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姓名:侯德劭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指导教师:晏克非20080301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作者:侯德劭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逊.ZHANGXun成都交通承载力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山西建筑2010,36(7)通过建立城市交通承载力模型,分析成都交通承载力现状,深入研究了城市交通分别对城市人居环境核心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以探寻较为合理的人居环境优化策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期刊论文郑猛.张晓东.ZhengMeng.ZhangXiaodong依据交通承载力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城市交通2008,6(5)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静态对比测算中,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各街区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发开强度与交通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动态模型测试中,对3种方案的道路流量、交通负荷进行了对比,在空间分布上定位不协调区域及不协调程度.3.学位论文胡红大城市应急交通疏散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2008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危机、复合型危机以功能多样化、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为载体,导致突发事件频频爆发。应急疏散是世界各国应对大型突发灾难性事件,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急疏散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包含的不确定因素多,在疏散过程中对交通组织指挥和管理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我国当前对应急疏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北京2008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把应急交通疏散列为重点实施项目之一开展研究。本论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北京奥运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的规划与制定而完成的。本文研究主题为大城市应急交通疏散规划及关键技术,重点在于对应急疏散交通流及疏散过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应急疏散交通与正常交通的本质区别,建立反应应急疏散交通流特征的基础理论模型,完善并提炼应急疏散规划的基本方法体系和关键技术。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应急疏散的研究目标:一是根据应急疏散交通流特征与常态交通流的不同,对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条件下的驾驶员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不同于常态交通流特征和驾驶心理行为特征的应急疏散车辆跟驰理论模型;二是提炼应急疏散过程中的若干关键交通技术模型,如疏散路网交通控制、路径优化选择、疏散时间计算模型等,并将其整合到应急疏散系统规划方法论中,以提高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或实施的科学性和效率性:三是在完成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奥运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制定奥林匹克公园高峰日应急交通疏散预案并仿真,通过仿真校验交通关键技术,修正完善预案交通组织,评价疏散效率,测试疏散路网交通承载力水平。通过三年的深入研究,论文完成了拟定的目标并取得了以下预期成果:第一,采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和现场交通数据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应急疏散交通流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引入驾驶员行为差异分布系数和驾驶员经验判断系数,量化分析应急疏散条件下驾驶员不同于常态交通时的心理行为特征,结合车辆动力学最小安全间距分析推导出相应的应急疏散车辆跟驰理论模型(EECM)。与正常交通条件下建立的车辆跟驰理论模型相比,EECM模型首次在车辆跟驰的安全间距计算中包含了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心理行为因素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应急疏散条件下的交通流基本特征和疏散交通实际情况。EECM模型也为后续应急疏散交通流基础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驾驶员的心理行为因素,开发相应的应急疏散交通仿真系统提供了基础模型支持。第二,论文首次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角度,建立了应急疏散系统规划体系的总目标函数及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层层递进,详细地论述了集中式应急交通疏散的规划方法,完善了规划流程工作内容,并提炼出一系列交通关键技术模型,包括:应急疏散骨干路网IATC交通控制模型、危险区车辆路径选择模型、缓冲区车辆路径选择模型、疏散时间过程计算模型等,并通过交通仿真对部分模型进行了校验和参数标定。应急交通疏散规划方法体系及相关交通关键技术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应急疏散的整体组织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优化和利用道路交通资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策略,提高和改善应急疏散预案实施效果服务。同时,应急疏散交通控制、路径选择等交通关键技术模型的建立,也可为将来开发应急疏散仿真平台提供系统内置支持模型,具有实用价值。第三,论文首次以公交车与小汽车相组合的交通疏散方式,对北京2008奥林匹克中心公园高峰日应急疏散预案进行了仿真研究,详细阐述了预案的制定、仿真、修正与完善过程,并通过仿真对部分交通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通过逐级加载社会OD流量的方法,分析路网背景交通对疏散交通的影响,分析测试EEBN路网的临界疏散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散区路网总体临界交通承载力的算法模型,为疏散区路网整体交通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各项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关键技术的应用都会对全国其它各大中城市产生示范效应。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建立应急疏散基础理论模型、完善规划技术方法、提炼应急交通关键技术以及实施预案仿真与评价的研究过程中,力求挖掘理论普遍适用价值,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研究结论旨在既能为北京奥运应急交通疏散决策、组织与管理服务,又能为国内其它大中城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本文的研究,是国内首次将交通流基础理论、应急交通疏散规划方法体系与关键技术支持、预案制定与交通仿真实践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理论化的实践研究,以期全面提高应急交通组织管理、决策水平,加强应急交通疏散预案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优化改善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效果。4.期刊论文詹歆晔.郁亚娟.郭怀成.王真.刘永.周丰.ZHANXinye.YUYajuan.GUOHuaicheng.WANGZhen.LIUYong.ZHOUFeng特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环境科学学报2008,28(9)基于机动车在驶量构建了由路网资源、燃油供给和大气环境3个模块组成的交通承载力宏观定量模型.并选择北京市城区作为案例验证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资源、环境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北京市城区交通承载力在2005年出行比率和平均时速23km·h-1条件下为45.35×104辆,其中轿车为29.73×104辆,北京市交通发展面对的直接压力是机动车在驶量偏高.5.期刊论文王一飞.车伟光.陈贤.郑锋住宅小区对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阐述了国内外两种不同的社区发展模式的现状及特点,针对国内以住宅小区为标志的社区发展模式所引起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环境承载力概念.并以昆明市滇池路住区交通拥堵现状为例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开放住宅小区内部剩余交通承载力,增加子系统对母系统的资源返还;(2)通过营造网状社区街道,增加路网密度来完善区域交通微循环系统,从而缓解交通拥堵;(3)通过生态景观设计手法修复城市交通贯穿小区所带来的影响以保证小区环境质量.希望本文能对我国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相应的社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6.期刊论文侯德劭.晏克非.成峰.HOUDe-shao.YANKe-fei.CHENGFeng城市交通噪声环境承载力分析模型及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18)以城市噪声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计算城市区域路网最大交通承载力.分析模型是一个双层优化问题,其中上层是噪声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最大路网交通流量模型;下层是道路网上的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示例表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需求管理提供依据.7.学位论文惠英机动化背景下历史街区交通发展与规划研究2008近年来,随着人文、人居视角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注,历史保护问题和历史街区的良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快速的机动化进程,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开始凸现,机动化与人居环境的矛盾在历史街区尤为突出。慢行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模式引导历史街区的发展虽然在理念上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保障和实施尚面临一系列问题。次区域交通规划是落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历史街区交通规划对于充实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开展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所研究的历史街区侧重于“历史风貌地段”的概念,从区位、用地布局和功、交通特征等方面,将历史街区的划分公共活动中心型和复合型两大类,选取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指出交通区位的相对弱化、交通需求总量的提高和需求多样化、交通建设和风貌保护的冲突是复合型历史街区的交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交通规划开始从单纯的工程技术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构建不再是单纯的工程项目的分解和细化,更多的是价值判断的传递和公共政策的深化和推进,次区域交通规划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必须在基本价值判断下来解决,如何调控机动化需求、如何保障风貌保护成为规划的核心问题。论文构建了历史街区需求分析的技术框架,以山阴路风貌区为例对交通承载力和目标需求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梳理了个体机动化需求特点、公交和慢行需求意愿,提出基本对策:完善公交服务体系支撑地区发展和引导需求,发展汽车共用保障不可替代的个体机动化需求,内部道路网络改善考虑保护优先和慢行优先。要从调控机动化的合理进程与水平,促进历史街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历史街区的公交体系的完善。目前历史街区的公交体系存在衔接问题和服务盲区。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线路布设上缺乏与轨道交通衔接的线路,存在对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舒适度需求较高人群细分需求尚未满足。从出行服务链的角度来看,合理的社区公交线路设计可以促使历史街区吸引力的提升,内部出行链结构节点增加,街区活动节点的吸引强度增加并更为均衡。应用非集计模型SP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山阴路设置内部观光接驳巴士已经存在相当规模的客流需求。内部道路体系是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能否得到充分保持的关键。论文提出道路交通的风貌保护三要素:脉络、尺度和环境,并探讨了合理解决过境交通问题、层次化的内部道路、慢行保障的交通组织、交通设计街道设计整合等改善方法和措施。论文最后提出面向“衔接”的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编制框架,以及与控规衔接的交通控制和引导指标。8.期刊论文张正康.何峻岭.ZhangZhengkang.HeJunling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城市土地利用布局探讨——以《广州亚运村规划设计》为例-规划师2009,25(2)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有相互作用关系,其中交通相对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商业和文化活动等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可同期开展交通规划,通过分析影响交通可达性的因子及其权重,对地块交通进行优化,以可达性强弱及其服务特点,布置不同类型的用地,使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可达性相适应,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最优化配置.9.学位论文王权山水城市空间发展与交通规划研究——以惠州市为例2008自上世纪90年代初,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正式提出“山水城市”这一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和规划师开始从人文、生态两个视角对山水城市规划和建设给予关注。随着机动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山水城市的空间蔓延与交通问题开始凸现,交通发展与山水格局制约的矛盾十分突出。公交优先的交通模式引导山水城市空间发展在理念上已达成共识,西方生态城市的思想和精明增长的理念在我国学术界和规划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共识,但是如何保障和实施尚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视角,侧重于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选择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典型山水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指出道路建设导向的城
本文标题: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