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粗大动作训练(17)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1、训练学生能独立往前跑、跑时转弯,沿线跑、追逐跑、直线跑三、训练目的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讲清跑(各种跑要求、准备、整理动作)的动作要领。2、跑前做好基本功,针对每个学生精心设计练习。3、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和防范措施。(2)训练过程:1、讲解各种跑的基本步骤并示范①、独立往前跑:上体稍微向前倾,两臂自然地在体侧前后摆动,两腿自然抽前迈步跑动,向正前方独立自然快跑。②、直线跑:同①方法,先在地面上画好直线,弱智生沿着直线行跑。③、跑时转弯:同①方法,围着教室墙内(或操场)向右转,训练学生在跑时转弯。④、沿线跑:同①方法,在地面上画好所跑的线路,对准目标站立,然后沿线跑到目标跟前。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定模仿的动作跑,不示范,由学生自己去练习。3、集体训练训练时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技术,要注意趣味性,运动技术由易到难,运动负荷由小到中,防止运动负荷过大,以逐渐提高机体适应能力。4、个别训练针对生个性差异,严格实行区分对待,使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吸收到预期的效果。5、趣味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注意能力好的学生搭配能力差的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1、训练学生能换物跑、原地抬高脚跑、障碍跑、跑时转弯三、训练目的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压脚、踢脚2、各种跑法训练(一)、换物跑规则:学生手持一轻物跑步,到达规定点,将手中物体按规定放下,同时换拿另一物跑回原地。(1)、先示讲解、示范(2)、生在师提示下练习,主要在转弯时提醒学生“换物”和“跑回原地”。(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跑到换物处停止,忘记换物即中回去。纠正方法:师站在换物处,及时提示生换物和往回跑;多次强化练习。(二)、原地抬高脚跑方法:上体稍前倾,大腿积极上用上抬几乎与躯干或直角,蹬地腿充分伸直。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屈时前后自然摆。训练:(1)、原地抬高腿走练习。学生双臂体前屈时,掌心向下,原地走步并用膝盖碰自己的手掌。(2)、支撑高抬腿练习。(3)、原地高抬腿跑练习。(三)、障碍跑方法:跑到障碍物前,用单跳踏跳,上体稍前倾,摆动右腿,高抬向前跨步,踏跳腿同侧臂前摆,异侧臂后摆。当摆动腿着地时,踏跳腿迅速向前迈出,继续跑进。障碍物高度、宽度都要适当。训练:(1)、先示范,后讲解方法,并教会方法。(2)、先原地练习过障碍的方法,然后在慢慢跑中通过障碍,最后以较快速度通过障碍。(四)、跑时转弯方法:在进行弯道跑时,为维持身体平衡,整个身体要向左倾斜,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左脚以脚掌外侧着地,右脚以脚掌内侧着地。3、集体训练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分组进行训练,也可以用比赛的形式增加趣味性。五、训练注意事项:1、先示范,后讲解,并学会方法。2、原地练习:上体向左倾斜,左臂前后摆,右臂“横摆”。3、在弯道上跑步,提示生体会左脚外侧着地,右脚内侧着地的动作。4、先在大弯道上练习,后在小弯道上练习,加深学生对弯道跑技术的体会。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快速传球、运球三、训练目的1、初步熟悉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提高传球、接球的速度和准确性2、发展学生眼手协调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四、教学过程(一)传接球游戏[准备]篮、排球若干。在场地上画若干组相距3米的平行线。[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成偶数的若干组(10人一组为宜)。每组成两列横队,面对面,保持适当间隔站在两条平行线上,各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教师发令后,排头按规定的方法顺序传球。最后以球到排头手中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规则]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传球,传球的顺序和路线不得变更。2.传球失误时,必须把球拾起来回到失误地方继续进行。3.传球时,脚不得踩线和越线。(二)、拍球比多〔方法〕:在场地上画若干直径为1.5米圆圈,学生按圆圈数目分成若干队(每队人数不宜过多),各队绕圆圈站立。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先到圈内按教师规定的动作要领原地右手运球,其余同学计数,失误后换第二人做。每人做过以后,再从第一人换左手运球。依次进行,全部做完后,比比谁左右运球总数多。〔规则〕:1.必须按规定的动作要领运球,左右手各运一次。2.球出界或球在地上连续跳两次或两次以上算失误。3.运球时如受外界直接影响,造成失误时,可以重做。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青蛙跳三、训练目的1、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能尝试各种不同的跳跃的动作、发展跳跃能力、提高下肢的耐肌力。2、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3、体验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训练手眼协调的动作能力四、教学过程1、活动准备:呼啦圈几个,录音机2、动作要领:(1)问学生,有没有看过水塘里或田间的小青蛙,小青蛙的动作是怎样的。(2)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水动作,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创意跳法(3)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合併跳时,双膝与并节弯曲;落地时双脚着地。3、活动过程(1)让学生练习弹起身体往上跳,熟悉身体动作的控制后再进阶练习跳跃的动作(2)总结出刚才学生有创意的跳跃动作如: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等,让学生集体练习掌握后,再要求学生依指令做出跳跃的动作。例如:A、小青蛙跳上岸:原地双脚向上跳。B、小青蛙跳荷叶:双脚连续向前跳。C、小青蛙比跳远:生分组,听哨声,于教师指定的起点处立定跳远。D、小青蛙跳房子:双脚连续向前侧跳。E、小青蛙跳下水:双脚向下跳。(3)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指一名学社概念负责变换动作,另一人则跟随着变换动作。(4)在地上画大口、长直线,大O,让每个学生沿着大口、长直线,大圆的边沿跳。(5)播放音乐,与学生一起布置场地,指定一个区域为水塘,于水塘中直线放置呼啦圈(或者画几个圆圈当作荷叶)。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水动作,跳过每一个荷叶,停在最后一个荷叶上休息。(6)分组趣味比赛,看谁先跳过水塘。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创意报纸三、训练目的1、让学生学会用报纸进行多种游戏,有创造游戏玩法的乐趣。2、训练学生能四肢协调灵活的进行走、跑、跳、投、钻、平衡等各种基本动作。3、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废旧报纸(二)、活动过程1、出示报纸,提问学生:你喜欢看报纸吗?为什么?报纸上有什么?家人谁最喜欢看报纸?2、教师让学生说出废报纸的多种玩法3、带领学生尝试各种玩法:(1)过独木桥:把折叠成宽20厘米左右的报纸接在一起,形成独木桥,学生在独木桥中间走,踩边、出边为落河。(2)跳报纸:①跳远:以报纸的长和宽为距离,把报纸有间隔的平放在地上,学生双脚并齐从上连续跳过去。②跳高:两名学生为一对,分别手拿报纸的一角,使报纸立起来,形成一定高度的一队,其它学生从上连续跳过去。③跨小河:把报纸摆成宽4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作为小河,学生从上跨跳过去。(3)钻山洞:两名学生为一对,分别手拿报纸的两角,形成一定高度的山洞,学生可从下面钻过去。(4)走钢丝:把报纸撕成窄条连接起来为钢丝,学生踩窄条向前行进。(5)投篮:把报纸团成球,投入篮子里。(6)打雪仗:每人一纸球当雪球,可以互相投掷胸部以下部位,看谁投得准,躲得快。(7)立棒比赛:把报纸卷成纸棒,立于手心之上,努力保持平衡,看谁纸棒立的时间长。(8)小足球运动员:把报纸团成团当足球,学生可踢球向前行进。(9)抛球拍手:学生用力将纸球往上抛,同时拍手,纸球落下时即使接住,看谁拍手的次数多。3、师幼共同放松运动,到外面贴报纸跑。4、废旧报纸的玩法还很多,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玩,谁有了新的玩法,便组织其他学生模仿,激发学生创造力。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训练领域粗大动作训练内容训练伸曲腿,踢腿,蹲下,起立训练目标训练智障儿童的粗动作,要矫正其异常的不符合教育目的活动行为,有效弥补其智力、体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对增进健康、体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教学重难点教材准备教学过程1、认识身体部位——腿师:指着自己的腿问:“老师指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有没有?”“它叫做什么?”师指导学生读“腿”2、学习“伸曲腿”“伸”:两腿竖直站立。“曲”:两腿微微往下,微微下蹲。师做示范,生做;叫生做,指导。配合节拍节奏:一二三四:曲伸曲伸3、学习“踢腿”在地上放一物体,让生踢,领会踢的意义。双腿轮流踢(配合节拍)一二三四右左右左4、学习“蹲、起立”蹲:腿弯曲往下。起立:双腿伸直往上。师示范,生做,并指导。配合节拍一二三四蹲立蹲立5、小结学习了“伸曲腿”“踢腿”“蹲下”“起立”我们来做一节体操:一二三四曲伸曲伸二二三四右腿左腿右腿左腿三二三四蹲立蹲立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训练领域粗大动作训练内容训练学生按“——”、“O”、“□”走训练目标1、使学生能学会按“——”、“O”、“□”走。2、训练学生眼、手、脚的协调能力,锻炼脚的灵活性、稳定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沿地面所画的“——”、“O”、“□”走。教学难点:学生在按地面“——”、“O”、“□”走时,因力求走在线上而导致身体失衡踩到线外或跌倒。教材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人人都有一双脚。2、脚的用途。3、揭示课题。二、教学讲析按“——”、“O”、“□”走的方法步骤。1、按“——”走的方法。①、双眼看“——”线,身正,由于按“——”线走易导致身体失衡,因此,双手可以向两侧伸展。②、教师示范。③、生走。④、请走得较好的同学走。2、按“O”行走。教学方法同上,但需注意在走圆时的转弯,学生易摔,因此,要更加小心。3、按“□”走。方法同上,在角的行走,走到边缘,先稍停一会后转身,继续行走。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训练领域粗大动作训练内容行走训练(倒退、携物行走)训练目标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行走。2、训练学生的身体平衡感。教学重难点1、倒退走时,身体不能歪扭,眼睛不能向后看。2、携物行走时,不要偏向携物方向,双手的用力协调。教材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在教室里走→走路。2、师在教室里倒退走→倒退。3、揭题二、教学倒退的步骤1、全身放松,两手自然垂直。2、退着走时,两手自然摆动,起平衡作用。3、眼睛不能向后看,要正视前后。4、师做示范,生做。5、请做得较好的学生表演。三、教学携物行走的步骤1、手拿物体放松。2、行走时,两手可自然摆动。3、师做示范,生做。4、请学生表演。四、总结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训练领域粗大动作训练内容行走训练(沿线走、走适当高度的平衡椅)训练目标1、掌握行走的方法。2、训练学生行走的平衡度。3、教育学生行走时要注意安全。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行走的方法难点:沿线走、走适当高度的平衡椅教材准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小猪去做客,小猪过独木桥,那么你们会过独木桥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教你们走独木桥。二、讲授新课1、平地走。2、沿线走。(走的时候手臂要张开,这样有利于平衡度)3、走适当高度的平衡椅。(走独木桥)三、即时反馈学生逐个表演,老师根据情况反馈。四、游戏(戴上头饰)小猪过独木桥五、总结1、走路,眼睛要向前看,不能东张西望。2、下楼梯要扶扶手、不能挤。3、过马路时要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训练领域粗大动作训练内容跪行训练训练目标1、使学生懂得跪行(向前、转弯、倒退、向两侧)。2、锻炼学生的全身协调能力,发展脚肌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懂得跪行(向前、转弯、倒
本文标题:粗大动作训练(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4370 .html