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目荟萃(上)
1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目荟萃(上)1.阅读温庭筠的《菩萨蛮》一词,完成下列题目。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④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⑤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注】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②叠:皱(眉头)。③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④花:簪花。⑤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⑥罗襦:丝绸短袄。(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答:(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A.李清照B.李贺C.李白D.李绅2.阅读与欣赏。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答:3.古诗词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2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4.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答:(2)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5.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答:(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答: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答:(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答:3(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答: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答: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题目。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2)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答:。(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9.古诗阅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的品质。(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4何表达效果?答:10.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1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答:(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12.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13.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1)—(2)题。5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题目。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5.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毛滂(宋)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答: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终。”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②(2分)赏析:1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18.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以下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题目中“酬乐天”是什么意思?答:(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1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答:7(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2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1.阅读《浣溪沙》,回答后面的题目。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答: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答:2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8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4.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本文标题: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目荟萃(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0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