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榆林市榆阳区农村科教文化发展探究
榆林市榆阳区农村科教文化发展探究摘要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发展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村的科技实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最北部,常年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沙化严重制约着榆林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榆林市农村的科教文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次调研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建设和榆林市目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的对比,结合榆林市榆阳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运用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形式对榆林市榆阳区城镇和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的结果和前几年的情况对比,北部风沙草滩区建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南部丘陵沟壑区主要是旱作农业以小杂粮等秋粮果品为主。同时越来越多的生态农业园在城郊和农村建成,比如我们实地调研的在榆阳区北部接麻黄梁处建成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教育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这几年时间内,榆阳区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招聘了一批有着高学历的老师,从根本上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关键词榆林市农村科教文化生态农业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1.1科教兴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教兴农,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和科技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用位置,增强农村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农村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根本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2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1.2.1国外农业现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重视农业的国家,常规现代农业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而且无一不与高投入、大规模、单一经营的农作方式直接相关,因此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主题都是以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农民、学生及游人展示新的生产模式。农业科技示范现已成为国外农业方兴未艾德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园的表现类型有如下几种。一、示范农场: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模式。如以色列,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科研单位和生产基地的结合,针对干旱和沙漠化的生产条件建立了多个以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并通过创办专门的基金支持试验示范农场的建设与运营。如美国衣阿华州的AILee示范农场,主要针对标准生产、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问题而设置,使那些个体性的农场在一种互为关联的系统下发展,从而比他们原本的单个研究能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研究生产成本衣阿华州立大学研究顾问委员会负责示范计划,农业领导则来自州政府。二、假日农场:主要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它把观光旅游和农业结合为一体,让游人在体验农事中享受休闲、观赏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假日农场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观光农园是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自己摘果、种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2.农业公园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个葡萄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葡萄的有关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3.教育农园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农园,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置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和生态农业示范,想游客传授农业知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和日本的学童农园。4.森林公园是以林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三.试验农场,在美国,农业部属下有59个农业试验站,是农业部属下庞大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和推广协作网中的一部分。他依托州立农学院紧紧围绕农业开发的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其基本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如衣阿华州立大学的试验站土地,一般由当地的非赢利农场协会与负责人提一些靠近靠近试验站的田地供作试验或出租给实验站,试验站的部分研究成本来自出售农产品的人。1.2.2国内农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生态农业,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可,并对生态农业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验。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既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又接受现代农业的技术方法,不仅体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宗旨,而且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的灵活搭配、有效连续和高效转化,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立体生产技术,农业的立体种植、养殖技术,即生物最佳空间组合的工程技术,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在种植方面的立体技术套用森林生态系统对光能多层次利用的模式,如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山地立体种植技术,农作物间混套种、林粮作物间的平原立体种植技术等;在动物养殖方面,如鲢鱼、草鱼、鲤鱼、鲫鱼的多层次养殖技术,鱼、鳖、虾、蛤多种搭配养殖技术,此外还有立方体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工程技术,如稻草、萍、鱼的空间立体配置技术等。二、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模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建立物质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体系。一个系统的产出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系统。例如一些生态农场,鸡的粪便用于喂猪,猪的粪便用于喂鱼(或进入沼气池),鱼塘的泥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农作物的产品又是鸡、猪的饲料,如此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三、农林牧副渔一体化配套生态工程技术,指在一定区域内,调整种、养、加的产业结构,使各业合理规划、全面发展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它要求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特点,发挥资源优势,以一种产业为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且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等协调一致。四、能源开发技术,在我国,很多农村能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活燃料严重缺乏,多数地区靠林木和作物秸秆作为生活燃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村也推广了一些开发新能源的实用技术,主要有:①开发沼气的技术,是将农作物的秸秆、家畜及人的粪便作为原料,经生物发酵生成沼气。沼气用作生活燃料,热效率可达60%,比秸秆直接燃烧的热效率大六倍,而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有许多用途。②太阳能利用技术。例如,农村开发利用太阳能灶技术;利用塑料大棚、太阳能温室进行早春育苗和蔬菜种植;利用塑料地膜覆盖,增加表土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③利用风能、水能的技术。利用风能是中国传统的能源开发技术,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电力不足的地区,风能可用于灌溉,甚至用于发电。五、自然环境的综合治理技术。由于地理、气候、以及人为因素的因素,中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严重阻碍当地农业生产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时,人们创造不少因地制宜的实用治理技术。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等。六、综合防治技术,是根据病、虫、草危害作物的情况,综合地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技术防除病、虫、草害。1.3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3.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2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第二章榆林市农业发展现状2.1榆林市自然资源特点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市辖2区10县,榆阳区位于榆林市北部,总人口55.4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年平均气温7.9℃-11.3℃,温差大,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光能利用潜力大。雨热同季,年平均降雨316-513mm,是陕西省降水量最少的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且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少雨,常有沙尘暴侵袭;夏季高温炎热,降雨多为暴雨和雷阵雨,且时有冰雹发生;秋季降雨较多,降温迅速,霜冻普遍;冬季干寒漫长,西北风盛行,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低温。榆阳区总土地面积7053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0.28万亩,林地494.46万亩,牧草地328.18万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水资源比较充裕。境内地面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4.54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诸量为7.43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9.14亿立方米。拥有中型以上水库27座,总蓄水能力为18812万立方米,年调水量45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榆阳区是榆神煤田和榆横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原煤储量300亿吨,占预计储量的82%,且为优质环保煤。区境西部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陕甘宁大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气东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厂。区境南部有国内外罕见的精品岩盐矿藏,氯化纳含量达到95%,已探明储量1.3-1.8万亿吨,占全国岩盐资源的13-18%。市区的“普惠泉”和“榆阳泉”泉水,俗称“桃花水”,为低钠重碳酸钙镁型天然矿泉水。同时,高岭土、泥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也有相当规模储量。农副土畜产品资源雄厚。榆阳区已成为陕西省第一养羊大区,养羊规模达154万只,年产毛、绒1000多吨,麻黄梁镇的白绒山羊基地已被农业部鉴定为优质品种繁育基地。粮食作物有3类、21种、126个品种,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4亿斤左右。东南部山区建成的10万亩大扁杏基地已开始进入盛果期,预计杏仁年产量可达到100吨以上。全区共有草本植物60多种,木本植物40多种,栽培作物79种,属灌丛草原植被区。2.2榆阳区农业建设成就近年来,榆阳区相对贫困的农村里农田的种植面积在下降,而在城区边上的农田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保留下来,继续种植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但是天气因素对粮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于这些农业的障碍,榆阳区人一直在努力克服,取长补短。榆阳区在2015年对于重点四大粮食类的分布如图:2015年榆阳区农业增效示范地区及作物情况表格农作物种类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地区牛家梁镇、巴拉素镇牛家梁镇、镇川镇、鱼河乡等13个乡33个村南部山区南部:鱼河镇(果类、蔬菜)东南:古塔镇、余兴庄办事处(水果观光采摘)西部:芹河乡、红石桥乡(草莓,芝麻香瓜)北部:小纪汗乡、岔河则乡(辣椒、西瓜、甜瓜)2.2.1农田水利榆阳区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三大目标,坚持以“典型引路、示范开路、先进带路”为治理理念,以“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规模一次形成,综合一次配套,效益一次达标”为要求,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综合
本文标题:榆林市榆阳区农村科教文化发展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