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标准化良好企业确认评分细则
标准化良好企业确认评分细则——企业标准体系确认——陈渭一、确认的目的和指导思想1、对企业建立的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与其适应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和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是否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实施的评价确认活动;2、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价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并在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已正规运行三个月以上,且经过企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3、根本的目的是运用评价、确认、等级管理等国际公认的有效工具推动企业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以适应企业的需要;4、认真理解4A级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不盲目追求高等级而使管理失效。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程序1、提出确认申请向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标准化行政部门提出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申请;填写申请表;并送交企业标准体系表,标准明细目录及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2、成立确认专家组接受申请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十五天),组织确认专家组,任命确认专家组组长,确定专家组组员。必要时要与申请企业沟通;3、确认专家组审查企业提供的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制定确认计划并分工;4、编写检查表,并在确认组内协调一致,以上工作一般应在进入企业现场审查前完成。5、确认安排会进入企业,由确认组长召开企业最高管理层及相关管理人员会议,明确:(1)说明本次确认的目的、范围,介绍确认组组成;(2)确认方法、程序、分工;(3)要求企业提供的支持,说明确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沟通的方法。6、现场审查确认:先文件后过程地有目的地根据检查表进行;7、开具不合格(不符合)项,并在全确认组内协调一致,分析研究企业标准体系的总结;编写现场审查总结提纲。8、与企业最高管理者(层)沟通,就总结的主要问题和结论性意见及评分建议与企业最高管理者(层)沟通,取得协调和一致;9、确认总结会由确认专家组长召开,企业最高管理层(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参加。(1)介绍现场审查过程;(2)报告确认现场审查结论,评分及等级建议;(3)对不符合项要求纠正和预防的意见;(4)企业最高管理者(层)对现场确认审查的表态和意见;10、编写并上报确认报告确认专家组组长负责编写确认报告;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确认报告;11、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确认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自行安排企业发证;12、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告备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国家安排的试点企业发证。三、现场审查方法和技巧1、编制好检查表(1)根据企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各职能的标准化职能、企业标准体系(及标准),结合评分表的要求编制检查表;(2)选择典型的、关键的影响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特性为样本,特别是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特别注意接口;(3)突出被确认对象的主要功能,如经营管理标准,主要抓市场营销信息,合同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设计开发主要抓输入的技术要求和输出的结果是否符合生产的要求,生产管理重点突出各种资源的提供和文明生产有序;(4)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如突出质量、安全、职业健康、能源环境的重点,但也要照顾企业整体有序运行的需要,做到详细得当。(5)应有可操作性,审查项目具体,检查方法可行实用。如在现场抽什么样本,通过查看什么记录,向有关人员问询什么问题而获得证据和审查发现。2、检查表的主要内容(1)受审查部门;(2)依据:企业标准体系、评分表条款;(3)检查内容:按部门和过程执行标准提出;(4)检查方法;(5)审查记录和审查发现;(6)评分(扣分);3、方法和技巧(1)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如文件和信息管理可以从上而下由目录到文件的处理又如测量可从现场测量数据追溯到标准;(2)正向和逆向的审查方法如从合同管理到产品交付为正向,也可从质量或交付纠纷处理到合同评审的逆向;又如从工作标准向管理标准追溯,又可从管理标准向工作标准传递。(3)按工艺过程审核和按部分分工审查相结如技术标准主要在设计、开发、工艺等部门审核,而工作标准则主要在车间现场,而管理标准主要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查得出证据。4、审查技巧(1)沟通的技巧;(2)谈话的技巧;(3)提问的技巧;(4)查询的技巧;(5)验证的技巧;(6)分析总结的技巧;四、评分表和加分(具体见实施细则确认评分表)1、中小企业申请A、AA级,可不要求评分表中的※项,也不要求有加分项;2、除制造业外,服务、软件等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确无某些项目,如安装调试等,该项在打分可按满分计算;3、石油、化工企业要重点抓好:(1)生产设备、设施管理标准和岗位操作标准;(2)采购及原材料的管理标准;(3)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管理标准;(4)生产过程控制及岗位操作标准;(5)废弃物排放等环境管理标准;(6)理化检验和校准及标准样品的管理标准和操作工作标准。4、电子电工产品生产企业确认重点:(1)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和生产工艺作业标准;(2)检验和校准设备(设施)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3)环境条件设施和产品抗电干扰或放射性轴射敏感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4)电器安全(包括产品安全)的管理标准和员工健康管理标准;(5)安装与交付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6)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管理标准。5、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企业确认的重点:(1)销售和顾客信息的管理标准;(2)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及现场质量控制的工作标准;(3)产品安全的管理标准;(4)售后服务和可信性管理标准;(5)其他同电子、电工产品。6、医疗器械和药品企业确认重点:(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管理标准;(2)生产设施、设备及环境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3)产品质量管理及清洁生产的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4)原材料采购管理标准;(5)产品涉及人身安全与健康的管理标准;(6)无菌、生理检验管理标准,操作工作标准;7、食品加工企业确认重点:(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管理标准;(2)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产前处理等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3)生产设施、设备、环境条件管理标准及岗位作业标准;(4)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5)产品卫生和安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6)产品销售管理标准;(7)废弃物排放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8、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确认重点:(1)设计与开发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市场调研与营销管理标准;(3)采购管理标准(尤其是合同与选择合格供方);(4)工艺过程控制与现场作业标准;(5)产品质量检验及设备校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6)设备及产品安全管理标准;(7)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9、软件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确认重点:(1)市场调研、营销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2)设计与开发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3)采购管理工作标准;(4)现场测试交付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5)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标准;(6)交付后服务及技术支持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10、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服务企业确认重点:(1)市场调研及营销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3)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管理标准;(4)设备、设施和环境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5)服务及服务提供质量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6)安全及卫生(包括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7)顾客信息(包括表扬、投诉、抱怨)管理标准。
本文标题:标准化良好企业确认评分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2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