取出将水挤干,直接缠绕在肢体上,待石膏凝固变硬后即可,这种方法叫石膏管型固定。一.石膏绷带技术常用于下列治疗目的:(一)保形固定:(二)临时固定:(三)加强内固定的作用:(四)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后,伤口换药要经常搬动肢体,这对骨折固定和愈合不利。一.注意事项(一).凡新上石膏病人应进行临床交接班,倾听病人主诉,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遇有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二).石膏未干前搬运病人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压,注意保护石膏,不要变形与折断。(三).石膏包扎不宜过紧而产生压迫感。将患肢抬高,预防肿胀、出血,上肢可用枕垫垫起,使患肢高于心脏15cm,抬高下肢可用枕垫或悬吊法。三.预防褥疮(一).经常观察和检查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肤,石膏边缘及足跟、肘部等未包石膏的骨突处,每日按摩2次以促进血循环。检查有无水肿、擦伤等早期褥疮症状,防止褥疮形成。(二).要加强按摩,每日2次用手指蘸50%乙醇伸入到石膏边缘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四.出血观察(一).石膏里面切口出血时,可渗到石膏表面,出血多时可沿石膏内壁流到石膏外面,污染床单,所以除了观察石膏表面外,还要检查石膏边缘及床单位有无血迹。(二).为了判断石膏表面上的血迹是否在扩大,可沿着血迹边界用铅笔做记号,并注明时间,如发现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应报告医师。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特别是上肢和小腿骨折的病人,经整复及小夹板固定后不必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但是对于用小夹板固定的病人的观察护理仍然十分重要。病人家属如不了解小夹板使用后哪些情况是正常的、哪些情况不正常、应注意些什么,势必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后果。因此对应用小夹板固定的病人,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必不可少。一.注意肢体血循环。如果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将会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肢体残废,因此要密切观察以下情况的出现:(1)肿胀是否加剧。(2)疼痛加剧。(3)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检查时可触摸手腕处的桡动脉或脚足背动脉。(4)手足麻木,针刺反应迟钝。(5)伤肢的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6)手脚苍白或发青。(7)手足温度比健侧低或冰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说明肢体有严重的循环障碍,应马上调节小夹板的松紧,如松解小夹板以上症状仍不缓解,就必须全部解开小夹板布带放松夹板,将病人迅速送往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处理。二.调整小夹板松紧度。由于骨折复位后3-5日肢体肿胀,小夹板显得过紧;等肢体消肿后,夹板又会变松。夹板过紧,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过松则起不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因此,病人家属应该每日观察,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使其能达到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又不造成血循环障碍。其方法是用手捏起捆绑小夹板的绳带,在夹板上来回移动。如绳带移动同谋能达到一厘米,说明夹板松紧合适,如果绳带移动范围过大或不能移动,则说明夹板捆的松紧不合适了。调整时不要把4根绳带一齐松开,以免造成骨折部位外压力突然减退而使骨折再度移位,应该一根一根地调整,4根绳带都捆好后,再试其松紧度,直到满意为止。三.防止骨折再移位。骨折固定后短期内不可能愈合,此时如果受到外力的碰撞、冲击,很可能造成骨折再度移位。因此要加强对患肢的保护,防止受到外力的磕碰。上肢固定后要用3角巾托起,悬吊于胸前;下肢固定卧床时不易受到碰撞,但如果需要搬动时一家要有充分的托扶,以保证患肢局部固定不动。检查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也是防止骨折再移位的重要措施。为及时发现骨折再移位,骨折固定后的前2周内,每3-5天X线复查一次,一旦发现移位,要立即到医院处理。四.减轻肢体肿胀。骨折后支体肿胀是正常现象,一般在伤后3-5天达最高峰,以后人渐渐消肿。为了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可以调整患肢体位。要将伤肢抬高,不要下垂,至少需高于心脏水平,卧床病人受伤肢体可用枕头垫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要注意受伤部位远端肢体的活动,加强肌肉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也利于消肿。此外也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对消除肿胀也有辅助疗效。五.功能锻炼。骨折后伤肢长期固定不活动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粘连、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为避免这些情况,加快骨折愈合,保证肢体功能尽早恢复,骨折复位固定后就应开始功能锻炼。锻炼时要做到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适应。谢谢!
本文标题:石膏固定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8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