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作者:郑林昌,张雷,程晓凌,ZHENGLin-chang,ZHANGLei,CHENGXiao-ling作者单位:郑林昌,ZHENGLin-chang(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张雷,程晓凌,ZHANGLei,CHENGXiao-li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刊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年,卷(期):2010,9(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9条)1.吴传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樊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期刊论文]-经济地理2008(2)3.白寿彝中国交通史20074.邱克中国交通史论19945.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20046.芮乔松中国交通纵横谈19847.金士宣中国铁路发展史8.根据历年交通年鉴提供数据整理,其中海运缺乏1952-1975年、1986-1989年统计数据9.主要矿产品有煤、焦炭、石油、钢铁、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和水泥,数据为国家铁路分品类货物发送量,沿海、内河规模以上港口分货类吞吐量相似文献(7条)1.学位论文牛高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非农化分析2006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综合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休戚相关。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区域内土地利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耕地流失严重,并影响着区域内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耕地非农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代表性。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深入分析了耕地非农化问题,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域耕地非农化转化的数量空间。同时对区域人地关系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1996-200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呈现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呈现增长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居民工矿和交通用地)变化幅度较大,长三角地区耕地8年间减少了约386.43khm'2,其比例由1996年的34.45%下降到2004年的31.10%,下降了3.35个百分点;同期建设用地(包括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由1996年1471.14khm'2增长为2004年的1817.00khm'2,其面积增加量达到了345.86khm'2,其比例增长了约3个百分点,达到了15.75%。2.1996-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耕地、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年动态变化剧烈。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地区一带是耕地动态变化度最为剧烈地区,宁波、上海也是较为剧烈的地区。居民用地方面,江苏八市其动态变化度要普遍高于浙江七市和上海,其中常州最高,达到了6.57%;浙江各地市动态变化度相对均匀,年均增速在2-3%之间。交通用地方面,浙江七市和上海整体要高于江苏八市。3.农用地中园地、林地呈现增加态势。1996-2004年间,园地和林地分别增加了约9.3khm'2、36.47khm'2,变化强度普遍高于耕地,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流失的影响不容忽视。4.1996-200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区域内江苏八市、浙江七市和上海变化趋势总体上与长三角地区发展趋势一致也呈现上升状态。2004年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最大的为嘉兴市,达到了303.94。从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看,该研究时段常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大,增加了8.23;台州变化最小低于1。从整体看,江苏省八市以及上海市其土地利用程度普遍高于浙。5.1996-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土地均匀度指数不断加大,从70.08%增加到72.76%。研究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景观优势度降低,从1994年的0.661降到2004年的0.604,说明景观格局由越来越多的景观类型控制。6.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城市化率、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化率等十九个因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7.对长江三角洲耕地和建设用地与经济因子GDP的模拟分析表明区域耕地流失率与GDP递增率呈现“S”型变化;建设用地递增率与GDP递增率呈现抛物线倒ccu,,型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其扩展速率正逐步趋缓;而耕地正处于高速流失期,还未出现趋缓迹象。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对耕地占用正逐步减轻,但是由于农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加之耕地基数比较大,出现了耕地递减趋势相对不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并正向集约化发展,其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正逐步减弱。为了缓解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土地的压力之间矛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率可以考虑控制在12%以内。8.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开放状态,综合考虑未来人口耕地需求量、生态退耕和自然灾毁减少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量,对区域耕地数量非农化空间转化进行分析预测。长江三角洲地区2005-2010年耕地非农转化数量空间约为152.96khm'2,2011-2020年耕地尚缺610.53khm'2来满足区域粮食需求。9.基于生态足迹,采用可变世界单产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1996-2004年问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生态赤字呈逐年增加态势。从结构看,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分别是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不协调程度在进一步加剧。2.会议论文李剑.马建华SARS爆发流行的环境伦理学思考20042003年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广东、香港、北京等地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的爆发.对人类来说,SARS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较高.目前全球曾有8000多人成为患者,其中死亡800多人.在人类生命健康遭受危害的同时,SARS也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迄今SARS已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和航空业,另外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和相关工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各国情况来看,SARS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的影响最重.以中国为例,SARS直接冲击到中国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和交通运输业.仅2003年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就使中国的旅游收入减少了200多亿元人民币.本文通过SARS爆发流行的环境伦理学研究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及人地关系演变轨迹,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平台构建原则。3.学位论文陈成忠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2008近10年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衡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得到有关国际机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和前沿。但由于存在着静态性、缺乏预测性和结论单一性等许多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在学术界引起较大争议,甚至遭到一些研究者批评。本文为克服生态足迹模型过于静态性、缺乏预测性和结论单一性的缺陷,以中国为例,基于可变均衡因子、世界不变平均单产法计算生态足迹,可变均衡因子、国家不变产量因子法计算生物承载力;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动力学建模方法应用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综合或单项指标多尺度分析和多情景预测研究;基于熵值法提出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两个新概念,评价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完善生态足迹理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s,ARIMA)建模原理进行模拟及预测;将EMD多尺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或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于生态足迹不同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运用能值法、投入产出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进出口贸易足迹进行计算改进。具体方法和结论如下:(1)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发现。1961-2003年全球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1996、1999、2001、2003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指数差别很大。从生态足迹指数1996、1999、2001、2003年四年的空间分布格局看,全球的不可持续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基本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发达的中纬度地区,中国也在其中。利用EMD方法提取1961-2003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波动周期,建立具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拟模型,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多情景数值模拟表明,只要人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生态超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从整体上看,全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形势有逐步恶化趋势,中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形势亦不容乐观。(2)1949-2006年,中国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生态足迹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前变化非常缓慢,自80年代末大幅提高。EMD多尺度分析发现,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存在明显的4.4年和13.1年两个波动周期,生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4.5年和6,4年两个波动周期。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人口数量及构成、交通运输、三火产业产值及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是驱动其周期性变化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适当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优化产业机构,制定合理的贸易策略是中国减少生态足迹、降低人类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EMD多情景动力学预测表明,若一切照旧,中国将朝向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若采取有效措施,即依据缓慢变化或快速减少情景发展,中国不仅自身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基于熵值法提出能够衡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多样性的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两个新概念,计算并构建了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较为理想的ARIMA预测模型分别为ARIMA(2,1,1)、ARIMA(1,1,1)。预测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将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持续下降,未来4年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波动中也将有所降低。若采取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形势将有较火好转。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与10个驱动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正相关因素依次为城镇人口、第一产业产值、总人口、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三产业产值,负相关因素依次为政府消费、农业人口、居民消费、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4)运用统计-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生态足迹模型各组分构成比例变化的普适预测模型-以中国人均能源足迹、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为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原煤足迹比例逐渐下降,原油足迹、天然气足迹、水电足迹比例逐步上升;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比例不断下降,草地足迹、水域足迹、能源足迹将逐渐上升,建设足迹比例将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缓慢回升;耕地承载力、林地承载力、草地承载力比例不断增加,水域承载力和建设承载力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耕地、提高技术、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能源足迹的部门分解发现,工业、交通运输通讯业、生活消费、非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生态足迹的产业分解发现,第一产业土地占用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
本文标题: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