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毕设调研报告
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摘要:图书馆外部要求造型集典雅、庄重、美观于一体,内部讲求通达、方便、舒适;既要坚持馆舍布局科学、适用的原则,又要给人以建筑美的享受。在图书馆设计中,集中式布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设计方向,此外丰富活泼的内部空间要用协调的外部空间来衬托,因此要合理处理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构造一种渐入佳境的过渡空间的效果。图书馆设计应该兼顾各方面尤其是对于交流空间的重视从而达到公众对于一座公共建筑的期许。关键词:空间体验集中式布局立面造型内部流线组织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下面是我通过对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儿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和待选地块的实地考察所做出的一些分析总结:1、关于图书馆问卷调查图书馆是公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提供给市民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所。好的图书馆可以提供给人一个丰富活泼富于变化、而又安静开敞的空间,同时使人在未进入图书馆之前就能感受到这种空间变化,并因此产生一种欢快激动的心情,并伴随学习始终,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公众对图书馆的各方面感受,我于2015年1月26日制作好了一份相关的网络问卷并和另一位同学组成个小组进行网络投放,并考虑到网络人群的相对局限性,我们又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如:老年人和儿童)进行进一步的线下调研。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回收了有效问卷504份,各人群类型、性别、职业等比例尽量做到合理。我们主要从大众对图书馆的认知、内部空间的营造、外部环境与造型、流线合理度、大众使用需求和舒适度几个方面入手。部分调研结果如下: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和一些主观题的反馈来看,公众对图书馆这一项重要的公共建筑是认可其价值的,也是十分重视图书馆对于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个影响。通过分析,公众对于图书馆最大的诉求是安静、交通便利和环境优美,而这也正恰恰是图书馆选址的几大要求。其次,给予来馆人员一定的休憩娱乐空间是必要的,大众希望的是一座综合设施完备的图书馆。在流线方面一定要清晰、便捷而且分区应该合理。最后在造型方面,公众希望当代的图书馆设计应该能一定的体现其文化建筑所应呈现出的历史内涵。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公众的反馈和自身对图书馆建筑的理解,再结合地形进行设计。2、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和参考咨询等多功能的学术性服务机构,是全省藏书、目录、馆际协作与协调、图书馆学研究和业务培训的中心。它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等社会职能。图书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设有19个不同类型借阅室,1000个阅览座位,8层书库设计总藏书量330万册。2.1平面分析福建省图书馆把建筑的适用性放在了第一位。它的设计没有照搬国外图书馆集中式的布局形式,而是采用了更复合国情的适度集中的庭院式布局:以门厅、中庭、出纳厅、书库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四层的阅览室和内庭院。四层高的中庭对两侧庭院开放,内外空间流通,适合南方温暖的气候,它所形成的舒适惬意、富有魅力的共享空间,构成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核心。两侧主要的阅览室,进深12.3m,南北向均面对绿化庭院,不舍空调,自然通风采光良好,创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览环境。中庭作为公共空间的核心和交通枢纽,合理地组织借阅活动,其两侧对称布置阅览室,使读者易于识别,一进入中庭就能很容易找到借阅空间;把采编加工等业务用房集中在西南角,与书库有便捷的联系。这很好的解决了读者、书刊、管理人员三者的流线。在平面功能布置上,设计师把读者多、借阅量大的报纸期刊阅览室、青年自修阅览室放在底层、安排在入口两侧便于单独对外开放;把外文阅览、检索及研究室等人流较少的部分放在顶层;把古籍、善本、视听、缩微阅览室布置在较远的东侧,自成系统,与计算机房、报告厅等需要空调的房间相对集中,便于集中空调。这样的布局使新馆获得了较高的使用效率。2.2空间分析内部的空间井然有序,一进入口便是一个四层通高的门厅中庭,其采用玻璃井字格的封顶的处理,白天可引入自然光。阅览区域围绕着门厅内的中庭布置。立面上的矩形开洞打破了沉闷的实墙又给读者提供了一处驻足的场所。在调研中观察到有一些读者在窗洞处利用自然光阅览书籍,我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一幕场景,也体现了图书馆一种良好的氛围。阅览区域明亮而且宽敞,在空间的利用上也比较合理。总平面图内部庭院2.3造型分析福建省图书馆作为文化性的公共建筑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因此,有文化气息、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造型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中,建筑师抓住了突出地方性这个关键,在地方特色上寻求突破与创新。2.3.1入口处理设计师在图书馆的入口处增加了一个圆形的环廊,上部作为室外阅览廊,下部架空,形成上部封闭、下部透明的外观形象,围合出一个半圆形的空间,隐喻福建最独特的民居建筑——土圆楼。为了产生更有效的联想,还在入口中心位置设计一个拱洞的符号,使之与圆楼的拱门有更直接的关联。这种处理使人们从嘈杂的城市道路进入图书馆大厅之前,有一个空间过渡,以实现情绪上的转换,并给予福建传统特色的暗示。2.3.2开窗处理适应不同层高的变化,建筑师在立面上采用不同形式的方窗,更突出了立面的艺术效果。顶部三个大型窗洞采用福州民居最有特色的曲线山墙的轮廓,以此对建筑所在地的传统形式有所表现。原本是实的山墙,变成了虚的山墙形的窗洞,再现了曲线山墙这个人们最容易感知的地方性的“标准意向”,无疑把传统山墙现代化,给人以全新的感受。2.3.3砖贴面处理在闽南的传统建筑中,花岗石与红砖混砌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装饰效果。建筑师在图书馆立面底部采用仿花岗石面砖与红色山形艺术砖贴面相间的勒脚处理,这是对闽南传统民居砖石装饰化处理的一种演变形式。利用新型的材料,新式的组合,在表现地方特色的同事展现时代特征。2.3.4女儿墙处理建筑师借用了女儿墙的高低变化来暗示闽南民居屋顶分段起翘的特征。在设计中并没有使用坡屋顶,也没有闽南的红瓦,只是取其最有特征的分段起翘的天际线,这是从闽南传统民居中概括、简化出来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它留给人们强烈的印象,构成了有效的记忆形象,即地方性的“标准意象”,因此把这个轮廓线用在女儿墙上仍然能够使人们在联想中感知这个福建闽南传统民居的特征,从而得到地方性的认同。2.4不足之处在实地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在实际应用和感受中福建省图书馆不足的地方:还书区域设置在二层,对于单单只是为了还书而来的人群是相对不方便的。阅览区域围绕门厅中庭的布置虽可以利用天然光,但是对于高峰段门厅人流量多的时期,噪音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在立面开窗造型上整体看上去虽是有规律,但实地调研时从地面人眼角度看上去时,开窗的大小、数量与外立面凹凸设计感觉太碎了一点。外部东侧的环境较为脏乱。3、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有着九十多年的历史。2007年3月1日迁入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新馆。新馆建筑面积25732平方米(不含共享使用面积),拥有上、下两层各六千平方米的“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开放式阅览空间。3.1总平面分析厦门市图书馆位于仙岳路南侧,与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如: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等)组合形成了一个文化艺术中心,以形成了区域的文化优势。图书馆总平面采用“一”字形进行变体的条形平面,可使主要的房间朝南北向布置。另外,设计中庭从而解决进深较大的问题,解决采光避风问题。图书馆又与另外的一些公共建筑彼此互补,并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它们处在一个区块内,增强了文化优势。几者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3.2室内平面分析厦门图书馆室内平面又对外开放的一二层与后勤办公的局部三四层所组成。平面形式类似“集中式”布局,其矩形平面,室内大部分统一的柱网,从而形成灵活、高效、有弹性使用的空间,结合实际又设计了出彩的采光中庭。从主要的一二层平面上可以看出,公共服务空间是围绕着中庭布置,设备用房和部分办公区域布置在较远的西南角与东北角,各自有单独出入口,各成一体又与公共服务区域有一定的联系。局部三四层位于北侧,三层全部为库房部分,四层则是办公人员区域,总体的分区明确、合理。流线方面,读者、办公、后勤三者的流线互不干扰,而且主次入口和其他疏散出入口明确。垂直交通方面设置了两部对外开放的电梯及一部内部人员使用的电梯和多部楼梯,很好的组织了垂直流线。3.3空间分析3.3.1门厅两层通高的门厅是读者的必经之地,厦门市图书馆的门厅一进入给人的感觉就是宽敞明亮,空间简洁明了。除此之外它还图书馆交通组织的重要一环,除了分散人流外还有验证、咨询、寄存、展示、监控、值班等多种功能。因为门厅面积大,方便大量人流出入,并且合理的布置着室内绿化,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其对阅览区噪声的影响。3.3.2中庭厦门图书馆的中庭设计我觉得是一大亮点。设计为了解决进深采光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全玻璃环绕的中庭,大部分室内阅览区域环绕着中庭布置,中庭的北侧布置了一部观光式的电梯。除了自然采光和改变微气候之外这个中庭不同于福建省图书馆的中庭的是它又兼顾了环境优美的休憩功能。在调研过程中,不少读者会选择进入中庭休憩放松。此外,因为环境绿化做得到位,所以室内阅览区的读者既可以欣赏中庭景观又不会被中庭的活动而打扰到自身的阅读。3.3.3阅览区阅览区对于一个图书馆是最主要的一个区域,厦门市图书馆的阅览区域包括了报刊阅览区、自修室、IT体验区、盲人阅览区等区域,分区很明确,因为平面规整,所以各个区域联系紧密。在空间处理上打破矩形的沉闷,如局部一层的通高,还有挑出一部分的半室外阅览区等,在同一平面上做出了层次感。在家具的布置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馆内利用不同的家具来区分不同的区域,在提供指引的同时也给予人不同的阅读体验。3.3.4儿童阅览区儿童阅览区的设计在福建省图书馆调研时是没有的,但是考虑到这次的毕业设计的综合性,我觉得针对儿童这类特殊的人群应该拿出来单独分析,又从规范可知,对于儿童阅览室的设计应该要有单独的出入口和供儿童活动的一定区域。厦门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区空间宽阔,而且在单独的出入口处设计的是坡道而不是一般的阶梯,在桌椅的使用方面选择了塑料轻便的材料。在空间的布置上没有做过多繁杂的设计,但设计师把此区域远离其他阅览区,避免了噪音的干扰。3.4造型分析厦门市图书馆因属于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部分,因此其外部造型与临近的博物馆、科技馆和美术馆向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的整体。主入口的四根柱子则给人典雅庄重感,也起到突出主入口的目的。简洁而又富有现代感的设计在细节处也做了很多处理,例如在主立面装饰上采用了石雕的形式,其中流动的弧线也暗示着这座海滨城市的动感。铺砖颜色的取舍也是朴素大方,与其大体量和简洁的平面呼应。不同于主立面的全玻璃设计,在北侧临商业街的一侧立面上则结合平面功能采用窗洞开窗的形式,虚实结合。室外的疏散楼梯很好的融入周边的绿化,在立面上也产生了凹凸感。4、结语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聚集、让人停留,人们在此阅读,在此交流,在此冥想。人与人,人与书籍发生联系,建筑为其提供了场所。而与这种行为模式相对应的建筑模式就是图书馆。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书籍资料的阅读,我主要把握了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这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空间感知、流线组织和构思创意。参考文献:[1]黄汉民,刘晓光《时代气息乡土韵味──福建省图书馆设计回顾》[2]建筑设计系列教程——图书馆建筑设计[3]周进良《城市图书馆建筑研究》[4]各期专业学术杂志
本文标题:毕设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