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苏省盐城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高三生物试卷第1页共9页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与核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B.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C.含RNA的细胞器一定含DNAD.含DNA的活细胞一定含RNA2.研究者对小鼠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丙细胞中都不含有染色单体B.甲、丁细胞都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相同D.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特征相同的细胞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C.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4.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B.A、B两种细胞器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增大光照强度一定会提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D.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这是植物得以生长的物质基础5.质量分数为0.9%的KCl溶液与人的血浆等渗,但将红细胞置入其中会破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KCl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B.K+能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C.KCl能使红细胞中蛋白质变性,导致红细胞破裂D.红细胞在KCl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导致破裂6.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肽键遭到破坏B.“Tpel”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D.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7.下表列出了四项实验方法及其原因,正确的是选项方法原因A酵母菌计数取样前需振荡使死的酵母菌沉降B用解离液处理洋葱根尖细胞维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C在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将各组淀粉与淀粉酶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保温使酶充分发挥作用D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各小组调查的数据要汇总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8.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高三生物试卷第2页共9页a骨骼肌bdc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F1F2甲×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15:1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A.凸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甲组杂交所得F2凸耳包含8种基因型D.乙、丙两植株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9.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C.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D.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2410.下列有关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复制总是精确无误的,不会出现差错B.PCR与细胞中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条件完全一致C.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启动子,启动子是DNA复制的起点11.下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已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所得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12.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种群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不同地区的种群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13.当快速牵拉右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d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B.牵拉骨骼肌时,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AD图二正常女正常男乙病女两病女ⅠⅡⅢ1234567891011121314图一高三生物试卷第3页共9页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D.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1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基因重组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15.下列有关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C.效应B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淋巴因子可加速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1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产生和释放B.大量失钠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等D.乳酸进入血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17.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1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备果酒和果醋的实验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B.加酶洗衣粉中的四类酶制剂都能直接去除衣物上的污垢C.用二苯胺试剂进行DNA鉴定时需要沸水浴加热D.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都需要在适宜的营养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19.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产生特定抗体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20.下图示利用二倍体小鼠所做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运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本B.图中囊胚的细胞基因型都相同C.代孕母鼠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嵌合体幼鼠是二倍体免疫后脾脏中的细胞0abcdNAA溶液浓度插条生根数高三生物试卷第4页共9页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21.男性红绿色盲患者(Xb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B.核DNA数目比值为2:1C.红绿色盲基因(Xb)数目比值为1:1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22.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ATP的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B.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过程需要消耗ATPC.酶和ATP共有的组成元素是4种或5种D.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是唯一的,而合成ATP的场所不唯一23.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用于B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4.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不一定在家族每代人中均会出现B.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属于染色体变异C.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通常高度不育D.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2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下图表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致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B.通过离心去上清液可以除去胰蛋白酶C.在超净台上操作即可满足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无菌条件D.出现接触抑制前,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有可能呈“J”型增长第II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26.(9分)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的优点是。(2)步骤①中,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3)若步骤②中使用的试剂是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步骤③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黑藻细胞发生的结果。步骤④滴加清水后,步骤⑤观察到多数黑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4)假设将黑藻三个相同的叶肉细胞分别放在a、b、c3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高三生物试卷第5页共9页得到如下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则结构②在3种溶液中的颜色差异(明显/不明显),实验后结构③浓度的大小关系为。(5)近年来,人们发现黑藻也能利用有机碳进行混合营养生长,且光合速率得到提高。研究人员以醋酸盐补充有机碳源,研究其对黑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①提取和分离黑藻叶中光合色素的操作如下图,图中试剂A、B分别为,操作C的要求是。②由上表数据可推测,补充醋酸盐之所以能提高黑藻的光合速率,是因为。27.(8分)有两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在阴蔽处生长。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透明盒子中。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光强[μ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放氧速率[μmolO2/(m2·s)]叶片A-20-10-5-15152830叶片B-2-0.51.536101211(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阴蔽处生长的叶片是。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2)光照强度>600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受限制;此时,叶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3)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4)光照强度为500μmol光子/(m2·s)时,叶片B的真正光合速率为μmolO2/(m2·s),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放氧速率下降的原因是。bca①②③黑藻叶高三生物试卷第6页共9页28.(7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图甲图乙(1)比较两图可见,两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的不同是,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2)图甲中的①与图乙中的(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同一种物质,合成该物质需要酶的催化。两图中,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的结构(相同/不同)。(4)图乙中,存在碱基A与U配对过程的是(填写图中数字序号)。29.(8分)下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该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个染色体
本文标题:江苏省盐城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