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污染地修复管理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给环境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内部遗留下了大量的污染地(也叫“棕地”)。一、国内研究背景在中国,土地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污染场地的存在对城市的建设和地方的发展都形成了阻碍。发达国家对于污染地的治理在很早就已经付诸实施了,因此他们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我国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前期的粗放式的发展,依然为我国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污染地的修复问题亟待解决。然而,我国关于污染场地修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框架等还不够完善,国内学者对于污染地修复的研究现今也只是集中在国外的现状分析和经验的介绍程度,缺乏针对污染地修复与再开发项目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据世界银行2005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废弃物管理:问题与建议》,中国大约共有至少5000多个棕地。我国的污染地具有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和盲目利用严重等特点。污染地位于城市内部会造成土地闲置、环境污染、失业率上升、城市景观破碎等问题,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压力。对污染地进行修复管理,有利于推动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国内研究现状1政策法规:涉及城市污染地风险管理政策、修复产业政策、城市污染地应急处理机制;由于我国工业化时间短,对污染地的问题关注较少,目前都没有专门针对污染度修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政策条例(见表1)。涉及土壤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责任法》,《土地影响评价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表1相关政策内容《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企业在搬迁过程中要注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明确由于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应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整理并修复土壤使用功能《国务院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批复》要积极推进污染治理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家环境管理决策支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将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分类管理、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课题《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的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侵权责任法》两个及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从事环境保护盒治理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各级金融部门应根据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中国环境保护部已经起草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这一法规是中国今后如何进行大规模棕地开发的重要依据。法律对污染地的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没有制定惩罚性的措施,污染地的问题就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完善的污染地管理政策和法规是城市污染地治理的基本条件。根据我国的土地制度,政府需要发挥出主导作用,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同样也需要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2标准:涉及国家修复标准或指导值、区域标准或参考值、城市污染地调查、风险评估、环境监测、修复技术指导细则、修复验收技术规范。目前以下标准正在审阅、研讨与修订中:《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3技术:涉及城市污染地国家数据库建设、技术筛选和决策支撑、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二次污染防治技术、典型场地修复实证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并调查得知,我国城市污染土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重金属污染场地、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以有机物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和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对重金属污染物修复:采用有机方法通过种植植物来吸收或降低毒性,逐步恢复生态功能,实现自然循环;对于毒性废物,主要对其进行深埋,用无毒物质进行覆盖,建立环境隔离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采用生物技术处理,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以下是国内棕地修复成功的几个例子:1、唐山南湖煤矿采空区污染地形成原因:唐山地震之后,导致唐山市下面的煤矿采空区坍塌。并由于塌陷、沉降、工业废物、城市垃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唐山南湖成为典型的城市棕地。修复治理方针:因地制宜,分为南北两园。北部园区已基本稳沉,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南部园区因地质沉降影响,以生态保护盒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具体修复办法:粉煤灰利用、软弱地基改造、水土流失防治。2、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业废弃地污染地形成原因:以前是采砂场,如今成为倾倒垃圾的地方,遍布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有些地方甚至倾倒污水。修复治理方针:重视景观和生态功能相结合。具体修复方法:一是科学的规划设计,二是稳定坡体,三是建立排水系统,四是土壤改良,五是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植物种植)。3、首钢二通机械厂旧厂房污染地形成原因:厂房废弃。修复治理方针:将土壤修复和景观规划相结合。具体修复方法:一是有机物土壤修复,采用生态修复与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直接向受污染土壤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二是重金属土壤修复,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提取作用、挥发植物的挥发作用及固化植物的稳定作用,在稳定污染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及防止地下水二次污染的同时,使污染土壤得到修复,即不破坏污染现场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又减少修复费用。4、兰州市西固区重化工企业迁址污染地形成原因:因城市发展需要,兰州市需要将以前设置在市区的重化工厂迁移至秦王川工业区。迁出的工厂遗留下来成为待开发的棕地。修复治理方针:将重化工旧厂址治理成为正常的城市生活区。具体修复方法:有机利用工业遗存、配套市政设施、用地性质转换多样性(没有具体的治理方法)5、太原市工业旧址污染地形成原因:太原市城市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工业旧址。修复治理方针:将大部分工业建筑拆除,并转化为城市棕地;小部分工业建筑改造成文物遗产。具体修复方法:无。6、包头市华业特钢搬迁区域污染地形成原因: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将特钢整体迁出。修复治理方针:将特钢旧厂址进行生态修复,包括自然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具体修复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三环三轴”的陆地系统。7、矿山公园污染地形成原因: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方针:将废弃矿山与旅游挂钩,进行可持续性的矿山公园改造。具体修复方法:无8、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污染地形成原因:钢铁企业外迁留下来的旧厂房修复治理方针:1.采用磁法技术或理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钢铁厂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2.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参考《国家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对厂区的各个区块进行风险评价;3.主要采用原位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污染土运走异位化学修复后回填、在污染土壤上构造一层非污染土层并在该覆土上种植植被。具体修复方法:轻度污染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采用清理搬运的方法;土壤沙化,采用加新土或就地翻新的方法;少量油、粪,采用局部换土或就地翻新的方法;重金属类,可治理与开发同时进行。中度污染区:有机物污染,结合分期规划,修复合格后方可开发。重点污染区:采用隔离、集中修复的方法。4融资:涉及投融资机制、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申请程序,资金是城市棕地治理和再开发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是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但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至今我国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都没有严厉的惩处措施以及收费制度。1.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环境税收制改革,对一些形成棕地源头的化学材料征收环境税收,并据此建立专项资金治理棕地;2.对于参与棕地治理与再开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赋减免和财政补贴,并提供低息贷款等等优惠和鼓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资金的来源环境责任主体土壤污染治理和资金的来源政府用于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财政支出;逐步对造成城市土壤污染的工业企业征收土壤污染排污费,并将这笔收费用于城市土壤的治理和恢复;污染地块土地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政府的其它支出。污染企业原污染企业应该尽其所能提供部分治理资金;若污染由多个工业企业造成,则应追溯其污染责任,并根据污染责任提供适当的经济赔偿。土地购买者土地开发商当地社区和居民土壤污染治理公司作为“受益方”,根据土地购买者、开发商及污染企业等达成的合同或协议,可以承担部分或全部的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费用。当地社区和居民也可以承担其可以承担的经济负担或援助。土壤污染治理公司作为直接参与者可适当提供部分资金。金融机构以及其它银行为土壤污染治理、污染地块开发提供的优惠贷款。国家、省市土壤污染治理的科研和工程示范项目的投资。促进城市土壤污染治理的社会捐资。5监管,涉及城市污染地监管管理体制与程序、修复工程监理细则、修复工程计量与管理细则、修复企业许可经营资质管理。通过已有的资料得知,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污染地管理部门和管理程序,在污染地的管理上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土地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保护土壤修复污染地的重要性。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土地污染的管理机制。
本文标题:棕地初步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0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