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比较审计学1测试题目(任选一题,不少于3000字,不得网上整篇抄袭)欧美国家没有审计准则的情况下是如何审计的?评价欧美国家的审计职业道德及借鉴欧美国家的审计体制欧美国家审计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本课程未提到国家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各国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方法或经验考核要求:课程论文60%;论文宣讲40%。比较审计学2前言美国是审计准则制定的先行者。1950年,日本发布第一套审计准则1951年,澳大利亚制定了一套正式成文的审计准则1956年,墨西哥发布成文的审计准则1968年,加拿大发布成文的审计准则1971年,法国发布审计准则1973年,荷兰发布第一套审计准则1980年,英国发布第一套审计准则1996年,中国正式发布一套成文的审计准则到目前为止,在加入国际会计联合会的88个国家中,共有60个国家发布。比较审计学3美国:(一)规范审计程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两个环境因素推动了审计的迅速发展。一是政府开始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而且是累进税率,纳税的复杂性大量增加了审计业务,同时也使政府对企业的收益和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更为关心。二是美国联邦储备局要求申请商业票据贴现的工商企业必须递交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使得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迅速扩大。这些环境的变化,使政府和社会各界认识到,有必要制定编制财务报表的指南。尤其在审计职业界内部,大家对缺乏一套可资遵循的统一的会计、审计标准深感忧虑。就会计工作而言,公司自行选择会计方法,公司与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没有规范化;比较审计学4就民间审计而言,审计人员没有可资借鉴的工作指南,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其是。1917年,应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要求,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了题为《统一报表》的文件,这是第一个关于审计范围的权威性公告。以后,在此基础上所作的不断修改和发展,为规范审计程序提供了有效指导。从仅凭经验、各行其是到规范审计程序,这不仅为审计职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审计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比较审计学5(二)制定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1938年,美国爆发了麦克逊.罗宾斯重大舞弊欺诈案,1941年作为对麦克逊.罗宾斯案件的最终调查结果,美国SEC发布了会计系列公告,对审计报告的内容要求作了重要修改。公告规定:在审计报告的范围段,应声明审计是否根据当时情况下适用的公认审计准则进行的。这样就第一次向审计职业界提出了“公认审计准则”的概念和要求,但对什么是公认审计准则,怎样建立公认审计准则,则莫衷一是。二战结束后,美国会计师协会经大量研究认为,审计准则就各种审计程序中存在的普遍原则,审计准则的形成应从相互毫无关系的审计程序中提炼出来,同时还应该寻找解释比较审计学6审计准则本质的线索。美国SEC认为审计准则的制定应考虑审计人员的专门资格和审计程序。1954年发布了《公认审计准则—其意义和范围》,形成了影响至今的10条基本准则,其重要意义在于对审计程序的理性抽象和提炼,这是审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突破。比较审计学7第一章独立审计准则的比较主要国家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展影响各国审计模式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比较的原则与对象的选择比较审计学8第一节主要国家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展德国: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模式日本:典型的拿来主义模式澳大利亚:审计准则发展的四个阶段英国:姗姗起步的审计准则加拿大:从追随英国到效仿美国比较审计学9一、德国:民间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德国的审计准则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德国审计准则有两类:一类是通常决算审计准则。与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有关,是从民间审计实务中逐渐产生的;一类是职业行为准则。与审计人员的资格和审计行为的规则有关。比较审计学10(一)德国审计准则制定过程(1)1931年,德国通过州际协定,设立了会计审计师本部(官方),专门负责执行经济师许可和考试制度,公布了会计审计师规则。(2)1933年,民间经济审计师协会成立,制定了决算审计准则。(3)1961年,公布了经济审计师法,解散了会计审计师本部,由经济审计师公会负责管理民间审计职业;(4)1964年,会计审计师公会公布了《职业行为规则》,以提高审计职业水平。主要包括(1)独立性和不抱偏见;(2)职业谨慎;(3)审计人员的责任;(4)保密;(5)公正;(6)道德行为;(7)不相容业务;(8)公开宣传和专业委派的保护;(9)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的签署。德国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体现了民间和政府的相互协作。民间组织制定技术问题的规则,政府负责制定职业行为准则,并组织实施。比较审计学11(二)小节与比较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上,德国有其独到的特色:其审计准则的不同组成部分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来制定,而且其约束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民间审计职业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分别由半官方性质的经济审计师公会和纯粹民间的经济审计师协会分别进行的。尽管德国制定了审计准则,但在规范民间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方面,商法是具有绝对权威的。因为其强调财务报表的合法性。至于是否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则的一致性则没有提及。德国审计准则的目标与法国相近,与英美加和澳大利亚存在较大差异。英美等国家强调的是维护私人投资者利益,而德国和法国则强调满足政府税务部门的要求。这种差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法律体系的差异有关。比较审计学12二、日本:典型的拿来主义模式日本最善于运用“拿来主义”,在审计方面已是如此。“二战”前从德国拿来,“二战”后从美国拿来。拿来后略加修改,实行得颇为有效。其审计准则是以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47年10月提出的审计准则为范本发展而来。由一般准则、实施准则和报告准则三部分组成。一般准则是明确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审计人员在业务上应遵守的规范和审计人员任务界限的原则。实施准则是规定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对于如何选择、应用审计程序,只要不偏离准则框架,都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审计报告准则是规定审计报告应记载的必要事项的原则。比较审计学13(一)民间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约束力和目标日本的民间审计准则由日本大藏省的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和发布,从而使得日本的审计准则具有官方制定的特点。企业会计审计会的成员包括公认会计士、企业家、证券交易所的代表、学者和政府官员。是一个权威性很高的机构。对违反审计准则的审计人员的惩罚是相当严厉的,最重的惩罚包括吊销营业执照或停业。日本审计准则属于国家管理主导型,其审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有:(1)满足政府税务部门的要求;(2)规范审计职业行为,保证审计质量;(3)分清责任,维护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比较审计学14(二)小节与比较日本的审计制度受到德国和美国的双重影响。日本的民间审计准则完全受美国的影响。与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如出一辙。充分反映了日本善于运用拿来主义的特点。日本是除美国以外建立民间审计准则最早的国家。民间审计准则具有官方制定并颁布的,而日本的会计职业组织——公认会计士协会,在准则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远不及美英加澳等国。日本与德国、法国同属国家主导型审计准则的国家,都强调民间审计准则要满足政府税收部门的要求。虽然受美国影响,也采用了“三段式”结构,但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一般准则中增加了保密的条款;在实施准则中,未提及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监督;在报告准则中,增加了要求审计报告上明确记载实施审计的概要,但未涉及运用会计准则的一致性的内容。比较审计学15三、法国民间审计准则(一)民间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约束力和目标法国民间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有两个:一个是法国法定审计师协会,另一个是专家会计师协会。它们都制定并颁布了各自的审计准则(或建议)。这两个会计职业组织发布的审计准则实质上只是一种建议,并非规定和要求,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其权威性和约束力较差,难以与英美等国相媲美。法国的审计准则的目标有二:一是保护股东的权益;二是满足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税收的要求。与英美等国都强调维护私人投资者利益,相差较大。比较审计学16(二)小节与比较由于法国在其会计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民间审计团体,针对各自会员制定了两套审计准则。这与同样存在多个民间审计团体的英、加和澳大利亚形成鲜明差异。英、澳都是通过共同成立一个机构来负责准则的制定,法国则是两个会计职业组织各行其是。法定审计业务是由法定审计师来进行的,并按法定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准则执业,它代表了法国的民间审计准则。法国民间审计准则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其不具有强制性,比较审计学17四、英国民间审计准则(一)民间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从1961年到197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都发表了类似的审计说明。这些说明只是建议而不是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准则。20世纪70年代,英国民间审计执业界由于某些特许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不严、审计质量低下,受到各方面的激烈批评。对此,民间审计职业团体及时做出了反应,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审计准则[注]。它一方面可以改善和加强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政府干预。比较审计学18(二)民间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约束力和目标英国是一个实行民间审计职业自我管理的国家。为促使英国四个会计职业团体的会员遵守审计准则,设立了联合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整个审计职业界成员违反规范施以处罚。英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属于私人投资主导型,审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有三:(1)规范民间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保证民间审计人员的执业质量;(2)分清责任,维护民间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3)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也考虑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和相关方面的要求。比较审计学19(三)小结与比较民间审计职业起源于英国,其职业规模庞大,早期对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较大影响。然而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上,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原因在于(1)英国一向是通过公司法对审计人员进行管理的,在公司法中规定了审计人员的地位和责任及与审计相关的事项。英国的法律主要是不成文法,是否合法靠案例进行判断;(2)英国的特许会计师有较高的素质,他们相信自己对业务的专业判断;(3)英国有四个民间审计团体,民间准则的发布须征得它们的同意,从而使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更加步履维艰。比较审计学20英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与美国不同。美国有统一的民间审计组织。而英国没有,其现存的四个民间审计团体中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权威。就民间审计准则的性质而言,英、美两国均实行会计执业的行业自我管理,制定审计准则是其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英美两国制定准则的目标大体相同,只是在第三个目标上有所差异,美国审计准则强调的是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而英国强调的是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英国民间审计准则无论是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美国、日本等国均存在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体系上看,英国的民间审计准则没有像美国那样分为三个层次,只有一个《审计准则说明》。比较审计学21第二,从结构上看,它没有采取美国式的“三段结构”,而是将《审计准则说明》分为六个部分。第三,从内容上来看,英国《审计准则说明》没有涉及美国的一般准则内容,所涉及的只是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第四,英国的《审计准则说明》的内容都是比较原则性的,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操作性不强。形成上述差异和特点的主要原因在于:(1)英国民间审计历史悠久,民间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相信自己对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判断能力;(2)英国多数职业人员认为,过于具体的审计准则,会使审计由一项专业判断性工作变成一项机械的证据收集工作,会阻碍审计人员的探索和发展良好的审计工作惯例和技术,影响审计职业水平的提高。比较审计学22五、加拿大民间审计准则(一)民间审计准则的制定、约束力和目标历史较短,直到1968年才制定。加拿大的“公认审计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力,主要是来自于加拿大公司法的认可。加拿大审计准则的目标有三个,与英美类似,属于私人投资主导型。比较审计学23(二)小结与比较加拿大民间审计准则的诞生晚于美国,但早于英国。主要原因是受英国影响较深,但与美国近邻。加拿大也是具有行业自律规范的性质。但在准则的制定机构尚存在一些差异:美国是由唯一的全国性的民间审计组织制定的;英
本文标题:比较审计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3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