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变化体现了()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B.专制主义统治走向完备C.专制制度的日趋完善D.中国传统思想地位巩固2.东汉时期“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政治上建立君臣关系,在私人感情上建立父子关系,被推荐的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负义,将为士人所不齿。这种现象()A.为士人入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B.反映了选官中浓厚的儒学伦理观C.放宽了对士人入仕年龄的限制D.使伦理关系成为官员联系的纽带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9.9次/年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倒退危险D.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4.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晋商和徽商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商品经济致使衰落B.无法顺应新时代的转型C.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D.专制体制局限未能突破6.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B.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D.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7...康有为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能成才。”“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图是................(.).A...彻底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B...以“中西会通”宣传西方近代政治思想.................C...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D...完善“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体制.................8.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次年获得专利。1897年5月2日《时务报》刊文对此进行了介绍。1899年初,中国购买了几部马可尼旧火花式无线电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马口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各舰艇上。这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在国际间的传播速度加快B.清政府开始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C.当时中国对新技术的应用领先世界D.“师夷长技”始终是救亡图存的首选9.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A.对于外来文明的态度没有排斥B.对清朝政府未完全放松警惕C.斗争的主要矛头发生转移D.“扶清灭洋”口号是一种误读10.清政府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1906年颁布了《奖励商勋章程》;1910年颁布了《奖励棉业章程》等,对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理解准确的是()A.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B.彻底的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C.有助于消除“贱商”“抑商”观念D.目的是为了解决清政府的财政危机11.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南方各省督抚与外国侵略者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拒不执行朝廷宣战诏书,制止和预防地方战乱,保护西方各国在华的利益和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协议()A.有利于东南各省的安定和发展B.使东南各省遭到列强进一步侵略C.清政府在东南各省的统治瓦解D.导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迅速蔓延12.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13.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主要职能在于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后增设“计划部”,并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此举()A.利于抗战时期的资源调配B.探索着苏式计划经济体制C.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D.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状况14.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共610人。越南、朝鲜的来宾也应邀出席大会。据此可知()A.中国共产党已形成全国性政权B.农村革命根据地遍布大江南北C.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互动局面D.工农武装割据推动根据地发展15.1938年安庆、九江、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军委会就曾指示“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皋山一带为根据地,适机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联络线。”这则指示说明()A.片面抗战路线致第九战区败退不断B.八路军深入敌后持久消耗日军C.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渐趋消极防御D.国民党建立根据地进行游击战16.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A.新中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美国已经改变孤立中国的政策C.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7.20世纪50年代,杭州农产品公司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股息红利和单位股值进行了调整:杭州农产品公司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调整表时间股息红利(元)单位股值(元)1953年12月1日0.03110980.271955年4月1日0.03268980.40以上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开展D.土地改革的完成18.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遂搁置了此事,但在1970年最终与新中国建交。中加建交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C.中加两国的现实需要D.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19.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A.民主基础的扩大B.对一般民众的示好C.阶级矛盾的缓和D.公民大会权力扩大20.《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21.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A.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B.小州之间的利害冲突C.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22.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主权在民B.人身自由C.推翻专制D.思想自由23.马歇尔在这一拯救工作中所付的努力,中国人会——的确是热诚地——感谢他。美国和世界应该感谢马歇尔所从事的相当重要的服务。这是美国的民主力量、原则、威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来作为建设和完善的模式。据此,当时马歇尔的政治意图是()A.以美国政治体制来实现中国的和平B.制造亲民形象以掩盖美国扩张真相C.将西欧作为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基地D.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24.“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新经济政策的成效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25.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B.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C.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Ⅱ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5分,27题15分,28题10分,共50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人愿意重新经历大萧条时期的艰难和痛苦。凯恩斯的理论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当时没有多少信奉者,但战后却大行其道,在50年代和60年代主导着各国政府的政策,即使在保守派执掌政府时也是如此。各国政府将经济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利用财政和货币方面的权力来促进投资、生产和就业并控制通货膨胀。各国政府都采取“反周期”措施,也就是说,在商业周期运动显现出衰退迹象时就扩大政府支出。充分就业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通过提高统计技术和经济预测的水平(尽管还远非完善的工具),经济计划和“微调”就能被加以切实可行的操作。然而,这样的计划采取的是引导和指导的形式,而不是强迫的形式,这与苏联和苏联集团施行的严格、细致和教条的中央计划有显著不同。材料二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在1979年成为首相,她发起了反对福利国家的运动。而在1981—1989年担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很快也加入进来。两位领导人都抨击福利国家,认为这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和官僚主义的制度,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推
本文标题:江西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1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