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李爱芹浅谈中国传统的诗画意境
密号研究生请勿填写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姓名李爱芹学号15419150245专业美术学考试科目艺术美学(论文)考试时间2016.1注意:此半页研究生请勿填写题号分数阅卷人123456789101112总分密号:密号:注意事项1.以上各项除试卷密号之外必须填写清楚。2.可正反两面书写。3.答题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浅谈中国传统的诗画意境之美李爱芹[摘要]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诗歌与绘画方面探讨意境之美,并以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进一步体会诗画意境的内涵。这种诗画意境不仅是古代文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中国艺术创作中的完美体现。[关键词]意境;情与景;诗歌;绘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意境也称“境界”,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审美范畴。《易传》的“立象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说等是其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但主要还是根源于人们的诗歌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经验。唐代是意境说的成熟期,王昌龄的《诗格》中首倡“三境”(物镜、情境、意境)说,成为下启诗僧皎然《诗式》取“境”论的重要步骤。近代的王国维融合了古今中西的审美经验,对意境说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意境的创造和真正实现是由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意境在中国传统诗画中广为运用,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绘画、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后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苏东坡评论他的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此,诗画结合的意境美正是中国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境诗歌意境是指诗歌作者由客观世界的物象通过主观刻画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形象从而引起观赏者的审美体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自在圆满,超越时空,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自古以来,诗歌是讲究意境美的,诗人把营造诗的意境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王昌龄《诗格》中提出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镜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①王昌龄在这里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他认为要写好“物镜”,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逼真的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①王昌龄《诗格》,中国历代诗话选一,岳麓书社1985版,第38—39页。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感体验才能把它深刻地表现出来;对于“意境”必须有真诚的人格,真切的发现,得自心源,意境才能真切动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镜》云:“取镜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也反映了意境创造的问题。美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也强调了情感的抒发,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于境界说他也以许多诗词为例,做了这样的描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当作“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又例如:唐代杜牧的《乌江亭》中“兵家胜败事不期,忍羞包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又是另一种意境,然而,这些诗作无论是以意取胜、以情取胜还是以气取胜,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艺术境界。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中国绘画艺术是“意境”的艺术,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早在唐代,王维就创造了诗与画的新境界,苏东坡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概念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较为突出的是五代和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五代的董源,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画风平淡天真,率多真意。作品多描述林麓烟菲、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江南景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潇湘图》(图一)作者以江南的平缓山峦为题材,取平远之景,江上有一轻舟飘来,江边的迎候者纷纷向前。中景坡脚画有大片密林,掩映着几家农舍;坡脚至江水间有数人拉网捕鱼,画面表现的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意境。董源这种超然淡远、平淡天真的文人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宋、元时期文人画兴起,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提倡的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绘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到了元代,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画家们把亡国的情绪带入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把“诗书画印”相结合,状物寄情,聊以自娱。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对意境的表现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现代美术教育家贾又福又说:“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追求是营造意境”。为此,可以说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那么创造新的意境也成为新时期中国画创作的新课题。三、诗、画中的美学趣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类。他说:“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他认为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属于“有我之境”;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起,白鸟悠悠下”属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②因此,我们以王国维的观点为依据,来探讨诗画中的另一审美趣味。(1)有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指意境结构中艺术家直接出场或艺术家情感色彩非常明显的意境形态。艺术家的自我是否在作品中得到明确显现,既取决于艺术家的人格结构和创作个性,也取决与艺术家的抒情策略。在艺术作品中,那些直抒胸臆之作往往容易让欣赏者形成“有我之境”。元代的倪瓒当数一个典型,如他的《渔庄秋霁图》(图二)画面景物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他通过精炼的笔墨,传达出闲适无奈、淡淡哀愁和一种与世隔绝的空旷、寂静和冷清。在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极为简练的笔墨趣味中,构成一种思想情感的美。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说到:“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哀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这里的“一种灵气”不是指客观自然景物,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绪情感和观念。(2)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指意境结构中主体不直接出场或主体的情感色彩不是非常明显的意境类型。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漏,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优美的“无我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4页。之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首要提出“气韵生动”,主要是看作者是否把客观事物的风度韵致表现出来,但这种风韵也要建立在对自然景物真实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上。由于无我之境中的情感内涵具有隐蔽性,因此,它的成功实现对欣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对自然风景没有审美经历的欣赏者是难以体会到无我之境的存在的。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常说对艺术的欣赏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那么具体到有我之境上,是入乎其内容易,而出乎其外难;而在无我之境的形成中,则是出乎其外容易,而入乎其内则较难了,欣赏者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旁观者而不能体会到作品中的意境。这种“无我之境”,不仅是作者自己的体悟,更需要欣赏者在观赏作品之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领悟,从而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能更好的与作者产生一种共鸣。因此,在无我之境中,艺术家要做的是尽量引起欣赏者的注意,并适当地为欣赏者进入意境提供暗示。四、结语综上所述,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范畴,它建立在中国古代艺术的抒情传统基础之上,尤其是在中国诗画创作中的展现。在我看来,只要有情感的抒发,就可能有意境的呈现。因此,理解意境的内涵,体味中国传统书画中的意境之美能使人们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遗产。而意境不仅对古代艺术有效,而且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创作中,追求意境的实现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方向,有意境的现代艺术作品应该在多元创作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图一《潇湘图卷》图二《渔庄秋霁图》[参考文献]:[1]简平编,《王朝闻美术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2]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89.[3]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北京第1版。[4]张黔、陈汗青,《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5]宗白华,《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标题:李爱芹浅谈中国传统的诗画意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3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