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气象灾害—旱灾2、两幅图中干旱有何区别?1、用一个词描述两幅图片反映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干旱=旱灾?非洲干旱地区分布图非洲旱灾多发国分布图•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自然现象。干旱=旱灾×旱灾:指较长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林果和牧草生长需要,造成较大减产或绝收,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是一种自然灾害。干旱=旱灾×特点:具有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地域广。世界各国旱灾/饥荒发生次数(1974-2003年)旱灾常发生在降水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方。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空间1.我国旱灾分布有何特点?2.多发生在哪些干湿地区?3.哪些地区为旱灾多发中心?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华北江淮西南华南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时间1.我国哪个季节旱灾最多发?2.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又以什么季节的旱灾为主?我国干旱季节分布图春夏秋旱区夏秋旱区冬春连旱区秋冬春旱区春夏旱区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时间3.旱灾频发区旱灾发生的季节为何又有不同?试从雨带的推移规律入手分析。我国干旱季节分布图春旱伏旱冬春连旱区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四、五月南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时,北太平洋高压逐渐增强,随着该气压系统势力的增强,高压影响的地区逐渐扩大。副热带高压的北缘与大陆北部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4、5月,随着冬季风的减弱后退,夏季风的增强,暖气团推动锋面雨带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梅雨梅雨梅雨锋面雨带推移规律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夏季风进一步增强,暖气团推动锋面雨带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导致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或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季节。伏旱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七、八月,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推移规律7月、8月,夏季风进一步强盛向北移动,暖气团推动锋面雨带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区。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9、10月,南撤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月,受冬季风逼迫,加之夏季风势力减弱南撤,冷气团推动锋面雨带向南退至长江以南.10月,冬季风进一步增强,冷气团推动锋面雨带南撤退出我国大陆.长江中下游伏旱4-5月,华南地区进入雨季5-6月,南方地区进入雨季7-8月,华北东北进入雨季冬季,普遍干旱西南、华南冬春连旱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4.与西北干旱区相比为什么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非季风区季风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未利用土地分布广耕地林地分布广非季风区季风区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气候异常,夏秋季节降水偏少;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我国旱灾形成的条件(原因)气候条件——降水少,蒸发强人为条件——需水量大正值农作物生长季节,需水量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用水量大;工业发达,需水量大。其他条件——地表水资源不足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土层较薄,不易储水;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形成渗漏。地表径流量少。3、我国旱灾造成影响:①危害农作物的生长②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三)我国的旱灾2000年以来,受流域持续干旱、上游来水偏少、河道变化加速等因素共同作用,全国600多座城市有400多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1000立方米。③城市严重缺水626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三)我国的旱灾④危害工业生产旱灾江河水位下降水电站缺水停机电力紧张水源短缺金属加工业限产农业歉收农产品加工业减产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华北明珠—白洋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因旱灾有15年干淀,出现了水源不足、水位不稳、水质污染、泥沙淤积、鱼虾减少等现象。(三)我国的旱灾夏秋降水异常偏少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水浪费严重节约用水4、我国旱灾的防治措施(三)我国的旱灾水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改进灌溉技术培育耐旱作物(三)我国的旱灾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再生水已经成为本市第二大水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灌溉、绿化等。去年,全市用水总量36.5亿立方米,其中有7.5亿立方米是再生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探究:1、华北春季多旱灾的成因分析。①春季雨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雨季未到,降水少;②春季华北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旺盛。③春季正值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需水量大;④华北地区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2、西南旱灾严重的成因分析P38
本文标题:气象灾害—旱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6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