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毒理学名解:1、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物理和生物对生物机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3、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4、毒效应:是化学物对生物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毒作用:指化学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组织大分子互相作用,对机体产生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也就是毒性作用。5、毒物(ToxicantorPoison):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的物质。6、损害作用(adverse):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7、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性化合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引起机体的多种变化。表现为: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变化——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三致作用)——死亡随着剂量增加表现(填)①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死亡8、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effect):指某些外源化学毒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如氰化物和硫化氢等引起的急性中毒9、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effect):指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如有机磷类化合物、化学致癌物等。1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gship):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gship):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个群体中质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12、效应(effect):是量反应(gradualresponse),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用计量单位表示。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quantalresponse),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13、选择性毒性(selective):在一定条件下,毒物对机体毒作用具有一定选择性。一种毒物对某一种生物或组织有损害,而对其它生物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性毒性。14、靶器官(targetorgan):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靶生物或靶器官。15、生物标志(biomarker):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填空)16、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半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17、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出现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NOAEL):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发生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18、急性毒作用带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小。)名解、选择、填空23慢性毒作用带(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Limac/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轻微的慢性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急性中毒之间的剂量范围宽,发生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名解、选择、填空19、生物转运:在ADME过程中,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共性,即都是化学毒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代谢是化学毒物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改变而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后2620、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21、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经胃肠道吸收的化学毒物可在胃肠道细胞内代谢,或通过门静脉系统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或不经生物转化直接排入胆汁。这种未进入体循环之前即被消除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或体循环前消除(presystemicelimination)。22、血/气分配系数(blood/gaspartitioncoefficient):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气态物质在血液内的浓度(mg/L)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mg/L)之比。是一个常数此系数愈大,气体愈易被吸收入血液。23、再分布(redistribution):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布受到化学毒物经膜扩散速率及其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影响,发生再分布。24、贮存库storagedepot:凡是化学毒物蓄积的部位。进入血液的化学毒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如果化学毒物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称为贮存库26、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irculation):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可随粪便排出,一部分由于肠液或细菌的酶催化,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重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26、生物转化(代谢转化)是化学毒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代谢活化:有一些化学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或生物活化27、共氧化:过氧化物催化的反应包括氢过氧化物的还原和其他底物氧化为脂质氢过氧化物,这一过程称为~28、遗传多态性:指在群体中出现了频率大于1%的多种等位基因形式29、联合作用(joint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生物体所引起的毒性作用。相加作用(additionaljoint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各自以相似的方式和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但它们的毒性彼此不影响,其对机体产生毒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单独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算数总和,也称为简单的相似作用或剂量相加作用。独立作用(independentjoint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由于其作用模式和作用部位等不同,所引发的生物学效应也彼此互不影响,表现出各自毒性效应,也称为简单的不通作用或反应/效应相加作用。协同作用(synergesticjoint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效应大于各个化合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效应总和。又称增强作用;增效作用;相乘作用加强作用(potentiationjointaction):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而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可增强或降低另一种化学物的毒效应。称为~或抑制作用拮抗作用(antagonisticjoint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效应低于各个化合物单独毒效应的总和。30、一般毒性作用:也称基础毒性作用,指外源性化学物在一定的剂量、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机体(实验动物和人类)产生综合毒效应的能力。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31、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所引起的机体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等),以及死亡效应。“一次接触”对于经口染毒和经注射途径染毒而言,一般是指一次操作瞬间给予实验动物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对于经呼吸道与经皮肤染毒而言,一般是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化学物的过程。“24小时内多次”是当外源化学物毒性很低或溶解度很低,即使一次给予实验动物最大容积染毒仍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毒性作用,且远未达到规定的剂量,便需要在24小时内多次染毒,一般24小时内不超过三次,且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次灌胃应至少间隔4小时。32、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的反复的进入机体,而且进入机体的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了其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可能在体内逐渐的增加并贮留33、脏器系数:又称脏器相对重量,指脏器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是每100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质量,表示为脏器质量(g)/体重(100g)34、食物利用率:动物每吃100g食物所增长的体重克数,表示为体重(g)/饲料(100g)。35、碱基置换: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移码突变:指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36、基因库:某一物种在特定时期中能将遗传信息传至下一代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37、遗传负荷: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38、助致癌物:有些化合物,本身既不具有引发作用,也不具有促长作用,但可以促进引发作用和增强促长作用,即能促进或增强全部致癌过程,称为助致癌物。39、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40、突变(mutation):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的、根本的、可遗传的变化畸形:指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变异:是由遗传和遗传外因素控制的外观变化,或由于分化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一般认为变异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更不危及生命。但在动物致畸试验中,如果某种变异异常增多,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应引起注意)。41、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简答、问答1、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性化合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引起机体的多种变化。表现为: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变化——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三致作用)——死亡随着剂量增加表现(填空)①生物体对外源性化学物在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死亡2、选择毒性产生的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3、毒作用的分类:①速发型或迟发型作用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⑤特异质反应IR4、影响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简答、问答、选择)选择P111-123⑴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或杂志⑵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对毒作用的影响;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⑶暴露因素暴露剂量与内剂量;暴露途径;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溶剂和助溶剂⑷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⑸化学物的联合作用非交互作用;交互作用5、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①毒性反应与人相近;②操作方便,易饲养和管理;③品系纯,价格低,易获取;④选择两种(啮齿类,非啮齿类)以上动物分别求其毒作用参数。6、急性毒性
本文标题:毒理2011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3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