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汕头市城市化发展与问题研究
汕头市城市化发展与问题研究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濒临南海,位于北回归线之上,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著名侨乡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汕头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优势。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加快了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目前,全市总面积206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95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539.62万人,户籍总人口529.44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22.01万人;海外华侨有335万人。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汕头市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和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促进汕头市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一、汕头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国家曾在此设立领事馆,有“百载商埠”之称。1921年汕头设立市政厅。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81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立,汕头城市发展迎来又一个辉煌时期。改革开放30年,汕头GDP、人均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9倍、16倍和3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60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2倍;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从国民经济增长情况看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自2003年以来,汕头市经济开始复苏,进入了快速恢复性增长的轨道,全市GDP持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态势(见图一)。2011年,全市GDP为1403.44亿元,人均GDP为人民币25958元,按当期汇率计算,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全市1403.44亿元GDP中,第一产业为71.1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792.2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540.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56.4∶38.5,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8.7%,萎缩为5.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占15%以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38.5%,占比低于45%,需逐步调整改善。图一汕头市2006年—2011年全市GDP及增长速度情况2、从人口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汕头市城市化发展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比重指标在判断城市化水平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当前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统计方法忽略了占相当比重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当前城市化水平表现出多样性,单用非农户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因此,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应当综合考虑这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根据《汕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539.6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467.7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1.99万人,增长15.41%,年平均增长率为1.44%。2010年,汕头市户籍人口524.1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69.42万人,占常住人口539.62万人的比重为68.46%,超过50%;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为237.91万人,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合计为167.02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70.2%,达到70%以上;3、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情况看汕头市城市化发展汕头市正在积极谋求汕头在国家层面的发展定位,城市发展有了新格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汕头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显现。2011年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个,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34个。中心城区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装置2个,烟尘控制区9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58.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7分贝。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7721.64公顷,绿化覆盖率41.84%。汕头正在加大城市规划力度,以“多规融合”启动新一轮全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规划“一核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和“一湾两岸”的城市形态,城市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不断增强。启动市场运作、资本运营机制,整合盘活城市优质资源,加强和中信、中交等大型央企的战略合作,重点打造珠港新城、濠江新城、东海岸新城和西部生态新城,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濠江新城首期南滨片区和苏埃湾过海隧道项目奠基启动,东海岸新城已形成陆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珠港新城完成整体规划设计,西部生态新城金凤西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围绕区域交通一体化,积极谋划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推进港口、铁路、高速路网建设,主动与周边城市对接,城市交通功能不断提升。4、从交通运输和邮电发展看汕头市城市化发展港口资源是汕头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汕头有海岸线289公里,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可建5万吨级至30万吨级泊位50多个,拥有建设深水大港的优良自然条件。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呈现逐年快速上升态势(见图二),201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超过4000万吨,汕头正在加强港口规划和建设,正在朝年亿吨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方向前进。图二汕头市近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增长速度至2011年,汕头市拥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41.39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84.52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40.18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包括储值卡用户)587.29万户。每百户拥有住宅固定电话118.20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包括储值卡用户)110.93户。计算机互联网络总用户78.75万户,增长17.9%。固定电话已普及到每家每户,移动电话普及到每个人。5、从教育、文化、卫生看汕头市城市化发展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4461人,只占常住人口的4.16%;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83191人,占常住人口的14.51%;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031117人占常住人口的37.6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216人上升为4164人,十年增长了88%;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634人上升为14528人,十年增长50.8%,增速较慢。同城市化评价模型指标要求:受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80%;在青年适龄人口中受高等教育的人达到15%相比,人口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素质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卫生医疗方面,至2011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976个,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个;实有病床位13057张,每万人口拥有床位数24.20张;卫生技术人员1723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556人,每万人口拥有医生数14.00人。同城市化评价模型指标每百人口拥有医生数1名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综上所述,从近十年汕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量、人均GDP及其增速、三次产业产值发展比例、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口结构、城市建设、港口发展、教育卫生以及通讯等指标分析,汕头市的城市化率处在较高的水平,达到国家城市化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全国282个地级市中,深圳、珠海和佛山依然保持了100的城市化率。乌海、汕头、克拉玛依和防城港市等四个城市的城市化率则超过了95%,其分别为99.96%、99.06%、98.60%和98.01%。”中的99.06%的水平。但是,汕头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人口接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面临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等问题。研究寻找解决这些存在问题的对策,有利于促进汕头市城市化协调发展。二、汕头市城市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城市化过程实质是现代化过程,具有自身规律,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不同,其发展进程也不同,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城市化的和谐发展。(一)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观察汕头市近十年GDP及其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见图三),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8.75%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5.07%,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7.01%逐年上升到2011年的56.4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4.32%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38.48%,呈逐年下降的态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应是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达到45%以上。而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产业产值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因此,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状况。图三汕头市历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二)汕头市城市化发展面临着用工难和人口素质低的压力城市化水平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工业、服务业转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民工已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且流动性不断提高,特别是大量新生代民工已经涌入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受新价值观的挑战,新生代民工的就业观念已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农民工”,他们不仅追求职业生涯的发展前途和工作环境条件的舒适度,而且追求工厂周边的交通、生活配套,包括:超市、娱乐场所、休闲中心、公园等社区市政软硬环境配套设施。然而,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大多数乡镇企业缺少满足新生代民工这种需求的条件,尤其是工厂周边的交通、生活配套等社区市政软硬环境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更是不能满足民工日益增长的需要,导致当前新生代民工“高流动性”突出,“短工化”趋势明显。另外,外来工和城镇周边的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享受与当地同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同等教育待遇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外来工子女读到高中阶段就必须回学籍所在地继续上学,参加高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外来工难于融入当地社会,给外来务工人员长期扎根汕头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用工越来越困难,特别是熟练工人的招聘就更加困难,加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中西部民工回流产生叠加效应,加剧了用工荒的问题,民工“无限供给”的状况彻底改变,“民工潮”已变成“民工荒”;伴随着用工难的用工贵,且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乡镇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存在着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上的差距,从而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妨碍了城镇化的推进。根据《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汕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每10万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大专以上)的为821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7072人。而汕头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416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4528人。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汕头市每10万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高中程度的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90%。由此可见,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面临着用工难和人口素质低的压力。(三)汕头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存在城镇发展和分布不平衡问题汕头市的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861—1949年,这是一个离散—极核阶段。1949—1978年,汕头市的城市化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1年汕头市城市化进入了快速聚集阶段。1991年之后,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及潮汕地区调整区划为三个地级市后,汕头的城市化进入了极化——扩散阶段,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从户籍非农人口所占的比例看,还是从非农产业人口
本文标题:汕头市城市化发展与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