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从汉字谈开去关键字:汉字,中华文化,传承载体,社会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文字发展,新词汇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基石,从汉字的造字,汉字的遣词造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中的深灰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等等,伴随着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词汇,对于这些新词汇,我们又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呢?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汉字的探讨。汉字起源说法不一,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汉字自起源至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汉字从出现到现在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汉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即使是在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面对西方拼音字,面对西方先进文化强大的冲击,汉字还是以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有其统一性和连续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跌宕起伏,分分合合,多次分裂但是始终还是保持着完整和统一,虽经历许多次分裂和政权割据,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国内其它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的文化都难以做到的。中国和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只有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中断过,自始至终都保持文化的延续,虽然中华文化也遭受过外族入侵,但最终却能过顺利传承,延续至今,汉文化的这两种特性与汉字的连续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总所周知,中华文化内部虽有不同的方言,但其文字都是方块字,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各地的人虽操着不同的方言,但却有着共同的方块文字,这使得各地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同一感。试想一下,若各地的人都操着不同的方言,还用着不同的文字,那么中华统一体可能早就四分五裂了,想统一起来也不容易,面对不同的文字语言又岂会有归属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文化传承与文字的延续密不可分,文字承担着对文化文明的记载,文字延续至今,文化的连续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汉字是中华文化信息传承的载体,对于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运用,对汉字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粗浅地窥视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做一方粗浅的了解。从汉字中可以粗浅地看出古代的社会情形,人们的生活状况。古代汉字以象形因素为约,几千年不变,始终不脱离以形知意。汉字的以意统形的方块形式常使人能从其形体结构直窥其意,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从单个汉字来看,其结构也往往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二。如“国”字,“国”的繁体字“國”,外面是大框,有表示家国城邑之意,内“戈”表示兵器,“口”表示人,其放在一起可表示为人执兵器在城内守城,蕴含了人民持戈守城,继而划定疆界,围固城郭,从而表达了国家统一、不可侵犯的丰富内容。“家”为上一宝盖头,下一头猪,表示为一座房子中养殖着一头猪,这表示家是提供居住和食物的地方。国家二字中“国”大家一起执兵器守城,而家给个人提供住所和日常食物,这不便与古代的社会情形相同。汉字“兆”在甲骨文中形状乃是龟壳烧后的裂纹,兆有征兆之意,其为古代人占卜得出的龟壳裂纹,从兆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有占卜的社会状态。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古人的伦理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君臣之道”:“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在古代社会,讲求的是忠君爱国,“忠”字上中下心,表示作为臣民要有一个中心,那便是他的主子,万事以其主子为中心便为“忠”。“父子之道”:中华文化中历来对孝文化相对重视,甚至出台了不少法律来维治孝道。“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要求子女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有先无后为大,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无后最为害怕,基于此,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人很受人歧视,那便是太监,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太监在这方面便冲了中华文化的两条传统,也难怪其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许多人眼中地位甚是地下,就连枭雄曹操也曾被骂为“宦竖遗丑”。“男尊女卑”:不得不说这的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内容(虽然这确实是一大陋习),在造字上我们便可看出古代女子相对底下的社会地位,许多贬义的词都是与女字有关,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在古代,女子被认为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宝盖头,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在谦词系统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不同,如夫称妇为“贱荆”,“拙荆”,“贱内”等相对贬义的词,而妇称夫则运用“外子”等相对中性的词。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皇帝称“天子”,从这我们便可以看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天之子,权利是上天赐予的,皇帝的自称为“朕”,而且其他的人不可以如此自称。王侯世袭,“袭”字上龙下衣,“袭”之人乃尊贵的龙穿着人的衣服,足见其尊贵的地位,而普通人则称“布衣”,足见严格的等级制度。传统文化中有嫡与庶之分,这也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汉字的运用也足见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有“大人”“老爷”“少爷”“奴才”“奴婢”等之别,从这些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在汉字中有一个表示地域的词“中原”,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种正统思想,为世界之中心,天朝思想,可以说是一种自信,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在汉字中还有几个字表示着对周边的称呼,如东夷,西狨,南蛮,北狄等等,这些词语中原一样,同样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天朝思想。但是到达近代以后,中华文化落后与西方文化,再以这种思想来看世界却是夜郎自大,愚昧无知了,对此,不做深入探讨。当然,从这些字词中我们也可窥视出传统中华文化的夷夏大防思想。中华民族从秦以来便是一个统一体,虽然多次分裂,但在大多数人脑中都有夷夏大防的思想,统一中华民族是必须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带领下,中国多次分裂却都能得到再度统一,面对外族的入侵,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等。汉字在不断的传承,也在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的更新及用法的变化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变化。最典型的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变革,从古文到白话文,是汉字用法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此之后,汉字的许多词语用法都被废除,如“老爷”,“奴才”,“小人大人”等表示尊卑的词地废除,昭示着中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有所瓦解,中华文化史迎来了相对平等的时代。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字的更新也是日星月异,虽然字增加的不多,但在遣词造句上却有着飞快的发展,外来词汇的加入,也正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士”“肯德基”“可口可乐”等词汇,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冲击碰撞融合而产生的产物。在中国,也不停的有许多本土的词汇在不停的出现,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历久睨新,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于新词汇,有些人持反对态度,有些人持支持态度。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文字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所更新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于一些用法好的词汇传承下去是必然的,对于一些较为糟粕的词汇,历史长河必然也会将其淘净,在古代不也出现过不少不太恰当的词汇(如奴才等),不也最终被历史所抛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载体,要了解中华文化,必然也要对汉字进行研究。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汉字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做的便是透过汉字去认识中华文明,去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汉字将过去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历史文化的成果运载到现在,运送到未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华文化完美的传承下来。
本文标题:汉字与中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