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
要求:提交一篇有思想深度、联系实际、有针对性、有独到见地的书面报告,文体不限,字数为2000-2500字。书面报告不得抄袭、剽窃讲座新闻稿等他人成果,所有引用的观点和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凡发现弄虚作假者,课程成绩评定为“不通过”。书面报告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所选听的各场讲座进行全面的主题综述。2.带着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联系个人或班级或院系的实际对其中某场或某几场讲座写出深入原意,言之有物的心得体会。3.对《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我听过的八次讲座下面是学校新闻网上的通讯稿:1、2008年9月25日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第二讲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知识、有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在进一步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关心和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一中心主题,《清华新人文讲座》已经在全校连续推出六个讲座系列。作为培育“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在全球化挑战日盛一日,中国和平崛起不可阻挡的新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必将承载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重新探索和反思人文与科学的融合这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的重要命题,将再度启发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传统和育人思路,并为建设新时期的一流大学寻找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多认同的理念支撑和实践依据。为此,《清华新人文讲座》将推出系列之(七):“人文与科学:双赢和融合”。我们期望广大师生能与演讲人一起共同探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文追求与科学精神、文化自觉与文化融合、价值认同与理性选择对于大学发展和民族复兴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第二讲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从黄昆的科学成就谈治学创新之道演讲人:朱邦芬院士主持人:李树勤教授日期:2008-9-25时间:15:45地点:六教6C300教室入场须知: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新人文讲座》进入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学分系统,请全体本科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务必携带学生证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该讲简介:黄昆是国际声子物理学科开拓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物理奖。黄昆被公认为最有创新性的中国物理学家:多项研究成果以他姓名命名,如多声子“黄-里斯理论”,X光“黄散射”理论,晶格振动的“黄方程”、超晶格光学声子的“黄-朱模型”等。演讲者朱邦芬院士有幸和黄昆在一个办公室工作15年,是“中国得到黄昆先生教诲最多的一个人”,他试图通过黄昆的例子,诠释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演讲人简介:朱邦芬,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被分配到在江西省军区农场劳动2年,到江西德兴铜矿工作到1978年,又考研回清华,1981年获得固体物理硕士。1981-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任助研、副研、研究员。2000年任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他曾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因为时间比较早,只有预告。可以根据题目《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从黄昆的科学成就谈治学创新之道》来综述2、2008年10月23日校长顾秉林做客清华新人文讲座诠释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新闻中心讯学生通讯员王刚摄影郭海军】10月23日下午清华6教C300阶梯教室,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做客“新人文讲座”,发表了题为“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精彩演讲。在讲座中,顾秉林校长以独特的视角,结合中外广泛事例,全面阐述了加强人文、艺术、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种融合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人才发展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使命。顾秉林校长平易近人的风格、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发人深思的精彩见解深深地吸引和启发了在场的全体师生。此次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的第五讲。在讲座的开始,顾秉林校长引用李政道、高尔基、玻恩等大家的名言,以达芬奇、爱因斯坦等知名人物为实例,结合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分析了科学、人文与艺术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科学、人文与艺术虽然都有自己的哲学属性和方法论,但是它们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担负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科学、人文与艺术的共同目标——真善美。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随后,顾秉林校长结合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和不断完善的育人理念,并结合清华历史上诸多大师共同具有的文理兼容、全面发展的特点,客观印证了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在人的全面发展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指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文、理、美兼容才是最好的。”“那么如何做,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呢?”顾秉林校长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进而指出,在大学教育当中要把握“潜移默化、相互渗透、融合古今、贯通中西”的原则,教育要少而精,重在提高质量,真正把人文、科学、艺术精神融于学生的专业领域。强调,要加强科学教育,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塑造完整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在科学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在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进而真正达到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融合即真善美的统一。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顾秉林校长指出:“创造和创新是科学、人文、艺术的灵魂。”他阐述了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多种类型,并用黑体辐射、Planck的量子论、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等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佐证了科学、人文、艺术与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内在关系。希望同学们自觉提升综合素质,争做拔尖创新人才。演讲结束后,顾秉林校长坦诚地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对话互动。他仔细倾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并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表示,学校会继续拓宽沟通渠道,更加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建议,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科学、人文和艺术教育的真正融合。《新人文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胡显章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并做了精辟的总结,他希望同学们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人文和艺术相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好求知的真理观﹑善恶判断的价值观和对美与丑选择的审美观之间的关系,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本学期开始,清华大学把《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等高端演讲、人文社科类和科技学术类的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列入本科生必修环节,名称定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本学期计划进行15讲。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薛其坤院士、陈难先院士此前以“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为主题曾先后做客本学期新人文讲座。(编辑襄桦文清)3、2008年11月20日李惕碚院士做客清华新人文讲座谈原始性创新与创新的实现【新闻中心讯】11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第八讲在6教C300举行。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惕碚院士做了题为“原始性创新与创新的实现”的精彩报告。李惕碚院士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我国宇宙线和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的发展,从更高的视角对创新这一命题做了全面细致的阐释。讲座不仅使同学们懂得了什么是原始创新以及如何实现创新,李惕碚院士对科学研究的不懈求索的执着精神、对祖国天体物理发展的满腔热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李惕碚院士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其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前身)云南高山站进行多年宇宙线物理研究,从1970年后期开始组织开展我国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他在宇宙线和空间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天体高能辐射过程研究、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惕碚院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们探讨了创新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他并没有单纯抽象的谈论创新,而是结合自己坎坷的科研之路,并且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和图片,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对创新的看法。围绕“什么是原始创新”李惕碚院士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观点。李惕碚院士引用他在2001年为清华大学学生《探索》杂志写的“探索与创新文化”一文说:“科学探索的本质不是模仿,不是与现行标准的接轨。追求概念、方法和原理创新是科学探索有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且列举了数学界三位大师的创新事例:一个是陈省身教授在示性类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冯康在有限元计算方面的工作。李惕碚院士说“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指出创新是科学发展、国家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他与大家一起回顾了他几十年来在天体物理与宇宙射线研究工作中的种种坎坷与挫折,以及中国科学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他对科学事业的孜孜不倦、不断创新的精神和一个科学家忧国忧民的真切情感。对于“原始创新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结合云南离子质量估计事例,李惕碚院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创新要“从实践中提炼基本问题。”实践不仅是创新的源头,实践还是探索不致误入邪途的保障。李惕碚院士还举了国内外在天体物理观测与研究方面的大量例子,结合精美的幻灯片,向大家介绍了创新的实现过程,使大家对这一复杂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最后李惕碚院士总结到:“创新是一种追求、选择和标准。”李惕碚院士在讲座结束以后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问答。4、2008年12月11日刘兵教授做客清华新人文讲座谈科学家社会责任【新闻中心讯学生通讯员牛鹏涛】12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技与人文:双赢与融合”的第十一讲在六教举行,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刘兵教授给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科学家及其社会责任”的精彩讲座,使在座师生受益良多,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由技术层面提升到了社会责任和伦理意识的高度。讲座开始,刘兵教授首先引用CP斯诺、萨顿等科学家的例子,指出“人文与科学的分裂和隔阂,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有害的,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学科之间的划分过于狭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我们一般会认为这三者之间的距离很远,其实这是我们的视野过于狭窄所致,就像金字塔的三个面,你站的越高会看到它们之间距离越近,当你站在顶点时甚至会发现它们三者甚至就是一体的。”紧接着,刘兵教授从达芬奇出发,讲述了“艺术家”、“数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师”、“哲学家”等多重身份在达芬奇身上的完美统一,使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到人文艺术与实用技术间并不是必然存在冲突的。此外,刘兵教授还通过一些著名的剧本来展示戏剧中的科学形象,剧本有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傅雷恩的《哥本哈根》等。刘教授通过剧本中所讲述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造成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尤其是原子弹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恐惧,将同学们逐渐引入到对科学技术与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中来。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兵教授着重讲述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意识问题,并引用萨顿的话“科学是必需的,但只有它却是很不够的……科学史证明,科学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需要的,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证明了它的不足”来告诫大家,要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统一,不要使我们自己对技术的专注达到麻木不仁的程度,不要使我们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变得极度的枯竭。讲座在全体师生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接近尾声。在提问环节,刘教授还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要被“科学发展不应有任何束缚”的偏执认识所误导,而应时时追问“我们发展科学是为了什么”,有了终极关怀我们才可能在科学发展和幸福生活的
本文标题: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6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